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 子 工藝師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到下列精選懶人包

藺 子 工藝師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駱亭伶,蘇惠昭,陳淑華,黃采薇,黃麗如,游惠玲,沈岱樺寫的 好物相對論:手感衣飾 和黃靖懿嚴芷婕的 職人誌:52個頂真職人,認真打拚的故事報乎恁知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藺子藺編工藝復興計畫|一起傳承300 年台灣工藝! - 嘖嘖也說明:幾個月前,供應藺子最大宗草料的草農阿伯過世,連帶工藝師阿嬤們缺草編織的情況出現,即使我們立即投入藺草田的種植與復育,但0.6 分的草田種植面積遠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流 和遠流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勞工關係研究所 馬財專所指導 郭育孝的 毛筆製筆師傅的職涯發展與困境探討 (2021),提出藺 子 工藝師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毛筆師傅、職涯發展、職涯困境。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美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黃嘉勝所指導 林忠義的 農村微型工藝產業標竿社區發展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農村社區、微型工藝產業、社區工藝、關鍵成功因素的重點而找出了 藺 子 工藝師的解答。

最後網站用執著編一個有藺草香的夢,藺子創辦人廖怡雅則補充:此外,為了讓藺草技術不至於消失,怡雅一直致力於「編織法」的紀錄,一方面能讓每個藺編工藝師所善用的各種編織法能被記錄下來,其次是讓二十幾種不同形狀的編紋成為與客人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藺 子 工藝師,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好物相對論:手感衣飾

為了解決藺 子 工藝師的問題,作者駱亭伶,蘇惠昭,陳淑華,黃采薇,黃麗如,游惠玲,沈岱樺 這樣論述:

  透過好物,看見職人與生活家的美好交會      湘雲紗安郁茜×洪麗芬   天然染沈方正×陳景林   布衣青木由香×鄭惠中   藺草編胡佑宗×臺灣藺草學會   棉麻編陳季敏×龍惠媚   刺繡繡hsiu×林玉泉   金工陳俊良×慢鏝   皮革王慶富×謝政倫         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說:「只有實際在生活中使用的,才是美的器物。」本書以有趣的相對論概念切入,從「使用者」角色出發,帶出「物」之美,再從物的鑑賞,帶到「創作現場」,見證工藝職人的創造過程。報導者化身為工藝鑑賞之旅的帶路人,以好物為媒,以故事為餌,引領大家穿梭各種美學現場,讀者不但可從中見識到許多生活家精采的用物觀點與

美感品味;還可以一次領略多位臺灣工藝創作職人的藝術信念與創作歷程。是貼近生活、活潑又有趣的工藝鑑賞入門書。附錄並提供職人名家所推薦之好物鑑賞採買資訊。   

毛筆製筆師傅的職涯發展與困境探討

為了解決藺 子 工藝師的問題,作者郭育孝 這樣論述:

毛筆在中華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無數的珍稀國寶皆透過毛筆創作而成,但製筆工藝卻很少被人看見。在毛筆需求的輝煌時代下,透過師徒制培育出無數的毛筆師傅,得以讓工藝不斷傳承下去。社會與科技的演進之下,毛筆逐漸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製筆師傅們因此面臨到職涯的重大轉變。探討他們遇到職涯困境時如何去應對,在轉變的過程中對於職涯的想法有何改變;去看見在相同的困境下不同師傅憑藉自身職能發展出多元現況樣貌。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式,透過參與觀察法與深度訪談法進行資料蒐集,並以立意抽樣選取研究對象,除了製筆師傅外還有販售毛筆業者與相關公部門人員進行深度訪談,從各類文獻中找尋問題設計半結構式訪談大綱,了解製筆師傅整體職

涯發展歷程,從學徒初始故事到未來規劃進行瞭解,做為研究結論以及建議之參考依據。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前期職涯深受自身背景影響、職涯路徑與自身職能和選擇關係密切、師傅對於工作認同感影響後續製筆業發展。受訪師傅皆由師徒制模式訓練而成,每一步的選擇往往受到各種外在條件影響,面對職涯困境的奮戰歷程成為精彩的故事片段:對於製筆業的未來多數師傅持悲觀態度,不願年輕一代繼續從事,但對於自己的手藝卻有著無比的自豪感,願意在自己能力所及之下貢獻畢生所學,用自身微光照亮臺灣製筆工藝。

職人誌:52個頂真職人,認真打拚的故事報乎恁知

為了解決藺 子 工藝師的問題,作者黃靖懿嚴芷婕 這樣論述:

●2013年「新一代設計獎」金獎 ●2013年「臺南創意新人獎」首獎   ◎新出版形式:以一年52週的週報形式,介紹52個傳統工藝職人   ◎新視覺表現:以精細工筆描繪職人工作場景、工法步驟、製作工具及作品等,視覺出色、豐富多元,迎合讀圖世代的需求。   ◎新閱讀樂趣:主文報導、工法工具專欄提供知識內容;職人撇步(報乎恁知)、作品櫥窗、地圖提供實用資訊;模擬廣告、啟事、氣象、彩券等發揮新世代無厘頭幽默感。   用一份小報,讓職人的精神被看到   職人,是指傳承守護著代代相傳的傳統技藝,並透過雙手製造出良品的生產者。這群人熱情的從事創作,以擁有嚴謹、專業、用心、負責的態度感

到自豪,這就是經過時間淬煉而形成的職人態度。兩個學設計的21歲女孩,以近一年的時間搜集資料、深入探訪了52位遍佈台灣各地的傳統工藝職人,並以一週一報的方式,一手包辦文字、攝影、插圖和排版設計,最後設計出一年份的《職人誌》,希望能讓新世代的年輕人看到台灣的傳統文化內涵,也讓年長的一輩再次感受手感時代的美好。令人驚嘆的是,年輕作者巧手描繪了所有職人製作的場景、作品與工具,她們運用圖繪的力量將生活造型之美表露無遺,不僅得以藉此向頂真的職人們致敬,更展現了新世代的職人精神。2013年參加台灣優良設計協會及台灣創意設計中心主辦的「新一代設計獎」和臺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臺南創意新人獎」,皆獲得首獎肯定。

評審一致青睞表示,「職人誌」對細節的講究幾乎無可挑剔,突顯出創意者充滿耐心與勇氣的認真踏實精神。 藝術學者 設計名家 同聲推薦   李明道 (Akibo Works負責人)   林承緯 (北藝大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   官政能 (實踐大學副校長)   陳永基 (陳永基設計有限公司創意總監)   陳俊良 (自由落體設計公司負責人) 名人推薦   好作品,不該只在新一代計獎得金獎,這個用古早味設計語法介紹台灣職人的作品,要透過出版讓更多人認識、收藏。-李明道(知名設計師、Akibo Works負責人)   在文創大張旗鼓的年代裡,《職人誌》忠實地記錄下為台灣傳統造型

之美傳承而努力的職人之心、巧匠之藝,更顯此書價值。-林承緯(北藝大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   作者用田野考掘和設計的方式,重新呈現了傳統匠師的敬事態度與情意;每一個故事都像是一首詩,說得真摯、動人且內斂著充實的美。-官政能(實踐大學副校長)   他們兩個是設計憨人,在他們身上,我看到對設計的執著、耐心及熱血。-陳永基(知名設計師、陳永基設計有限公司創意總監)   透過這本《職人誌》的出版,讓現在及未來被看見的職人,留下一份給下一輪孩子的備忘錄;也希望藉由這本書,讓台灣人記得什麼是台灣精神──職人精神!-陳俊良(知名設計師、自由落體設計公司負責人)   作者簡介 黃靖

懿   一九九一年出生於花蓮,在新竹成長,畢業於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視覺傳達組。在新竹女中就讀時發現自己對設計的喜愛,經過大學四年的學習磨練,對設計的熱情更加執著堅定。二○一三年初踏入設計職場,希望能夠接觸更多不同領域,多看多聽多思考充實自己,未來有機會希望能夠繼續出國進修,回到曾經讓我流連的倫敦,接觸更多元的文化,學習不同國家對設計的視野。 嚴芷婕   一九九一年生,台北人,畢業於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視覺傳達設計組。喜歡設計,熱愛插畫,認為插畫是對外輸出內心小宇宙的一條絕佳途徑。未來抱負為:一步步往風格確立的平面設計師、插畫工作者之領域邁進;過著以旅行當作充電的生活;努力讓身邊的人都幸

福快樂。   推薦序一  職人文化的展現          林承緯 推薦序二  堅強的堅持              陳俊良 壹、北部職人,頂真報乎恁知 1剪紙職人李煥章 2毛筆職人陳耀文 3珊瑚雕刻職人黃忠山 4製鼓職人王錫坤 5樹皮編刻職人李永謨 6製刀職人謝錦鐘 7鶯歌陶瓷職人許朝宗 8糊紙職人林我福 9手工燈籠職人張美美 10麥頭(字樣鐵板)職人林柏占 11門神彩繪職人劉家正 12打鐵職人謝次郎 13風箏職人謝金鑑 14銅鑼職人林烈旗 15竹具製作職人簡添盛 16刺繡職人李文河 17春仔花職人陳惠美 18木屐製作職人林文樹 19玻璃職人

黃安福 貳、中部職人,執著報乎恁知 20蛇窯職人林瑞華 21竹編職人張憲平 22藺草編職人廬來春 23木魚職人李隆彰 24木鴨雕刻職人湯日耀 25漆藝職人賴作明 26手工紙職人黃煥彰 27蛋雕職人簡長順 28獅頭職人施竣雄 29手工扇職人陳朝宗 30古董傢俱修繕職人徐坤潔 31土黏香布袋戲偶職人徐智雄 32立體繡職人許陳春 33香包職人周月容 34錫器職人陳萬能 35神像雕刻職人吳祥宇 36木器花窗職人陳輝煌陳正忠 37螺溪石硯職人董坐 38布袋戲戲偶雕刻職人徐俊文 39紙製神像職人蔡爾容 參、南部職人,堅持報乎恁知 40繡花鞋職人李東志 41旗

袍職人鄭道瑩 42帆布職人許勝凱 43銀帽工藝職人林啟豐林盟修 44畫佛職人像賴俊榮 45磚雕職人王郭挺芳 46榻榻米職人李宗勳 47竹雕職人李先明 48蒸籠木桶職人王開弘王炳文 49玉雕職人黃福壽 50剪黏職人葉明吉 51寺廟雕刻職人蔡德太 52石雕壺職人盧志松 後記   後記一   回想過去這一年來的時間,雖然過得非常辛苦,但是同時又讓人有點懷念,畢竟,能夠全台每個縣市跑透透,實地去採訪每位職人,一輩子大概只有這次的機會,讓我能親身體驗到台灣的職人精神!   雖然當初決定要做這個題目時感到惶恐緊張,深怕只有兩個人一組的我們無法負荷這麼龐大的量體,但是

幸運的是,我們一開始題目的方向就非常明確,風格也很快就定調,加上事前的資料蒐集豐富,因此很快便踏上採訪之旅。負責採訪的我,因為一開始對於傳統工藝不甚瞭解,所以在訪談過程中總是需要不斷地提出問題,看著職人們堅定的眼神,神采飛揚地講解製作步驟,介紹自己的得意作品,甚至不吝於分享他們人生的經驗體悟。讓我每次全神貫注地採訪完,雖然感到精神耗盡,心裡總是感到充實的;有時候採訪完也會加入芷婕拍照的行列,兩台相機喀擦喀擦的記錄下每位職人專注於創作的美麗神情,著實讓人動容!   採訪過程也許辛苦,但是回到學校後,才是真正考驗的開始。由於每位職人都有上百張照片要一張張挑選及修圖,還要把訪談的錄音一一打字記錄

下來,才能開始撰寫文章,以及要將芷婕畫好的插圖線稿上色,最後才是週報的排版。如此龐大的工作量將人壓得喘不過氣來,每天都被時間追著跑,後期幾乎以一天一份週報的進度在進行,早上醒來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完了,我們做不完了,怎麼辦?」,每到晚上更是讓人緊張,覺得「一天就要結束了,今天的進度怎麼還在這?」幾乎每晚都是邊哭邊趕,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那個時候實在非常神經質又脆弱。好在有芷婕這個戰友,每天互相加油打氣,互盯進度,還要謝謝她一直忍受我不時的焦慮。另外,還要感謝我最親愛的爸媽,每天的鼓勵是我一路上的精神支柱,沒有他們的幫助,我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成果;還有許多要感謝的視傳組同學及學妹們,環島路上讓我們

借宿的朋友們,因為有你們這些溫暖,成就了《職人誌》!   我想這會是一個非常難忘的回憶,從最初的惶恐緊張,到下定決心且抱著期待的心情開始我們的採訪之旅,中間當然有許多的挫折,也曾經想過「我們何苦呢」,痛苦到很想要放棄,直到現在還不敢相信我們真的完成了!甚至在畢業之後,還能夠繼續把《職人誌》以書籍的方式延續下去。此外,非常幸運的是,我還能從頭參與這本書的製作直到完成,雖然重新以書籍的編排方式呈現,也讓我費了不少功夫去嘗試改編,但是對於能再次參與內頁編輯,這一切都讓我覺得太不可思議,真的是人生中一次難忘的旅程!最後再次對這五十二位職人們以及陳俊良和劉江霖兩位指導老師表達深深的謝意,沒有他們的幫

助,絕對不會有今天的《職人誌》。 黃靖懿 後記二   《職人誌》對我來說是一趟非常特別的旅程。直到現在還是會覺得把《職人誌》完成是一件不真實的事情,但是回想起製作《職人誌》的那些日子,畫面依然鮮明、歷歷在目。職人敘述自己職業時充滿自信的神情,炯炯有神滿溢著熱情的眼睛,顯現著他們對自己職業的熱愛,他們堅持的做,並且毫不吝嗇的一一展現給我們看;每一次的尋訪都是一個美妙的經驗,都是一個我腦海中珍貴的回憶。   我在《職人誌》這本書中負責的是插畫構圖繪製、分類廣告製作及攝影的工作。由於本書是以職人工作場域的環景插畫來作表現,所以在採訪之餘,還必須鉅細靡遺的用相機記錄下每一個角落,回家之後

再看著照片整理出職人工作環境的濃縮畫面,繪製時要仔細的觀察照片中的每一個小細節,有時畫到最後,我都覺得我可能要比職人更了解他們家中、工作室中的擺設了!畫完五十二張圖後,我發覺自己在面對一件事情或是一個景象時,能夠更仔細並且以更周全的角度去做觀察,而察覺到自己在畫圖當中所得到的收穫和成長。   在《職人誌》這趟旅程當中,只有我和靖懿兩個人是不可能走完全程的,首先要感謝我的爸媽,總是全心全力的支持我,分擔我的煩惱,還要承受我壓力之下的壞脾氣,他們是我最堅強的後盾,讓我可以無所畏懼的向前邁進。感謝身邊一直給我信心和鼓勵的人,爺爺、淑敏、所有家人和我的好朋友們玫如、虔柔、佳怡、亦斐、陳歆,以及我的

組員靖懿和一起併肩作戰的視傳組戰友們。感謝探訪職人的路途中給予我們幫助的人們,旻淳、劉芙、心珮三家人熱情的招待。感謝陳俊良老師和劉江霖老師的指導以及協助,能夠成為兩位老師的學生真的是我的福氣。最後要感謝每一位接受我們採訪的職人,感謝你們展現出讓人欽佩、能夠讓人當作榜樣來學習的──職人精神。 嚴芷婕 推薦序一 職人文化的展現   近年來,「職人」一詞從過去令人感到陌生的語彙,一轉成為人人琅琅上口的語言,舉凡職人精神、職人嚴選、○○職人,或是這本《職人誌》,職人屢屢依附於傳媒廣告、商品用詞,出現於你我生活周遭,一時之間,成為目前最夯的流行用語。究竟甚麼是職人?記得日前某本職場情報刊物

,便以職人精神為題,引領讀者擺脫22K的魔咒,找尋成功的職場生存之道,報導中更以「職人態度,會讓人努力超越限制,即便工作苦,也苦得有目的,成就自然跟著來」詮釋職人文化。   「職人(しょくにん)」的用詞與概念來自日本,專指傳承守護著代代相傳的傳統技藝,並透過雙手製造出良品的生產者。職人對於製作有很高的堅持,對自我的職業懷抱著崇高的熱情,日夜不懈地投注心力磨練手藝,為生產出滿足使用者需求的作品而努力,亦可稱為「匠(たくみ)」。如此的概念等同於中文的巧匠、工藝家,也就是英文的Craftsman。職人一詞的出現,至少可上溯到千年以上的平安時期,為所有特殊技術者的統稱,當時所謂的職人,除了今日理解

的手工藝生產者之外,還含括海女、商人、賭徒、醫師等業種。到了江戶時期前後,職人成為了手工藝生產者專有的代名詞,日本各地在政局安定與產業振興的目標下,紛紛運用各地風土孕育的良材結合在地技術,製作出各式各樣的傳統工藝品。譬如京都著名的西陣織、清水燒,金澤的九谷燒,或是南部的鐵器、有田的伊萬里燒等,這些今日依舊名聲響亮的日本傳統工藝,皆出自民藝之父柳宗悅終生嚮往的這段民藝盛期。   日本的職人傳統,在江戶時期營造的工藝沃土下蓬勃發展,縱使在二十一世紀進入高科技資訊傳播發達的年代裡,一群固守傳統並兼顧當代生活需求的職人們,仍努力不懈為造物生產而努力。這樣的巧匠、職人,不僅存在於日本列島,在現今台灣

各地,也可見台灣職人巧匠的蹤跡。《職人誌》一書,透過週報的編輯形式,依序介紹五十二位國內代表性的傳統工藝職人。特別是這本著作在以文字說明之餘,兩位年輕新銳的作者,更利用巧手生動描繪出職人製作的場景、作品及工具,運用圖繪的力量將生活造型之美表露無疑。如此執著於專業的表現,不何嘗也是一種職人精神的展現?值得一提的是,工具可謂職人五感的延伸,職人文化的超導體,本書對於工具有相當細緻的描繪,讓讀者除了欣賞作品之餘,更可透過工具的形與象,細覽職人製作的世界。   長年的田野調查,有不少機會與身懷絕技的職人們往來請益,雖然從事的研究、教學,常被質疑不事生產,也因此,期許有朝一日也能成為另類的職人。在崎

嶇顛簸的學問修業道上,所幸有這本匯集全台職人巧匠的《職人誌》,讓人隨手一讀,其精美豐富的圖文篇幅,清晰地體現職人們畢生實踐的職人精神。在文創大張旗鼓的年代裡,《職人誌》忠實地紀錄下為台灣傳統造型之美傳承而努力的職人之心、巧匠之藝,更顯此書價值。 林承緯 (本文作者為民藝.民俗學者、日本國立大阪大學博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 推薦序二 堅強的堅持   要堅持一件事,是多麼的不容易!   二○一三年新一代設計展入圍公佈,由於這一屆入圍成績不錯,本想緩和畢業製作帶來的沈悶與競逐的壓力,也順勢鼓舞大夥的士氣──畢竟這是我們並肩作戰最榮耀的時刻,身為畢製專題指

導老師的我,約好請同學們去吃大餐。畢聯會主席也是這一班的小班長告訴我,靖懿無法參與這次小聚,因此心裡一直惦念著要打電話給她,除了打氣、順便關心不克參加的原因。當與靖懿通話,她告訴我她已經回新竹老家畫圖,我正納悶:「都快要展覽了,這時回去不是與組員不合,就是在生老師的氣。是否因為我多年帶畢製專題課程,對四年級的同學太兇悍了?」沒想到她的答覆,讓我的心情一下子掉入深淵。電話那頭,她告訴我她的畢製作品做不完,留在台北她連去買便當的時間都沒有,所以選擇回新竹故鄉,有媽媽做飯她可以省下買三餐的時間,也可以再多畫一些插圖以及將文字整理得更完整。其實在靖懿說話的同時,我想我正擦拭著眼角的淚水,原來這個二十歲

出頭的孩子,血液中正傳承著一種台灣人身上的職人精神。掛上電話,我靜默了一整夜!   其實一開始,靖懿與芷婕告訴我要做類「失落的百工」系列時,我是反對的!因為在這幾年新一代設計展各校的選題裡,這一個題材實在是太轟轟烈烈了,而我也還記憶猶新那四個孩子二部摩托車騎全台灣,搶救記錄快要消失的台灣工藝師的辛酸。而這一次她們的組合只有二個人,一方面怕她們把學長姊辛苦立下的汗馬功勞給弄砸了,另一方面內心其實是不忍她們再去吃一次苦的!但這兩個勇敢的孩子態度是如此堅定,甚至帶著些許央求的口吻,於是我選擇支持她們放手一搏去執行,還說只有輔大人可以傳承輔大的堅毅精神!我萬萬沒想到她們兩個人眼中竟然是滿心歡喜的,

那一刻的表情實在令人為之動容!   整整半年,我們反覆推敲著載體與表現型式,從訪視到攝影、插圖到文章撰寫以及風格定調都一再地推翻再建構,總共記錄了全台五十二個傳統工藝領域的翹楚,人選雖然大部分還是分佈在台灣的西岸,但每一個職人的故事,都足以獨立成一部勵志的傳記電影,當然最後被定調成週報的型式,是希望表現傳統工藝在街坊屹立不搖的精神;一方面也可以透過週報,讓一週一個職人的獨立精神被看見。   靖懿與芷婕總共畫了超過二千張的插圖,以及超過二十萬字的採訪稿,更有無可數計的影像,以及留在她們心中不可數的故事。從國寶大師李煥章解鄉愁的剪紙;賦予毛筆新生命的職人陳耀文;製鼓職人王錫坤繃出完美鼓聲的

?仁和;二水螺溪石硯職人董坐;創新手工燈籠職人的張美美;一絲一線纏繞出美麗春仔花的陳惠美;以及葉明吉、陳萬能、施竣雄、陳朝宗、盧來春等,他們或她們一個個不容許再等下去的傳藝精神,透過這本《職人誌》的出版,讓現在及未來被看見的職人,留下一份給下一輪孩子的備忘錄;也希望藉由這本書,讓台灣人記得什麼是台灣精神──職人精神!   堅持當然是不易的,走下去還必須要有一顆堅強的心! 陳俊良 (本文作者現任自由落體設計公司總經理、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講師、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畢業製作專題指導老師之一)   製鼓職人:王錫坤 一拆一卸  繃出完美鼓皮 憑著不服輸的個性 從零開始學習

已將近九十年歷史的响仁和,是由王錫坤的父親王桂枝(阿塗師)在一九二四年創立,因為父親覺得這個行業太辛苦,賺不了什麼錢,不希望自己的小孩步他後塵,所以王錫坤小時候並沒有真正學做製鼓。 一直到父親往生後,一位老師傅認為他沒有體力及技巧不適合從事這個行業,讓他覺得很不服氣,憑著一股「我可以做得好,而且會做得比你好」的不服輸個性,王錫坤接下了响仁和薪傳的重責大任。 凡是來跟响仁和買鼓的客戶,王錫坤第一個會問「鼓的用途」,是寺廟要用的?還是打擊樂團所用的神鼓?因為不同用途將關係到選擇哪一塊鼓皮來繃、製鼓時要如何去調整它的聲音;再來就是使用的地點,不同環境的溫度及濕度也會影響到鼓身及鼓皮。所以這一些在製鼓

之前都要先了解清楚,再加上認真負責的態度,才能製作出一顆好的鼓。 製作一張鼓皮 從燙皮開始學起 鼓的製作流程分為三部分:鼓皮、鼓身以及繃鼓。「皮」就是請專業的人拿宰殺好的牛皮來,然後依照製作需求、量好尺寸,在皮上畫圓圈作記號,裁剪好了,便進行燙皮。王錫坤說現在大部分使用的是水牛皮,顏色是灰色的,去掉毛和表皮之後,就變成一般看到的米白色鼓皮。而要把表皮去掉,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使用藥水;另一種就是燙皮,由於化學藥水會侵蝕牛皮的品質,所以响仁和都是採用最自然的燙皮方式。 王錫坤說他剛開始學習製鼓就是學燙皮,起初以為把皮放下去煮就行了,結果反而把皮燙熟了,經過長時間的摸索,才知道攝氏八十五度是最適當的

溫度,剛好可以把皮和毛分離。將皮燙好、去毛、反過來削去脂肪層之後,就要將整個皮削到零點二五至零點五公分的厚薄,但是皮的邊緣要留厚一點,因為繃鼓時要拉扯的地方就是皮的周圍,如果削一樣厚度的話就會破裂掉。 削好皮之後就要曬太陽,好天氣的話大概日曬一個禮拜;天氣不好就需要二十天。這些步驟都做好了,一張鼓皮也就算完成了。  

農村微型工藝產業標竿社區發展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

為了解決藺 子 工藝師的問題,作者林忠義 這樣論述:

近年來國內掀起一股地方創生浪潮,期許各鄉鎮找出地方產業的特色並發揮創意,並從地方文化特質與環境本質推展,本研究以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共同辦理之「農村微型工藝產業培力計畫」為例,透過國內六個標竿工藝社區進行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提供其他社區以工藝做為發展在地特色之參考。有鑒於此,本研究提出以下目的:探討不同工藝類型之社區團隊分工、空間設施、產品研發、資源連結、品牌行銷以及產品特色上,是否有共通點與相似之處;另外,根據文獻與實證分析結果,探討農村微型工藝產業標竿社區發展關鍵成功因素;最後,並以成功經營之工藝社區為案例,提供社區有意以工藝做為發展在地特色的

永續經營發展及成功經驗與脈絡之參考。 本研究對象為標竿之工藝社區及其主要執行代表人物,研究者經由國內外文獻探討,整理發展成功經驗。另透過相關研究探討,並以半結構式訪談法及參與觀察法分析歸納,本研究結果可梳理出主要六個共通之關鍵成功因素:(一)有堅持理念且願意長期投入,帶領整個社區往前衝的靈魂人物與團隊、(二)有設置固定的基地落地生根於社區,成為孕育社區發展的重要據點、(三)技術能力與產品設計上,有階段性的長期培養以獲得研發設計能力上的提昇、(四)能跨域合作結合在地人、文、地、產、景等,透過工藝體驗等活動串連共同行銷拓展、(五)能萃取出在地工藝的獨特性與連結性,以發展社區特色為亮點、及

(六)有共通的社區工藝品牌行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