西亞北非國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到下列精選懶人包

西亞北非國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孫壯志,蘇暢,吳宏偉寫的 列國志(新版):烏茲別克斯坦 和李超民 編著的 埃及社會保障制度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北非地區指那裡,北非有哪些國家 - 櫻桃知識也說明:據我瞭解,北非主要包括下列國家和地區: 阿爾及利亞埃及利比亞突尼斯西撒哈拉 ... 中東國家“中東”一般可近似地理解為泛指西亞、北非地區的一些國家。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社會科學文獻 和上海人民所出版 。

國立中興大學 國際政治研究所 崔進揆所指導 張舒婷的 歐洲國家推動女性穆斯林面紗禁令的政策檢視與批判 (2021),提出西亞北非國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穆斯林、面紗禁令、恐怖主義、宗教自由、族群融合。

而第二篇論文靜宜大學 西班牙語文學系 王憶如所指導 張秉閎的 歐洲聯盟架構下西班牙反毒政策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歐洲聯盟、西班牙、反毒政策、海上緝毒、走私的重點而找出了 西亞北非國家的解答。

最後網站突尼西亞民眾不滿經濟爆發多日抗議警方逮捕600多人則補充:北非國家 突尼西亞在進入阿拉伯之春十周年之際,已經連續一周爆發大規模抗議。作為當年席捲阿拉伯世界抗議的...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西亞北非國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列國志(新版):烏茲別克斯坦

為了解決西亞北非國家的問題,作者孫壯志,蘇暢,吳宏偉 這樣論述:

烏茲別克斯坦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中亞文明古國,與中國有着悠久的往來。烏茲別克斯坦盛產黃金、棉花、石油和天然氣(譽稱黃、白、烏、藍四金之國)。孫壯志、蘇暢、吳宏偉編著的《烏茲別克斯坦(新版)》全面展示這個既保存古老文化,又樂於接受現代文明國度的歷史變遷與當今風貌。中烏兩國關系發展迅速,在能源、經貿等領域合作不斷展開。吳宏偉,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亞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副秘書長。著有《中亞人口問題研究》等專著,主編過《俄美新較量——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的沖突》《中亞地區發展與國際合作機制》等*作,同時也是《中

亞國家發展報告》主編之一。孫壯志,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11年獲得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代表作有《中亞五國對外關系》《中亞新格局與地區安全》《中亞安全與阿富汗問題》《上海合作組織研究》《獨聯體國家「顏色革命」研究》《中國反腐倡廉建設報告(反腐倡廉藍皮書)》等,發表論文一百多篇。蘇暢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亞政治與安全問題、中亞伊斯蘭教、中亞端主義問題,發表及撰寫論文、研究報告百余篇。出版專著《上海合作組織研究》(合著)、《俄美新較

量——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的沖突》(合著)、《中亞傳統社會結構》(合著)。發表論文《中亞國家政治風險量化分析》《伊斯蘭解放黨與中亞安全》《格魯吉亞與俄羅斯關系中的美國因素》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項、其他課題數10項,獲院級獎10余項。 導言第一章 概 覽 第一節 國土 一 地理位置 二 國土面積 三 行政區划 四 地形與氣候 五 國旗、國徽、國歌 第二節 人口與民族 一 人口 二 民族 三 語言 第三節 宗教與民俗 一 宗教 二 節日 三 民俗 第四節 特色資源

一 名勝古跡 二 著名城市 三 建築藝術 四 動植物資源第二章 歷 史 第一節 古代史 一 遠古時期 二 早期國家 三 伊斯蘭政權統治時期 四 烏茲別克民族的最終形成 第二節 近現代史 一 沙俄的征服 二 蘇維埃政權的建立 三 蘇維埃共和國的建立和加入蘇聯 第三節 蘇聯時期 一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政治體制 二 蘇聯時期的經濟發展 三 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 四 從主權宣言到國家獨立 第四節 著名歷史人物 一 軍事家 二 科學家、哲學家 三

文學家第三章 政 治 第一節 國體與政體 一 政治體制的確立 二 穩步推進漸進式政治改革 三 實行新的選舉制度 第二節 總統 一 總統選舉 二 總統的職權 三 現任總統 第三節 國家機構 一 內閣 二 地方權力機關 三 卡拉卡爾帕克斯坦共和國的地位 第四節 立法機構 一 立法過程 二 歷屆議會選舉和組成 三 最高會議的產生和解散 四 議會權限和職能 五 議會活動 六 議會常設機構 第五節 憲法 一 制憲過程 二 憲法的基本內容

三 憲法的修改 第六節 司法機構 一 法院 二 檢察機關 第七節 政黨和社會組織 一 主要政黨和團體 二 社會組織第四章 經 濟 第一節 經濟概況 一 經濟的恢復階段 二 快速增長的新階段 三 發展的前景與問題 第二節 經濟體制及其改革 一 基本經濟體制 二 經濟改革的原則 三 改革的進展 四 所有制改革和價格改革 第三節 部門經濟 一 工業 二 農業 三 建築與房地產業 四 交通運輸業 五 信息業 六 商業 七 旅游業 第

四節 財政與金融 一 財政貨幣政策 二 財政狀況 三 金融銀行體系 第五節 對外經濟關系 一 對外貿易 二 對外經濟合作第五章 軍 事 第一節 軍事政策和戰略 一 軍事政策 二 軍事戰略 三 軍事教育 第二節 武裝力量 一 兵役制度 二 軍種 三 軍費 第三節 對外軍事關系 一 與俄羅斯的軍事關系 二 與美國的軍事關系 三 與中國的軍事關系 四 與北約的軍事關系第六章 社 會 第一節 國民生活 一 居民收入與消費 二 住房

三 就業 第二節 社會管理 一 社會保障 二 瑪哈拉的特殊作用 三 社會保險 四 以瑪哈拉為代表的非政府組織的作用 五 維護社會治安 第三節 醫療衛生 一 發展概況 二 醫療改革 第四節 環境保護 一 環境狀況 二 環保政策與措施第七章 文 化 第一節 教育 一 教育現狀 二 教育改革 三 存在的問題 第二節 科學技術 一 獨立初期的科技事業 二 科研成就 第三節 文學藝術 一 文化發展概況 二 文學 三 戲劇與電影 四

藝術 五 文化設施 第四節 體育 一 體育成就 二 體育機構 第五節 新聞出版 一 報紙與通訊社 二 廣播與電視 三 出版社第八章 外 交 第一節 外交政策與倡議 一 外交政策 二 外交活動 三 重要外交倡議 第二節 與俄羅斯和其他獨聯體國家的關系 一 與俄羅斯的關系 二 與中亞國家的關系 三 與其他獨聯體國家的關系 第三節 與亞洲國家的關系 一 與西亞、北非國家的關系 二 與亞太國家的關系 三 與南亞國家的關系 第四節 與歐美國家的關系 一

與美國的關系 二 與德國的關系 三 與法國的關系 四 與英國的關系 五 與中東歐國家的關系 六 與其他歐美國家的關系 第五節 與中國的關系 一 對華政策 二 政治關系 三 經濟關系 四 人文領域的合作 第六節 與國際組織的關系 一 與聯合國的關系 二 與獨聯體的關系 三 與歐盟的關系 四 與上海合作組織的關系 五 與其他國際組織的關系大事紀年參考文獻索 引

西亞北非國家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新冠疫情引發政治動盪的國家又多了一個,位在北非、曾經被譽為中東民主革命成功模範的突尼西亞,當地時間26日星期一,總統薩伊德以防疫不力為由,解除總理的職務,並凍結國會30天。正反雙方支持者為此在街頭對峙。在國際社會呼籲各方自我節制之後,遭解職的總理邁希西發表聲明,願意交出行政權給總統選定的繼任者。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721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歐洲國家推動女性穆斯林面紗禁令的政策檢視與批判

為了解決西亞北非國家的問題,作者張舒婷 這樣論述:

伊斯蘭教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當代發展相當快速的宗教,然而,我們對其所知甚少,以至於對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有著許多的誤解,加諸2001年美國發生的911恐怖攻擊事件,讓許多人將穆斯林與恐怖份子劃上等號,這也讓部分歐洲國家開啟了對女性穆斯林穿戴面紗的爭議。此外阿拉伯之春改革運動造成中東地區難民數量激增,紛紛進入歐洲國家尋求庇護的難民使著原本穩定的歐洲社會秩序產生,而恐怖攻擊事件不斷發生也讓原本象徵宗教意涵的穆斯林女性面紗,隨著國際局勢的改變而使大眾加深對穆斯林的負面印象,促成歐洲頒布面紗禁令的舉動。本研究以「文獻資料分析法(document analysis)」及「歷史研究法(histori

cal analysis)」做為主要的研究方法,藉由文獻分析與歷史研究探討歐洲國家對面紗禁令的推動現況,並以國家安全、族群融合與女性自主性的方向探究面紗禁令對女性穆斯林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面紗禁令不但無法降低恐怖攻擊活動的發生頻率,也會使穆斯林族群更難以融入歐洲社會。

埃及社會保障制度

為了解決西亞北非國家的問題,作者李超民 編著 這樣論述:

《埃及社會保障制度》全面而詳盡地介紹了埃及的社會保障制度。埃及獨立後幾十年來,隨著政治經濟的現代化,已經建立起了包括養老、失業、醫療、社會救助等基本社會保障和企業保險、商業保險、社會慈善制度(包括Zakah和Waqf)、軍政人員保障等各方面的社會保障制度。埃及社會保障制度的主要特點是︰第一,經過數十載初步發展,埃及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經形成;第二,埃及社會保障制度的主要問題是碎片化、殘缺不全、效率低;第三,埃及社會保障制度過渡性明顯,面臨很大的轉型動力。《埃及社會保障制度》由李超民編著。 李超民 經濟學博士,上海財經大學副研究員,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富布賴特研究學者(Th

e Iowa State University,VRS 2006—2007)。博士論文《常平倉︰美國制度中的中國思想》獲上海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先後出版《美國社會保障制度》、《新中國國防經濟思想史》、《中國戰時財政思想的形成(1931—1945)》等著作,在《學術月刊》、《美國研究》、《復旦學報》、《中國農村觀察》、《中國農村經濟》、《當代中國史研究》、《環球法律評論》、《文匯報》等報紙雜志上發表文章數十篇。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埃及社會發展與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 一、埃及歷史概要與資源稟賦 二、埃及的政治體制與社會保障 三、埃及社會保障立法

四、埃及的“社會團結”計劃與社會保障管理體制 第二章 埃及財政中的社會保障與福利政策 一、埃及財政政策與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 二、埃及的社會福利支出 三、埃及社會保障及福利計劃的財政支持 第三章 埃及的養老保險制度 一、老年、殘障與遺屬保險的法律框架 二、埃及退休職工的老年福利政策 三、退休職工永久性殘障福利政策 四、退休職工遺屬福利政策 五、埃及軍隊社會保障制度 六、埃及養老金管理體制與養老金投資 七、埃及養老金改革問題 第四章 埃及勞動保障與失業保險制度 一、埃及的人口結構與勞動力市場 二、埃及的失業問題與失業福利制度 三、埃及《勞

動法》與保護職工權益 四、埃及勞動保障管理體制 五、埃及的就業政策與就業促進計劃 第五章 埃及醫療保險制度 一、埃及醫療保險立法與體制 二、埃及公共醫療保險計劃運作機制 三、埃及的醫療機構及其運作 四、埃及醫療機構的資金問題 五、埃及工傷醫療和職業病防治醫療 六、埃及醫療制度的改革 第六章 埃及的社會貧困與社會救助政策 一、有關貧困、增長與收入分配的觀點 二、埃及社會的貧困問題 三、埃及的公共社會安全網與社會救助政策 四、埃及解決特困問題的方案 附錄 埃及的貧困社區問題實錄 第七章 埃及的慈善與宗教捐助 一、伊斯蘭慈善思想與制度

二、埃及慈善資金的管理融資問題 三、埃及政府對捐助事務的管理 第八章 埃及的住房保障 一、埃及的住房部門概況 二、埃及住房政策及其實施 三、埃及住房市場的需求展望 第九章 埃及的婦女兒童、青年與社會保障制度 一、埃及婦女社會保障與福利政策 二、兒童福利與社會保障制度 三、埃及的青年福利與社會保障制度 結語 埃及社會保障制度與傳統社會轉型 一、埃及社會保障制度的問題由來 二、當代埃及社會保障制度的特點 三、轉型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重點 附錄 附表一 埃及與西亞北非國家的社會發展指標比較 附表二 埃及與西亞北非國家公共養老金計劃政策框

架 附表三 埃及與西亞北非國家公共養老金的繳費費率與福利水平 附表四 埃及與西亞北非國家的贍養率趨勢 附表五 埃及與部分國家的醫療支出效率統計 附表六 埃及與西亞北非國家的住房指標比較 附表七 埃及與西亞北非國家的住房金融發展現狀 附表八 埃及主要社會保障政策與法規概覽 參考文獻 社會保障是民生之本,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在重建經濟和社會的進程中,在城鎮建立了勞動保險制度,並針對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特殊性,建立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社會保障制度;在農村,通過土地所有權的集體化改革,

為廣大農村居民建立了以生產隊、生產大隊和人民公社三級組織為核心的集體保障制度,為農村的孤寡人員建立了五保供養制度。這樣,在整個計劃經濟體制時期,我國實行了城鄉二元的社會保障體制,即在城鎮實行的是國家負責的單位保障制度,而在農村實行的是集體保障制度。改革開放以後,傳統的社會保障體制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要求,從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開始,我國對傳統社會保障制度進行了多維改革︰作為企業改革的配套措施,企業職工的勞動保險制度開始向現代社會保險制度轉變,企業職工養老及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最先啟動;隨著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建立與發展,伴隨著人事制度的

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醫療保障制度的改革也拉開了序幕;在“七五”計劃指引下,開啟了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探索與試點工作;等等。1986年,我國建立了城鎮待業保險制度,成為失業保險制度的開端,同年開始啟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試點工作。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標和原則,提出養老、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原則。1994年開始實施生育保險,1996年開始實施工傷保險,1997年統賬結合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模式成型,1998年開始了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1999年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

生活保障制度,2003年開始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2003—2005年間陸續建立了城鄉社會醫療救助制度,2007年開始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2008年全面建立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9年開始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開始進入全面完善、加快發展的新時期。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社會保障項目日益豐富,社會保障效果開始顯現,初步形成了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及優撫安置為主要內容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體系框架。 目前我國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由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中)、農

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試點中)、“三無”和“五保”供養制度等組成;我國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由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大病醫療救助制度等組成。加之覆蓋城鄉的最低生活救助制度,這些基本保障制度確保了城鄉居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的需要。截至2008年年底,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21 891萬人、企業年金1 038萬人、農村養老保險5 595萬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31 822萬人、新型合作醫療81 500萬人、工傷保險13 787萬人、失業保險12 400萬人、生育保險9 254萬人,獲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鄉居民為6 618.9萬人。同時,有63.2萬

農村人口享受了農村傳統救濟,有543.4萬“五保”人員得到了供養。全國各類福利單位收養老年人、殘疾人、孤兒等服務對象189.2萬人。�社會慈善事業蓬勃發展,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水平逐年提高,各項制度實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我國在改革開放及經濟飛速發展了30年之後,已將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社會建設的重要目標。目前,舉國上下正在踐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思想,加強民生建設,全力以赴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自新世紀以來,黨和國家在不斷地加大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步伐,並把“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作為社會建

設的目標,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指明了方向。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把社會保障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明確要求建立健全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2006年,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把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目標。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進一步明確了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遠景目標,要求到2020年“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人口、環境、發展問題是21世紀的三大主題。 構建與社會經濟水平相適應的福利社會是實現人口、環

境、發展和諧關系的重要方面,也是人類社會追求的終極目標。 從我國當前社會保障覆蓋的人群和參保人數、從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框架體系的完善程度、從我國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和制度模式構建內容、從我國社會保障供給能力和保障服務提供水平、從我國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制度的餃接看,我國現實的社會保障制度、模式、體系、體制和管理,與國家確立的“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目標的要求,與發達國家已經建立的“人人有保障”和“全過程保障”還存在很大的差距,社會保障建設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基本制度不夠健全,尚未實現群體全覆蓋。二是制度實施不力,參保面受限。我國

已有的社會保障項目覆蓋人口有限,有些項目參保率還很低。如我國城鎮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率為62.90%、基本醫療保險為63.73%、失業保險為41.05%,按照第一產業就業人數計算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參保率僅為16.58%。�三是社會保障水平低,保障能力差。同一類型制度的不同群體間、同一群體的不同制度之間的保障標準和待遇差距懸殊,直接影響了制度的有效性。四是社會保障制度碎片化、地方之間差異較大,導致社會保障關系遷轉有阻礙,影響了城鄉勞動力的流動和人力資源配置。五是法規建設滯後。我國有不少社會保障制度從試點到全面鋪開已很多年,卻至今尚未立法。立法滯後給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進一步推進帶來很多

問題。六是制度設計的理念正在轉型,有些矛盾關系尚未厘清。社會保障制度設計理念,正在由比較強調效率向更注重公平、正義、共享的社會保障制度方向轉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關于社會保障的理論研究幾乎是個空白,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社會保障建設經驗又無法適應新形勢的需要,而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實踐又迫切需要理論的指導和經驗借鑒,為此,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有不少學者對國外社會保障制度進行了介紹和比較,發表了不少論著,取得了豐富的成果,這些研究成果,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實踐和理論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當前,國際、國內形勢都

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國際上,全球性人口老齡化所引發的養老金制度改革問題、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制度過度提供帶來的低效率和財政負擔、社會保障管理和基金運營、全球性金融危機所引發的勞工與失業問題等等,使得許多國家都在積極著手對其原有的社會保障制度作出調整和改革。在國內,我們面l臨著未富先老的人口狀況、人口快速城鎮化、人們健康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對健康保護的進一步要求、產業升級與轉型、就業形式多樣化、經濟全球化等等挑戰和問題,使我們正在建設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同時面臨著新的問題與挑戰。在我國,建立健全既要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又要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因此,在新的形勢下,很有必

要進一步了解各國社會保障制度發展與改革的近況,深入了解各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內涵,汲取他國經驗與教訓,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提供有效借鑒。 由上海財經大學“211”項目支持編寫的《各國社會保障制度》叢書的出版與問世,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該套叢書選擇俄羅斯、英國、加拿大、德國、美國、韓國、新加坡、日本、瑞典、法國、印度、智利12個國家,國別的選擇體現了國際社會保障模式特征和區域特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內容安排上包括了各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發展演變、改革過程;各個國家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及各主要制度或者項目的政策、立法、實踐及實施效果情況。同時,叢書編寫基本上基于各國政府相關部門

網站、政府工作報告、最新立法及政策方案、統計年報等大量第一手資料和有關文獻編撰而成,盡可能客觀、原味地反映各國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及改革近況。 當然,限于資料收集和語言分布的難度,該套叢書一定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希望廣大同仁和讀者理解、批評和指正,同時,我們計劃每隔若干年度,根據各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和變化的實際情況,對叢書進行修訂和進一步完善。

歐洲聯盟架構下西班牙反毒政策之研究

為了解決西亞北非國家的問題,作者張秉閎 這樣論述:

跨國毒品走私手法日益複雜,致使世界各國政府面臨查緝的挑戰。歐洲聯盟早已意識到毒品氾濫問題必須在共同體層級下才得以解決,因此,成員國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採取緝毒合作行動。然而,由於地理位置與歷史文化因素影響,西班牙已成為北非和拉丁美洲毒販走私毒品進入歐洲的主要管道。長期以來,西班牙緝獲的毒品數量高於其他歐洲國家,其在打擊非法走私上扮演重要的地緣戰略角色。本論文採用歷史研究法、文獻分析法和個案研究法,旨在探討歐洲區域整合架構下,西班牙的毒品走私問題以及緝毒政策。本研究發現歐盟毒品雖然仍以刑法針對販毒加以制裁,但逐漸著重減少毒品需求之措施,並且增加國際司法合作,協助拉丁美洲緝毒合作。西班牙海上販

毒走私路線以加利西亞的古柯鹼走私和安達魯西亞的大麻走私為主,西班牙透過整合緝毒機關和國際司法合作改善緝毒成效;並且配合刑法制度改革使販毒者和需求者以最適當之法律加以制裁,目前西班牙政策正在轉型,更加著重在毒癮的醫療戒護和及早預防,以提升國民對於毒品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