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 address計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到下列精選懶人包

mac address計算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周亞軍寫的 思科CCIE路由交換v5實驗指南 和諶璽;張洋的 思科CCNA認證詳解與實驗指南:200—120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03-網路基礎知識之MAC和IP地址_實用技巧 - 程式人生也說明:一、 MAC地址MAC地址的全稱為: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地址也成為網絡卡;在計算機的通訊過程中,需要把資料傳送給網絡卡,再由網絡卡傳送給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電子工業 和電子工業出版社所出版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劉震昌所指導 劉育瑄的 TANet IPv6 使用比例統計與 MAC Address 管理:以南投區網中心為例 (2021),提出mac address計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Pv6 連線比例。

而第二篇論文明志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碩士班 張創然所指導 李承諭的 程式語言課堂中學生實作進度即時監測系統 (2020),提出因為有 程式語言課程、軟體輔助教學、創新教學方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mac address計算的解答。

最後網站MACAddressView 1.44 免安裝中文版- 查MAC位址的免費軟體則補充:幫你查出網路卡的MAC Address - MACAddressView,網路卡就像身份證一樣, ... 徵信社價錢計算| 婚前徵信調查| 感情挽回方式| 感情破壞方法| 徵信社FB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mac address計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思科CCIE路由交換v5實驗指南

為了解決mac address計算的問題,作者周亞軍 這樣論述:

本書面向廣大的網絡工程師及對網絡感興趣的讀者,旨在幫助讀者成為一名優秀的思科網絡工程師,進一步成為IT界認可度最高的思科CCIE工程師。思科公司推出CCIE認證已有20年,考試大綱一直在更新換代,2014年6月思科把路由交換CCIE大綱升級到版本5.0(Version5.0)。大綱對知識體系做了進一步優化,使大綱更接近於現實網絡。筆者作為在國內CCIE培訓機構任職多年的專業金牌講師,結合多年工作經驗,編寫了這本《思科CCIE路由交換v5實驗指南》。本書分6篇,分別從網絡基礎、路由協議(涵蓋eigrp、OSPF、BGP、IPv6、路由控制等)、IPSecVPN、組播技術、MPLS技術、服務質量、

交換技術等方面,對CCIE考試大綱的內容進行全面覆蓋,而且對知識點進行極為細致的全面實驗,實驗中涵蓋理論講解、拓撲描述、實驗步驟、調試信息和排錯步驟等內容,一步步地向讀者演示每一個知識點。周亞軍:主持了思科和汶川人民政府合作的「支蜀援川」培訓;思科公司官方next-level系統課程視頻作者;專職思科路由交換、運營商技術講師;思科 雙CCIE(R&S CCIE、ISP CCIE);華為HCIEv2.0第一人。主持了索尼中國網絡技術培訓。 第1篇 路由基礎第1章 路由器的基本概述 / 21.1 理論基礎和場景需求 / 31.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31.3 路由器基本實驗

/ 4第2章 認識IP地址 / 112.1 IP地址基礎 / 122.2 認識IP地址的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132.3 IP基礎實驗步驟 / 14第3章 靜態路由配置 / 163.1 路由原理和基本的靜態路由 / 173.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183.3 靜態路由實驗步驟 / 183.4 實現靜態默認路由 / 21第4章 PPP鏈路和相關認證 / 234.1 PPP基礎和場景需求 / 244.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264.3 PPP實驗步驟 / 26第2篇 動態路由協議第5章 RIP協議 / 325.1 RIP理論基礎和場景需求 / 335.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345

.3 RIP實驗步驟 / 345.3.1 配置RIPv1並觀察有類路由 / 345.3.2 認識和配置RIPv2 / 365.3.3 觀察RIP的自動匯總 / 385.3.4 RIP的單播更新和PASSIVE / 425.3.5 RIPv2的認證 / 425.3.6 RIPv1和RIPv2的兼容性問題 / 44第6章 IPv6基礎 / 476.1 通過無狀態自動配置獲得地址 / 486.1.1 認識IPv6地址和了解SLAAC / 486.1.2 無狀態自動配置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516.1.3 實現IPv6的SLAAC無狀態自動配置 / 516.2 有狀態自動配置IPv6地址 / 546

.2.1 認識IPv6有狀態的含義 / 546.2.2 配置有狀態自動配置IPv6地址 / 546.3 RIPng下一代RIP協議 / 586.3.1 RIP下一代協議理論 / 586.3.2 RIPng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596.3.3 RIPng實驗步驟 / 60第7章 eigrp協議 / 697.1 增強的IGRP理論基礎 / 707.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717.3 eigrp實驗步驟 / 717.3.1 基本的eigrp和通告路由 / 717.3.2 觀察eigrp的重傳機制 / 727.3.3 eigrp的鄰居關系排錯 / 737.3.4 觀察和計算eigrp的metri

c度量值 / 757.3.5 eigrp的等價負載均衡 / 777.3.6 實現eigrp的非等價負載均衡 / 817.3.7 觀察eigrp的路由自動匯總和實現手工匯總 / 847.3.8 實現eigrp的默認路由 / 897.3.9 實現eigrp認證 / 917.3.10 實現eigrp的STUB末節配置 / 927.3.11 實現eigrp的Leak-map / 967.3.12 配置命名的eigrp / 987.4 eigrp for IPv6理論基礎 / 1017.5 eigrp for IPv6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1017.6 eigrp for IPv6實驗步驟 / 102

7.6.1 建立簡單的eigrp for IPv6鄰居 / 1027.6.2 eigrp for IPv6的認證 / 1037.6.3 修改eigrp for IPv6其他一些參數以實現優化 / 103第8章 OSPF協議 / 1068.1 OSPF的理論基礎 / 1078.2 OSPF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1078.3 OSPF實驗步驟 / 1078.3.1 基本的多區域OSPF配置 / 1078.3.2 OSPF路由器ID / 1108.3.3 OSPF鄰居排錯 / 1118.3.4 理解和實現OSPF網絡類型 / 1188.3.5 OSPF的特殊區域1――末節區域 / 1278.3.6

OSPF的特殊區域2――NSSA區域 / 1348.3.7 實現完全末節區域和ABR的重分布 / 1428.3.8 觀察和認識OSPF的LSA / 1448.3.9 討論和配置OSPF的轉發地址Forward Address / 1508.3.10 配置OSPF虛鏈路 / 1538.3.11 實現OSPF身份驗證 / 157第9章 實現OSPFv3 / 1659.1 OSPFv3理論基礎 / 1669.2 OSPFv3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1669.3 OSPFv3實驗步驟 / 1669.3.1 建立基本的OSPFv3鄰居 / 1669.3.2 實現OSPFv3特殊區域 / 1689.3.

3 OSPFv3實例的用途和配置舉例 / 1709.3.4 OSPFv3的認證和默認路由 / 1719.3.5 認識OSPFv3的LSA / 1729.3.6 ASBR上實現OSPFv3外部路由匯總配置 / 1779.3.7 ABR上完成域間路由匯總 / 1789.3.8 實現OSPFv3的虛鏈路 / 178第10章 路由控制 / 17910.1 基本的路由重分布和實驗目的 / 18010.2 基本的路由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18010.3 重分布實驗 / 18010.3.1 配置基本的重分布 / 18010.3.2 用distribute-list控制路由更新 / 18310.4 路由控制

高級工具應用 / 18810.4.1 實驗目的 / 18810.4.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18910.4.3 實驗步驟 / 189第11章 BGP和IPv6高級技術 / 20011.1 建立BGP鄰居關系及相關排錯 / 20111.1.1 BGP鄰居關系理論描述 / 20111.1.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20211.1.3 基本的BGP配置和鄰居排錯實驗 / 20211.2 路由黑洞理論及演示 / 20811.2.1 BGP路由黑洞概念、產生的原因 / 20811.2.2 BGP黑洞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20911.2.3 BGP黑洞實驗步驟 / 20911.3 Aggregat

ion匯總路由 / 21611.3.1 實驗目的:了解和掌握BGP聚合 / 21611.3.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21611.3.3 BGP匯總實驗步驟 / 21711.4 移除私有的AS號碼和條件性通告 / 22411.4.1 特性理論基礎 / 22411.4.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22511.4.3 移除私有的AS號碼和條件性通告特性實驗步驟 / 22511.5 BGP的路由反射器和聯邦 / 22911.5.1 BGP的路由反射器和聯邦理論基礎 / 22911.5.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23011.5.3 實驗步驟 / 23011.6 BGP團體屬性及其應用 / 2351

1.6.1 BGP團體屬性描述 / 23511.6.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23511.6.3 BGP團體屬性實驗 / 23611.7 BGP選路原則實驗 / 24311.7.1 BGP選路原則理論 / 24311.7.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24411.7.3 BGP選路原則實驗步驟 / 244第12章 多協議BGP對IPv6的支持 / 26412.1 多協議BGP對IPv6的支持 / 26512.1.1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26512.1.2 實驗步驟 / 26512.2 IPv6手工Tunnel和自動Tunnel / 27112.2.1 IPv4向IPv6過渡理論基礎 / 2

7112.2.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27112.2.3 IPv6隧道技術實現 / 272第3篇 VPN技術第13章 IPSec VPN技術 / 27813.1 站點到站點的VPN / 27913.1.1 IPSec理論基礎 / 27913.1.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28113.1.3 站點到站點的IPSec VPN實驗步驟 / 28213.2 DMVPN動態多點VPN / 29013.2.1 DMVPN理論基礎 / 29013.2.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29113.2.3 DMVPN實驗步驟 / 29113.3 VRF環境下的DMVPN / 30213.3.1 VRF環境下的

DMVPN理論基礎 / 30213.3.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30313.3.3 帶VRF的DMVPN配置步驟 / 304第14章 LDP(標簽分發協議) / 31014.1 標簽分發協議 / 31114.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31214.3 標簽分發協議實驗 / 31214.3.1 建立整個拓撲的IGP / 31214.3.2 建立基本的LDP鄰居以及LDP發現 / 31314.3.3 修改LDP的RID / 31514.3.4 觀察LSP通道 / 31614.3.5 MPLS TTL Propagation繁衍 / 31914.3.6 建立非直連的LDP鄰居 / 32114.3

.7 MPLS MTU問題 / 32114.3.8 標簽的出方向通告控制 / 32314.3.9 入方向的標簽控制 / 32414.3.10 LDP認證 / 32514.3.11 MPLS LDP-IGP的同步 / 326第15章 PE和CE路由協議之RIP協議 / 33015.1 MPLS VPN路由架構和數據轉發模型 / 33115.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33315.3 MPLS VPN實驗步驟 / 33315.3.1 運行SP運營商內部的IGP協議 / 33315.3.2 運行運營商域內的MPLS協議 / 33415.3.3 配置PE的VRF / 33615.3.4 配置PE設備之

間的MP-BGP / 33815.3.5 配置PE和CE的路由交互 / 34015.3.6 PE 設備R1和R4的配置匯總 / 347第16章 PE和CE路由協議之OSPF協議 / 35116.1 MPLS環境下的OSPF理論 / 35216.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35216.3 MPLS下接入OSPF協議實驗步驟 / 35216.3.1 運行SP運營商內部的IGP協議 / 35216.3.2 運行域內的MPLS協議-LDP / 35316.3.3 配置PE設備的VRF / 35616.3.4 配置PE(R1和R5)設備之間的MP-iBGP / 35716.3.5 配置PE和CE的路由交

互 / 35816.3.6 OSPF的SHAM-Link技術 / 36116.3.7 PE設備的匯總配置 / 366第17章 PE和CE路由協議之BGP協議和VPNv4路由反射器 / 36817.1 BGP作為MPLS VPN的接入方案 / 36917.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36917.3 BGP作為客戶協議接入MPLS VPN網絡 / 36917.3.1 完成SP內部的IGP / 36917.3.2 完成域內的LDP / 37017.3.3 配置PE的VRF / 37217.3.4 配置PE和VPNv4的RR(R3)的鄰居關系 / 37317.3.5 配置PE-CE的eBGP / 37

517.3.6 解決eBGP CE端接收路由的問題以及驗證標簽情況 / 37717.3.7 Import-Map和Export-Map的應用 / 381第18章 PE和CE路由協議之eigrp協議 / 38818.1 PE同CE運行eigrp協議的MPLS VPN / 38918.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38918.3 實驗步驟 / 39018.3.1 配置AS 100域內的IGP / 39018.3.2 完成SP域內的MPLS協議LDP以完成外層標簽分發 / 39018.3.3 在PE上配置VRF / 39218.3.4 在PE間配置MP-BGP / 39318.3.5 完成PE-CE的

路由協議 / 39418.3.6 eigrp的SOO(Site Of Origin)防環機制 / 397第19章 MPLS VPN接入互聯網 / 40019.1 接入互聯網理論和需求 / 40119.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40119.3 實驗步驟 / 40219.3.1 利用MPLS VPN網絡完成基本的CE間通信 / 40219.3.2 通過路由泄露完成互聯網的接入 / 407第4篇 組播技術第20章 IGMP協議 / 41820.1 IGMP互聯網組管理協議 / 41920.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42020.3 IGMP實驗步驟 / 42020.3.1 基本的IGMP配置 /

42020.3.2 修改最后一跳位置的DR設備 / 42220.3.3 組播網絡的最后一跳的路由器同IGMP加組設備的關系 / 42320.3.4 觀察IGMPv2的離開組播組 / 42520.3.5 在最后一跳設備上實現加組的控制 / 42620.3.6 IGMPv3 / 428第21章 PIM Dense-Mode協議無關組播的密集模式 / 43021.1 協議無關組播-密集模式 / 43121.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43121.3 實驗步驟 / 43221.3.1 完成單播路由協議 / 43221.3.2 完成組播設備的配置 / 43321.3.3 配置加組以及測試 / 43421

.3.4 理解組播樹的剪枝和嫁接 / 43921.3.5 PIM協議的Assert聲明機制 / 44221.3.6 進一步探討RPF檢查機制 / 444第22章 PIM Sparse-Mode協議無關組播的稀疏模式 / 44722.1 組播稀疏模式 / 44822.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45022.3 實驗步驟 / 45122.3.1 IGP基本配置 / 45122.3.2 配置組播網絡 / 451第23章 PIM SM中動態指定RP的Auto-RP方式 / 46123.1 思科特有的自動RP / 46223.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46223.3 實驗步驟 / 46323.3.1

完成單播的IGP / 46323.3.2 實現組播網絡 / 46323.3.3 Auto-RP方式指定RP / 464第24章 PIM SM中動態指定RP的BSR方式 / 46624.1 通過Bootstrp方式獲得RP / 46724.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46724.3 實驗步驟 / 46724.3.1 完成拓撲中單播的IGP / 46724.3.2 組建組播網絡 / 46824.3.3 用BSR方式配置RP / 468第25章 Anycast RP任意播匯聚點 / 47325.1 實驗目的 / 47425.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47425.3 實驗步驟 / 47425.3.1

完成單播的IGP / 47425.3.2 完成組播網絡組建並配置Anycast RP / 475第26章 MSDP在域間組播的應用 / 47926.1 MSDP在域間的應用 / 48026.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48026.3 實驗步驟 / 48126.3.1 完成兩個AS的IGP / 48126.3.2 完成AS 100和AS 200兩個域內的組播 / 48126.3.3 完成MSDP 會話 / 48326.3.4 完成接收者所在域內的RPF檢查 / 48526.3.5 通過MP-BGP的組播地址族完成RPF檢查 / 487第5篇 服務質量QoS第27章 Classification

& Marking分類和標記 / 49327.1 分類和標記基礎 / 49427.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49527.3 QoS分類和標記實驗 / 49527.3.1 按照一層特性來給數據分類 / 49527.3.2 根據二層特性來給數據分類並做Marking / 49627.3.3 匹配三層特性來做Marking / 49727.3.4 依賴四層或者高層信息來做Marking / 499第28章 CB-WFQ基於類的加權公平隊列 / 50128.1 隊列理論基礎 / 50228.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50228.3 實驗步驟及參數理解 / 50328.3.1 直接配置Bandwi

dth的帶寬值 / 50328.3.2 用百分比的方式來配置CB-WFQ / 50428.3.3 用最后一種remaining(剩余)方式來修改 / 50628.3.4 對默認分類的修改 / 50728.3.5 修改CB-WFQ的其他參數 / 508第29章 CB-LLQ基於類的低延時隊列 / 51129.1 CB-LLQ基於類的低延時隊列基礎 / 51229.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51229.3 實驗步驟 / 51229.3.1 采用MQC的方式配置基本的CB-LLQ / 51229.3.2 采用帶寬百分比的方式配置低延時隊列 / 514第30章 RED早期檢測隨機丟棄和CB-WRED

連用機制 / 51630.1 早期檢測隨機丟棄基礎 / 51730.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51830.3 實驗步驟 / 51830.3.1 基於接口的WRED(加權早期隨機丟棄) / 51830.3.2 CB-WRED基於類的WRED / 521第31章 流量整形和監管 / 52431.1 承諾訪問速率 / 52531.1.1 承諾訪問速率基礎 / 52531.1.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52531.1.3 實驗步驟 / 52631.2 CB-Policing基於類的流量監管 / 52931.2.1 基於類的流量監管基礎 / 52931.2.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53031.2

.3 實驗步驟 / 53131.3 GTS通用流量整形 / 53631.3.1 通用流量整形基礎 / 53631.3.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53731.3.3 實驗步驟 / 53731.4 CB-Shaping基於類的流量整形 / 54031.4.1 基於類的流量整形基礎 / 54031.4.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54031.4.3 實驗步驟 / 540第32章 鏈路分片和交叉離開(LFI) / 54432.1 鏈路分片和交叉離開(LFI)理論基礎 / 54532.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54632.3 實驗步驟 / 546第6篇 交換技術第33章 VLAN技術 / 55233

.1 VLAN和端口VLAN ID / 55333.1.1 VLAN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55333.1.2 VLAN實驗步驟 / 55433.2 創建VLAN的方式 / 55533.2.1 VLAN理論基礎 / 55533.2.2 實驗步驟 / 556第34章 Trunk協議和本征VLAN技術 / 55934.1 Trunk干道協議 / 56034.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56034.3 干道協議實驗步驟 / 56134.3.1 IP地址和Access的基本配置 / 56134.3.2 配置基本IEEE的DOT1Q Trunk / 56134.3.3 移除或者增加Trunk鏈路上VLA

N的流量 / 56234.3.4 關於DTP協議 / 56334.4 Native VLAN本征VLAN / 56834.5 本征VLAN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56934.6 本征VLAN實驗步驟 / 56934.6.1 完成路由器接口的配置及交換機上VLAN的配置 / 56934.6.2 完成Trunk的配置並在Trunk鏈路修改Native VLAN / 57034.6.3 發散思維 / 571第35章 VTP協議 / 57335.1 VTP協議基礎 / 57435.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57435.3 實驗步驟 / 57535.3.1 配置兩台設備間的Trunk / 57535.

3.2 驗證並配置VTPv2 / 57535.3.3 透明模式 / 58035.3.4 VTPv3 / 581第36章 Private VLAN私有VLAN技術 / 58436.1 私有VLAN基礎 / 58536.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58536.3 實驗步驟 / 58536.3.1 設置VTP的模式 / 58536.3.2 創建主VLAN和輔助VLAN,並把輔助VLAN關聯到主VLAN上 / 58636.3.3 把接口關聯到VLAN / 587第37章 以太鏈路聚合 / 59137.1 以太鏈路聚合 / 59237.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59237.3 實驗步驟 / 59237

.3.1 配置PAgP的二層以太通道 / 59237.3.2 用LACP配置以太通道 / 59437.3.3 配置以太通道的負載方式 / 59537.3.4 配置三層的以太通道 / 596第38章 STP生成樹協議 / 59838.1 STP生成樹協議基礎 / 59938.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60338.3 實驗步驟 / 60438.3.1 配置基本的Trunk和Access / 60438.3.2 觀察默認STP及橋ID的作用 / 60538.3.3 設置不同VLAN的根和備份根 / 610第39章 通過Port-Priority完成VLAN間流量的負載均衡 / 61239.1 理論

基礎 / 61339.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61339.3 實驗步驟 / 61439.3.1 完成VLAN和Trunk的配置 / 61439.3.2 把SW1配置成為VLAN10和VLAN100的根 / 61539.3.3 通過修改cost值或者Port-Priority可以做到VLAN間的負載均衡 / 616第40章 生成樹的Uplinkfast和Backbonefast / 61940.1 生成樹的Uplinkfast和Backbonefast介紹 / 62040.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62240.3 實驗步驟 / 62340.3.1 完成設備的基本初始化 / 62340.3.

2 配置Uplinkfast / 62440.3.3 配置Backbonefast / 625第41章 快速生成樹RSTP和多實例生成樹MSTP / 62941.1 快速生成樹RSTP / 63041.1.1 快速生成樹RSTP基礎 / 63041.1.2 快速生成樹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63341.1.3 RSTP實驗步驟 / 63441.2 MSTP多實例生成樹 / 63841.2.1 MSTP多實例生成樹理論基礎 / 63841.2.2 多實例生成樹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63941.2.3 MSTP實驗步驟 / 640第42章 STP增強安全特性 / 64442.1 Portfast

快速端口 / 64542.2 BPDUGuard BPDU保護 / 64642.3 BPDUFilter BPDU過濾 / 64742.4 ROOTGuard根保護 / 649第43章 Loopguard實現 / 65143.1 Loopguard基礎 / 65243.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65243.3 實驗步驟 / 65343.3.1 基本配置 / 65343.3.2 制造一個生成樹環路 / 65443.3.3 配置Loopguard來阻止二層環路 / 655第44章 VLAN間路由 / 65744.1 VLAN間路由基礎 / 65844.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65844.3

實驗步驟 / 65944.3.1 完成基本的VLAN和Trunk配置 / 65944.3.2 配置可路由端口 / 66044.3.3 配置SVI / 66144.3.4 配置路由協議 / 662第45章 DHCP和DHCP中繼代理 / 66445.1 DHCP基礎 / 66545.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66545.3 實驗步驟 / 66545.3.1 配置PC客戶端通過DHCP自動獲得地址 / 66545.3.2 配置DHCP服務 / 665第46章 HSRP熱備冗余協議 / 66846.1 HSRP熱備冗余協議基礎 / 66946.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66946.3 實驗步驟

/ 67046.3.1 配置VLAN、Access和Trunk等基本配置 / 67046.3.2 配置HSRP / 67146.3.3 對HSRP參數的優化 / 67346.3.4 配置HSRP的跟蹤 / 674第47章 GLBP網關負載協議 / 67647.1 GLBP網關負載協議基礎 / 67747.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67747.3 實驗步驟 / 67747.3.1 搭建基本的網絡環境 / 67747.3.2 用路由器來模擬PC / 67947.3.3 配置和觀察GLBP / 68047.3.4 觀察GLBP的其他特性 / 681第48章 交換機端口安全 / 68448.1 端口

安全基礎 / 68548.2 實驗步驟 / 68548.2.1 使能端口安全 / 68548.2.2 驗證端口安全的違規行為 / 68648.2.3 驗證MAC地址學習方式 / 687第49章 DHCP Snooping,DAI和IP源保護 / 69049.1 局域網交換機安全基礎 / 69149.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69249.3 實驗步驟 / 69349.3.1 完成交換機的VLAN創建、划分端口及SVI / 69349.3.2 完成DHCP的基本配置 / 69449.3.3 在交換機上完成DHCP Snooping / 69549.3.4 實現DAI(動態ARP監測)技術 / 6

9849.3.5 IP源保護技術、跟蹤IP到端口的關聯、抵御IP地址欺騙攻擊 / 699第50章 uRPF-單播逆向路徑轉發 / 70250.1 單播逆向路徑轉發基礎 / 70350.2 實驗需求及拓撲描述 / 70350.3 uRPF實驗步驟 / 70450.3.1 完成基本網絡配置 / 70450.3.2 配置嚴格的uRPF / 70750.3.3 通過默認路由完成源的嚴格uRPF配置 / 70850.3.4 通過ACL旁路嚴格的uRPF / 70950.3.5 配置松散的uRPF / 71050.3.6 通過ACL旁路松散的uRPF / 711附錄A 重點網絡詞匯 / 713

TANet IPv6 使用比例統計與 MAC Address 管理:以南投區網中心為例

為了解決mac address計算的問題,作者劉育瑄 這樣論述:

在亞太網路資訊中心 (Asia-Pacific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re) 針對全球進行 IPv6 排名,雖然我國名列第 8 名,但依據數據顯示台灣學術網路 (Taiwan Academic Network,以下簡稱TANet) 的 IPv6 連線比例僅為 19.44% ,相較於電信商高達 60~80% 有明顯落差,因此本論文將探討其可能的原因,並提出網頁取樣、 SNMP 收集 Router 記錄、 NetFlow 統計等三種統計模式來探討 TANet 真實的 IPv6 建置狀況。進一步透過訪談南投區網中心的連線單位,包括國、私立高中職校及維護廠商,瞭解目前各校實

際建置情形。依訪談現況建議使用 SLAAC (Stateless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派發模式來建置 IPv4/IPv6 Dual-Stack 環境,及提出在 SLAAC 自動派發模式下,監聽 ICMPv6 封包來收集與管理 IPv6 IP Address 與 MAC Address 對照資料,提供連線單位簡便且低成本建置 IPv4/IPv6 Dual-Stack 環境。

思科CCNA認證詳解與實驗指南:200—120

為了解決mac address計算的問題,作者諶璽;張洋 這樣論述:

本書以描述思科CCNA/CCDA的認證知識為重點,以思科公司最新發布的考試大綱為前提,全面涵蓋了認證領域的相關內容,其中包括網絡基礎知識、網絡設備的工作原理、網絡協議的工作原理、思科路由器與交換機的基本配置、路由技術、交換技術、遠程接入技術、思科IOS特性、思科網絡設備的硬件組成與IOS鏡像管理、IPv6技術、認證試題分析等。本書突破了傳統的寫作方式,采用「淺入深出、取證原理、演示應用」的原則體現整本書的邏輯,並配置開發了相關的教學資源,開發的教學錄像與本書的知識點成「一對一」的關系,可以說是將思科CCNA的教學課堂放到了書上,為CCNA的學員節省了上千元的培訓費。另外,考

慮到讀者在學習CCNA認證時,沒有實驗設備的問題,本書提供了一套「網絡仿真學」方案,為CCNA學員解決因為實驗設備不足造成的實驗限制和實驗困難。在本書的最后一個章節中,將CCNA認證的技術知識與實際的網絡工程崗位集成,引導學員如何使用CCNA認證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的故障,徹底告別了「Paper」的認證方式。本書的寫作方法就是讀者的學習方法,本書的實驗方法就是讀者的工作崗位,本書對網絡原理技術的取證方法就是將理論的瞬間變成永恆的經典!

程式語言課堂中學生實作進度即時監測系統

為了解決mac address計算的問題,作者李承諭 這樣論述:

程式語言的實作課堂中,學生的答題狀態屬於教師衡量學生學習成效的一項重要指標。傳統考試流程為: 派發考題 à 學生作答 à 回收答案 à 批閱。老師僅能在考試結束後才能得知每位學生的作答狀況,且程式實作的批閱過程繁瑣。「如何在學生實作程式的當下就能隨時掌握每一位學生目前程式的實作進度,並提升教學品質」,是本篇研究的核心目標。本研究提出的解決方案為: 在55台電腦的教室環境使用DRBL(Diskless Remote Boot in Linux)環境,以自行開發的「程式語言課堂中學生實作進度即時監測系統」,於課堂(測驗)當中即時將學生目前實作的程式專案匯集並分析學生程式的執行結果,最終將分析結果

呈現於GUI視覺化座位表介面。本文所提出之「程式語言課堂中學生實作進度即時監測系統」其中一部分亦包含 “批閱學生程式碼” 的功能,但與其他改題軟體(系統)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本文提出之系統架構已將所有學生電腦環境統一整合至一台伺服器之內,表示學生所作答專案將即時同步存儲於伺服器之上,不須再經過學生 “上傳專案” 此一步驟,已達成即時監測的精神。最終,此研究所整合完成的「程式語言課堂中學生實作進度即時監測系統」已良好的優化原有專案「程式實作進度改題模組」之操作便利性以及模組輸出結果的觀察性,目前此套系統已逐步應用於明志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四技部「物件導向程式設計與應用實務」課程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