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尺寸查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到下列精選懶人包

NET尺寸查詢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杜正闊,高寶君,何宗明寫的 Cadence Allegro實戰攻略與高速PCB設計(配視頻教程) 和張敬普的 精通C# 5.0與.NET 4.5高級編程--LINQ、WCF、WPF和WF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Net 牛仔外套(可拆帽), 她的時尚, 外套及戶外衣服在旋轉拍賣也說明:尺寸. M / EU 38 / UK 10 / US 6. NET 商品編號:47292 原價:1099 二手價:300 狀況良好歡迎查詢 . 面交. MRT Shipai Station (捷運石牌站).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電子工業 和清華大學所出版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 蘇國瑋所指導 黃鈺智的 智慧農業運用在溫室栽培可行性分析-以屏東新園芒果園為例 (2021),提出NET尺寸查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智慧農業、溫室農業、物聯網、傳感器、芒果。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景觀系 張淑貞所指導 黃郁閔的 身心障礙者使用共融遊戲場經驗之探討–以台北花博公園共融遊戲場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遊戲權利、包容性、使用後評價的重點而找出了 NET尺寸查詢的解答。

最後網站NET服飾全台門市查詢-生活資訊網則補充:1997開始加入NET KIDS延伸到兒童的服飾、家居服飾及牛仔服飾等,讓全家人的衣服從一家店就可以買齊。2008年更名為主富服裝,同年成立YAHOO網路門市開始網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NET尺寸查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Cadence Allegro實戰攻略與高速PCB設計(配視頻教程)

為了解決NET尺寸查詢的問題,作者杜正闊,高寶君,何宗明 這樣論述:

本書以Cadence公司目前最穩定的SPB16.6版本中的OrCAD和Allegro為基礎,詳細介紹了使用SPB16.6實現原理圖與高速PCB設計的方法和技巧。本書結合設計實例,配合大量圖片,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PCB設計流程和常用電路模塊的PCB設計方法。本書注重實踐和應用技巧的分享。全書共分17章,主要內容以PCB設計流程為線索,以某項目實例為基礎,介紹從原理圖設計、設計環境定義、封裝庫建立、數據導入,到PCB的布局、布線、疊層阻抗設計、約束管理器使用、多人協同設計,以及后期處理和生產文件的輸出等一系列流程。另外,還介紹了Allegro軟件高級功能應用、多顆DDR3的設計實例、射頻電路的設

計實例等,這些實例上手快,工程實用性強,有助於讀者快速入門。杜正闊,從事PCB設計行業十多年,有着豐富的設計實踐經驗,所涉及的產品眾多,包括電腦及周邊、數據通信、無線射頻、教育醫療、消費電子等各類電子產品,精通高速PCB設計相關知識,精通Cadence Allegro軟件的使用,並熟悉多種行業軟件。曾在北京、上海、廣州主講數十場關於Cadence Allegro軟件使用,高速PCB設計技術的公益培訓和講座。 第1章概述1 1.1PCB概述1 1.1.1PCB發展過程1 1.1.2PCB的功能1 1.1.3PCB設計發展趨勢1 1.2PCB基本術語2 1.3Cadence公司

簡介3 1.4Cadence硬件系統設計流程3 1.5Cadence板級設計解決方案3 1.6CadenceSPB軟件安裝7 1.7本書章節介紹9 1.8本章小結10 第2章OrCADCapture原理圖設計11 2.1Capture平台簡介11 2.2Capture平台原理圖環境設置11 2.2.1Capture創建原理圖工程11 2.2.2常用設計參數的設置13 2.3創建原理圖符號庫16 2.3.1創建單個符號16 2.3.2創建復合符號20 2.3.3創建分割符號22 2.3.4電子表格創建符號23 2.3.5符號創建技巧24 2.4原理圖設計規范25 2.5符號庫管理26 2.5.1

添加符號庫26 2.5.2刪除符號庫27 2.6創建項目27 2.6.1放置元器件27 2.6.2選擇元器件27 2.6.3移動元器件28 2.6.4旋轉元器件28 2.6.5復制與粘貼元器件29 2.6.6刪除元器件29 2.6.7同一頁面內的電氣連接29 2.6.8放置無連接標記31 2.6.9總線連接32 2.6.10放置電源和地符號32 2.6.11不同頁面電氣連接33 2.6.12添加圖片和Text文字注釋34 2.6.13器件編號排序35 2.6.14DRC驗證36 2.7搜索命令的使用36 2.8瀏覽工程的使用37 2.8.1Browse的使用37 2.8.2瀏覽元器件37 2.

8.3瀏覽信號38 2.9元器件替換與更新39 2.9.1批量替換Replace Cache39 2.9.2批量更新Update Cache40 2.10元器件屬性添加40 2.10.1封裝屬性40 2.10.2頁碼屬性42 2.10.3Swap屬性43 2.10.4合並屬性44 2.11創建網表45 2.11.1Allegro第一方網表參數設置45 2.11.2輸出網表常見錯誤及解決方案47 2.12設計交互47 2.13創建器件清單(BOM表)49 2.14常用快捷鍵49 2.15本章小結50 第3章Allegro PCB設計環境介紹51 3.1系統環境介紹51 3.1.1變量設置51 3

.1.2PCBENV目錄介紹51 3.2Allegro啟動簡介52 3.2.1啟動方法52 3.2.2歡迎界面53 3.2.3功能組件介紹53 3.3Allegro工作界面介紹54 3.3.1菜單欄55 3.3.2工具欄55 3.3.3功能面板56 3.3.4狀態欄59 3.4Design Parameter常規設置60 3.4.1Display選項卡61 3.4.2Design選項卡65 3.4.3Route選項卡66 3.5User Preference的常規設置67 3.5.1Display類68 3.5.2Drawing類70 3.5.3Drc類71 3.5.4Logic類72 3.5

.5Path類72 3.5.6Placement類74 3.5.7Route類74 3.5.8Ui類75 3.5.9常用設置的搜索與收藏76 3.6工作區域鍵鼠操作77 3.6.1視窗縮放77 3.6.2stroke功能的定義與使用78 3.7script的錄制與使用79 3.7.1錄制79 3.7.2調用和編輯80 3.8快捷鍵定義80 3.8.1查看快捷鍵80 3.8.2定義快捷鍵81 3.8.3快捷鍵定義技巧82 3.8.4實用快捷鍵示例82 3.9常用圖層及其顏色可見設置83 3.9.1Class/Subclass介紹83 3.9.2設置界面介紹84 3.9.3設置方法89 3.10文

件類型介紹90 3.11其他主要工具介紹90 3.11.1Batch DRC91 3.11.2DB Doctor91 3.11.3Environment Editor91 3.11.4OrCAD Layout Translator92 3.11.5Pad Designer92 3.11.6Pads Translator92 3.11.7P—CAD Translator93 3.12本章小結93 第4章Allegro PCB封裝庫管理94 4.1封裝知識介紹94 4.2封裝文件類型介紹94 4.3焊盤介紹94 4.4焊盤命名規則95 4.5焊盤尺寸規范95 4.6封裝命名規范97 4.7焊盤的創

建100 4.7.1焊盤創建功能界面介紹100 4.7.2規則貼片焊盤設計102 4.7.3異形表貼焊盤的介紹和創建103 4.7.4規則通孔焊盤設計106 4.8創建PCB封裝實例109 4.8.1表貼封裝的手工創建109 4.8.2插件封裝的手工創建110 4.8.3表貼封裝的自動創建112 4.8.4機械封裝的介紹和新建117 4.9封裝建立常見錯誤118 4.10本章小結118 第5章相關數據導入119 5.1導入結構圖119 5.2生成板框120 5.2.1手工繪制120 5.2.2由結構圖生成122 5.3繪制布局布線區域125 5.4導入網表126 5.4.1設置封裝庫路徑127

5.4.2導入網表128 5.4.3導入網表常見錯誤及解決方案129 5.5本章小結129 第6章布局設計130 6.1布局設置130 6.1.1顯示設置131 6.1.2圖層設置131 6.1.3格點設置134 6.2布局基本要求135 6.3布局常用命令135 6.3.1設置Room區域135 6.3.2手工放置后台零件136 6.3.3自動放置后台零件138 6.3.4Group命令140 6.3.5移動命令141 6.3.6鏡像命令144 6.3.7旋轉命令144 6.3.8復制命令145 6.3.9點亮顏色命令146 6.3.10打開飛線命令146 6.3.11關閉飛線命令147

6.3.12固定命令148 6.3.13固定解除命令149 6.3.14對齊命令149 6.3.15替代封裝151 6.3.16Swap命令152 6.3.17TempGroup功能152 6.3.18查詢命令153 6.3.19測量命令153 6.4布局實例154 6.4.1結構件放置154 6.4.2電源地屬性設置159 6.4.3OrCAD與Allegro交互布局160 6.4.4模塊布局161 6.4.5器件布局的復用162 6.4.6禁布/限高區域的布局165 6.4.7主要關鍵芯片布局規划167 6.4.8電源通道評估、規划168 6.4.9基於EMC、SI/PI、RF、Therm

al的幾個考慮要點169 6.5輸出封裝庫169 6.6更新封裝169 6.7輸出元器件坐標文件170 6.8輸入元器件坐標文件171 6.9本章小結171 第7章PCB疊層與阻抗設計172 7.1PCB設計中的阻抗172 7.2PCB疊層172 7.2.1概述172 7.2.2疊層材料簡介173 7.2.3層疊加工順序174 7.2.4多層印制板設計175 7.3PCB走線的阻抗控制簡介178 7.4六層板疊層設計實例178 7.5八層板疊層設計實例180 7.6十層板疊層設計實例183 7.7本章小結185 第8章約束管理器介紹186 8.1Constraint Manager界面介紹18

6 8.1.1啟動Constraint Manager186 8.1.2工作界面介紹186 8.2常用約束規則模式介紹187 8.3Xnet設置193 8.4約束規則優先級介紹195 8.5Bus的介紹和創建195 8.6約束規則區域的介紹和創建196 8.7物理約束規則設置197 8.7.1物理約束規則介紹197 8.7.2創建物理約束規則模板198 8.7.3分配物理約束規則模板199 8.7.4區域物理約束規則的創建與設定200 8.8間距約束規則設置201 8.8.1創建間距約束規則模板202 8.8.2Net Class的介紹和創建202 8.8.3分配間距約束規則模板203 8.8

.4間距約束規則比對203 8.8.5區域間距約束規則的創建與設定204 8.9Same Net間距約束規則設置205 8.9.1Same Net間距約束規則介紹205 8.9.2創建Same Net間距約束規則模板207 8.9.3分配Same Net間距約束規則模板207 8.10盲埋孔規則設置208 8.10.1生成盲埋孔208 8.10.2設置盲埋孔約束規則210 8.10.3盲埋孔層標記與顏色顯示設置211 8.11封裝引腳長度導入212 8.12電氣約束規則設置215 8.12.1絕對傳輸延遲介紹215 8.12.2相對傳輸延遲介紹216 8.13差分對設置220 8.13.1自動

創建差分對220 8.13.2手動創建差分對221 8.14約束規則數據復用224 8.14.1約束規則導出224 8.14.2約束規則導入225 8.15本章小結226 第9章敷銅處理227 9.1電源地平面介紹227 9.1.1平面層功能介紹227 9.1.2正負片介紹227 9.2相關要求228 9.2.1載流能力228 9.2.2生產工藝228 9.2.3電源流向規划229 9.3敷銅介紹231 9.3.1靜態銅箔與動態銅箔231 9.3.2動態銅箔參數設置232 9.3.3靜態銅箔參數設置235 9.3.4銅箔命令簡介237 9.3.5銅箔優先級設置238 9.3.6開關電源敷銅實例

239 9.4負片平面分割242 9.4.1平面分割要求242 9.4.2電源區域規划242 9.5本章小結244 第10章布線設計245 10.1布線環境設置245 10.1.1顯示設置245 10.1.2圖層設置246 10.1.3格點設置249 10.2布線規划250 10.2.1布線思路250 10.2.2GRE布線規划251 10.3Fanout功能和常規樣式256 10.4布線常用命令257 10.4.1拉線命令257 10.4.2移線命令262 10.4.3刪除命令264 10.4.4復制命令266 10.4.5布線優化命令268 10.5布線復用269 10.6等長繞線273

10.6.1自動繞線273 10.6.2手動繞線274 10.7淚滴的添加和刪除278 10.7.1淚滴的添加278 10.7.2淚滴的刪除279 10.8漸變線設計279 10.9大面積敷銅和陣列過孔281 10.9.1大面積敷銅281 10.9.2陣列過孔282 10.10ICT測試點介紹283 10.10.1參數設置284 10.10.2自動添加測試點287 10.10.3手動添加測試點288 10.10.4輸出報告289 10.11本章小結290 第11章后處理291 11.1零件編號重排291 11.2手動更改元器件編號297 11.3重命名元器件編號返標原理圖297 11.4絲印調

整299 11.4.1絲印調整要求299 11.4.2字號設置299 11.4.3修改絲印字號300 11.4.4添加絲印301 11.4.5修改絲印302 11.4.6移動絲印302 11.4.7絲印指示303 11.4.8端點編輯功能305 11.5AutoSilk306 11.6尺寸標注307 11.6.1設置尺寸標注參數307 11.6.2尺寸標注命令介紹308 11.7標注實例309 11.7.1線性尺寸標注(Lineardimension)309 11.7.2相對坐標標注(Datumdimension)310 11.7.3角度標注(Angulardimension)311 11.7

.4其他標注311 11.8工藝說明312 11.9本章小結312 第12章設計驗證313 12.1驗證設計狀態313 12.2絲印文字檢查314 12.3報表檢查315 12.3.1多余線段和多余過孔315 12.3.2單點網絡315 12.3.3未完成連接的網絡316 12.3.4總體設計信息報告316 12.4其他317 12.5部分常見DRC符號說明318 12.6本章小結319 第13章相關文件輸出320 13.1鑽孔表格的設置與生成320 13.1.1鑽孔符號優化320 13.1.2符號提取322 13.2輸出鑽帶323 13.2.1參數設置323 13.2.2輸出文件324 13

.3光繪輸出325 13.3.1參數介紹325 13.3.2光繪添加方法326 13.3.3輸出光繪331 13.4輸出IPC網表332 13.5輸出Placement坐標文件332 13.6輸出PDF文件333 13.7輸出結構圖333 13.8光繪文件歸類打包335 13.9本章小結336 第14章多人協同設計337 14.1多人協同設計介紹337 14.2導入/導出Sub—Drawing337 14.3Team Design協同設計339 14.3.1創建設計區域Create Partitions340 14.3.2Workflow Manager分區管理341 14.4本章小結345

第15章軟件高級功能介紹346 15.1Skill二次開發346 15.2設計環境參數復用348 15.3傳輸線參數計算349 15.4背鑽設計350 15.5無盤設計354 15.6Timing Vision355 15.7自動等長356 15.8相位等長358 15.9自動相位等長(AiPT)359 15.10自動圓弧轉換362 15.11自動修改差分線線寬線距362 15.12查看走線寄生參數365 15.13檢查無參考層的走線365 15.14PCB直接修改網絡連接366 15.15不同設計文件的對比368 15.16生成疊層表格369 15.17削盤功能介紹370 15.18自動連接

372 15.19輸出ODB++文件372 15.20本章小結373 第16章高速PCB設計實例——DDR3374 16.1DDR3介紹374 16.2設計思路和約束規則設置375 16.2.1設計思路377 16.2.2疊層阻抗方案378 16.2.3約束規則設置379 16.3布局380 16.4布線382 16.5等長384 16.6本章小結391 第17章高速PCB設計實例——射頻392 17.1概述392 17.2系統設計指導392 17.2.1射頻電路設計要求392 17.2.2原理框圖393 17.2.3電源流向圖394 17.2.4單板工藝394 17.2.5布局規划394 1

7.2.6屏蔽罩的設計395 17.2.7疊層阻抗方案396 17.3約束規則設置397 17.4模塊設計指導399 17.4.1POE電路的處理399 17.4.2電源模塊處理400 17.4.3射頻模塊處理402 17.4.4CPU模塊406 17.4.5網口電路的處理409 17.5本章小結410 附錄ASkill開發實例411 附錄B常見DRC釋義431 面對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層出不窮的市場需求,電子產品正面臨着設計復雜度日益提高的挑戰,其中包括:更多的功能、更高的性能、更小的外形尺寸、更輕更薄、更低的成本、以及更短的設計周期等因素,眾多設計挑戰促使計算機輔助

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CAD)軟件不斷更新、融合、進步,以幫助產品開發人員降低設計復雜度、縮短研發周期,提高產品的綜合競爭力。本書編者長期在業界知名上市公司從事一線高速電路的設計開發工作,從早期的13.0版本直到當前最新的17.0版本,一直專注於使用Cadence公司的相關軟件。在這個充滿挑戰性的工作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高速設計、軟件使用、輔助開發的實戰經驗,並於2015年應EDA365論壇的邀請,分別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成功舉辦了數十個以Cadence軟件為基礎,關於高速PCB設計課題的免費公益培訓活動,吸引了超過上千人的熱情參與,贏得業界的廣泛贊譽。在PCB設

計行業,Cadence公司的Allegro軟件以嚴謹的設計流程、先進的軟件功能、高效的設計方法,屬於高端的設計平台之一,得到國內眾多外知名企業的青睞。由於軟件功能非常強大,相關參數選項較多,對於剛入門的新人來說,會有一定的學習難度,本書秉着通俗、實用的目的,不盲目追新,以當前最穩定、使用人群最廣泛的SPB16.6版本為基礎,以實戰項目為例,融合編者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心得和體會,從原理圖設計、數據導入到最終的生產文件的輸出,以及高速電路設計的相關知識,均作了較為詳細的講解,引導讀者逐步掌握Allegro軟件的使用,並進行高速PCB設計。因Allegro軟件功能十分強大,有些參數選項或功能,編者平

時實際工作中基本上用不到,故在書中沒有做詳細介紹。若讀者對某些功能感興趣,可直接與編者溝通交流。為保證學習效果,我們還專門為本書開通了技術交流網站,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如果讀者遇到任何問題,或者對本書內容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通過該網站、QQ群或郵箱進行反饋和交流。另外,在EDA365學堂中有大量視頻課程供讀者在線學習。本書前期經過大量的准備工作,歷時近一年,期間查閱了大量設計資料,參考和引用了一些同類教程的相關內容和Cadence公司的相關技術資料,在此向這些資料的編者和Cadence公司致以深深的感謝!參與本書編寫的有何宗明、高寶君、龐麗春、黃繼耀、郭東勝、杜正闊等一線設計師,在此對各位編

委會成員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此外,本書還得到眾多好友、同事和電子工業出版社張楠女士的大力支持,正是由於他們的鼓勵和包容,本書才能得以順利出版,在此一並向他們表示真誠的謝意!高速PCB設計領域不斷發展,編者也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由於編者技術水平和實踐能力有限,書中錯漏之處在所難免,也可能會有一些新技術、新方法、新功能未能反映在本書中,敬請各位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編者2015年12月25日於深圳

智慧農業運用在溫室栽培可行性分析-以屏東新園芒果園為例

為了解決NET尺寸查詢的問題,作者黃鈺智 這樣論述:

由於近年來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以及病蟲害等因素,導致農作物的產量遭受極大的損失;而智慧農業的出現,為其眾多問題得到解決。所謂智慧農業是結合物聯網科技等應用與農業生產技術及優化管理模式,結合綠能技術發展高效、節能創新設施,運用高效節能、節水、農業防災設施及科技,建構友善的生長環境及高效率節能農產業。物聯網是未來最重要技術之一,由傳感器、嵌入式設備、計算和通信技術的集成。提供信息傳遞服務,讓使用者遠端連線主機、監測環境即時數據、查詢紀錄及對設定參數進行調整。芒果於開花期及結果期容易遭受環境災害而影響品質及產量,為了減少環境變化所造成的損失,提高栽培效益。本研究以屏東新園芒果園研究導入智慧溫室農業技

術,建構可阻擋外來危害的溫室生長環境,環境控制系統搭配水養液輸送果樹所需養料,微霧噴灑供水時與負壓風扇、電動遮蔭等設備調節進而提供最即時適合果樹生長的溫度與環境之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若可成功導入智慧溫室芒果,除了帶來芒果產量的增長與品質的兼顧外,並可節少土地、農藥、肥料、水等資源的使用,對於環境更有正面效益。

精通C# 5.0與.NET 4.5高級編程--LINQ、WCF、WPF和WF

為了解決NET尺寸查詢的問題,作者張敬普 這樣論述:

.NET 4.5框架集成了對Windows窗體、Windows Phone、Windows Server和Windows Azure等各個方向的開發類庫。《精通C#5.0與.NET4.5高級編程——LINQWCFWPF和WF》由張敬普、丁士鋒等編著,借助Visual Studio 2012開發工具,詳細介紹了.NET框架中的4大開發利器:LINQ、WPF、WF和WCF。本書共分為5篇28章。第1篇為C#面向對象開發基礎,主要讓讀者了解基於框架的開發語言C#;第2篇為C#中的LINQ開發,介紹了如何使用LINQ在對象和數據之間建立一種對應關系,然后通過訪問內存對象的方式查詢數據集合;第3篇為WP

F開發,詳細介紹了如何利用WPF這個圖形平台,改變傳統Windows程序員的開發觀念和開發方式;第4篇為WF工作流開發,介紹了實現工作流應用程序時所需要實現的一些機制,比如持久化、補償、跟蹤機制等;第5篇為WCF開發,學習如何利用遠程通信技術,實現托管、服務實例管理、異步、安全、事務管理、離線隊列等功能。《精通C#5.0與.NET4.5高級編程——LINQWCFWPF和WF》實例具有代表性,編碼規范,講解詳細,適合想系統學習C#開發和.NET 4.5平台的技術人員研讀,也可作為特定技術開發人員的參考書程。對於.NET程序員,本書不失為一本極佳的案頭必備手冊。張敬普,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計

算機專業碩士學位。精通.NET開發技術。曾經在東軟集團嵌入式事業部從事嵌入式開發工作,主持和參與了嵌入式DVD系統及一些應用系統的開發。在學術刊物上發表過多篇關於網絡及嵌入式開發方面的文章。目前供職於平頂山學院軟件學院,致力於網絡工程、嵌入式軟件開發等方向的教學與研究。 第1篇 C#面向對象開發基礎第1章 .NET框架和VisualStudio2012開發工具1.1.NET4.5框架一覽1.1.1框架包含的開發語言1.1.2C#開發語言的特點1.1.3C#的運行機制1.1.4C#的類庫框架1.2VisualStudio2012開發界面1.2.1VisualStudio201

2界面一覽1.2.2菜單欄1.2.3工具欄1.2.4工具箱1.2.5屬性窗口1.2.6解決方案資源管理器1.2.7服務器資源管理器1.3創建C#應用程序1.3.1控制台應用程序(Console)1.3.2Windows應用程序(Forms)1.3.3ASP.NET4.5網站1.4小結第2章 C#的語法知識2.1變量、常量和表達式2.1.1常量2.1.2變量2.1.3變量的類型2.1.4類型轉換2.1.5變量的作用域和生存周期2.1.6表達式2.2運算符2.2.1算術運算符2.2.2關系運算符和邏輯運算符2.2.3賦值運算符2.2.4?運算符2.2.5運算符優先級2.3流程控制語句2.3.1if

語句2.3.2switch語句2.3.3for語句2.3.4foreach語句2.3.5while語句2.4方法和函數2.4.1方法和函數的定義2.4.2函數的參數2.4.3函數的返回值2.4.4函數的重載2.4.5委托2.5泛型2.5.1什麼是泛型2.5.2泛型的應用范圍2.6小結第3章 C#的面向對象特性3.1面向對象編程概述3.1.1什麼是類和對象3.1.2用C#如何創建類3.1.3用C#如何創建對象3.1.4什麼是面向對象編程3.2面向對象的技術3.2.1接口3.2.2用C#如何創建接口3.2.3繼承3.2.4用C#如何實現繼承3.2.5多態3.2.6用C#如何實現多態3.3面向對象開

發的簡單實例3.3.1面向對象功能設計3.3.2面向對象的類設計3.3.3面向對象的應用3.4小結第2篇 C#中的LINQ開發第4章 LINQ查詢基礎4.1LINQ基礎概念4.1.1什麼是LINQ4.1.2如何使用LINQ4.1.3LINQ查詢4.2LINQ查詢表達式4.2.1查詢表達式4.2.2用from子句指定數據源4.2.3用select子句指定目標數據4.2.4用where子句指定篩選條件4.2.5用orderby子句進行排序4.2.6用group子句進行分組4.2.7用from子句進行復合查詢4.2.8用join子句進行聯接4.2.9用join子句進行內部聯接4.2.10用join子

句進行分組聯接4.2.11用join子句進行左外部聯接4.3LINQ查詢方法4.3.1IEnumerable接口4.3.2Lambda表達式4.3.3用Where()方法進行篩選4.3.4用OrderBy()方法進行排序4.3.5用Skip()、SkipWhile()跳過元素4.3.6用Take()、TakeWhile()提取元素4.3.7用Max()等對元素進行數值計算4.3.8用Distinct()消除集合中相等的元素4.3.9用Concat()連接兩個集合4.3.10用Union()等進行集合操作4.4小結第5章 LINQtoADO.NET——支持LINQ語言與ADO.NET的交互5.1

LINQtoADO.NET概述5.1.1LINQtoDataSet概述5.1.2LINQtoSQL概述5.2LINQtoDataSet--實現復雜數據查詢5.2.1使用LINQtoDataSet5.2.2查詢單個數據表5.2.3查詢多個數據表5.2.4用查詢創建數據表5.2.5修改表中字段數據5.2.6使用數據視圖DataView5.3LINQtoSQL--對象模型5.3.1對象模型的原理5.3.2生成對象關系設計器5.3.3對象關系設計器的構成5.3.4深入LINQtoSQL類5.3.5通過綁定瀏覽數據庫記錄5.3.6用LINQ查詢LINQtoSQL類5.3.7修改數據庫記錄5.4小結第6章

LINQtoXML--支持LINQ語言與XML語言的交互6.1LINQtoXML概述6.1.1什麼是LINQtoXML6.1.2LINQtoXML與DOM6.2構造XML樹6.2.1構造簡單的XML元素6.2.2構造具有屬性的XML元素6.2.3構造具有子元素的XML元素6.2.4用XElement類構造XML樹6.3查詢XML樹6.3.1查找具有特定屬性的元素6.3.2查找具有特定子元素的元素6.3.3對XML元素進行排序6.3.4基於上下文查詢元素6.4操作XML樹6.4.1加載和保存XML樹6.4.2添加元素到XML樹6.4.3移除XML樹的元素和屬性6.5小結第3篇 WPF美輪美奐技

術第7章 WPF編程入門7.1WPF概述7.1.1理解Windows圖形系統7.1.2WPF的功能特點7.1.3WPF架構簡介7.1.4WPF的類層次結構7.2WPF開發工具簡介7.2.1VisualStudio2012開發工具7.2.2MicrosoftExpressionBlend設計工具7.2.3XAMLPad標記文本查看器7.2.4ZAM3D第三方工具(3D模型)7.3第一個WPF應用程序7.4WPF應用程序結構7.5WPF與.NETFramework4.5平台7.5.1WindowsCommunicationFoundation概述7.5.2WindowsCardSpace概述7.5

.3WindowsWorkflowFoundation概述7.6小結第8章 XAML標記語言8.1理解XAML8.1.1XAML是什麼8.1.2用C#模擬XAML實現的內容8.1.3XAML的種類8.2XAML基礎8.2.1命名空間8.2.2代碼后置文件8.2.3使用簡單的屬性和類型轉換器8.2.4屬性語法與屬性元素語法8.2.5標記擴展特性8.2.6附加屬性8.2.7特定的字符和空白8.2.8在XAML中使用事件8.2.9使用其他命名空間中的類型8.2.10加載和編譯XAML8.3小結第9章 Application全局應用程序類9.1應用程序生命周期9.1.1創建Application對象9

.1.2創建一個自定義的Application類9.1.3關閉應用程序9.1.4應用程序事件9.2事件執行周期9.2.1Startup應用程序啟動事件9.2.2Activated和Deactiveated事件——激活與取消激活9.2.3DispatherUnhandledException事件——處理應用程序未處理的異常9.2.4SessionEnding事件——注銷或關閉系統9.2.5Exit事件——退出應用程序9.3Application類的任務9.3.1處理命令行參數9.3.2訪問當前的應用程序9.3.3單實例應用程序9.4小結第10章 WPF布局10.1理解WPF布局10.1.1WPF

的布局原理10.1.2布局的過程10.1.3布局容器10.2使用StackPanel進行簡單地布局10.2.1StackPanel示例10.2.2StackPanel布局屬性10.3使用WrapPanel和DockPanel10.3.1使用WrapPanel控件布局10.3.2使用DockPanel控件布局10.3.3簡單對話框的實現10.4Grid控件10.4.1創建Grid控件10.4.2調整行列尺寸10.4.3編程創建Grid控件10.4.4合並行和列10.4.5窗體分割10.4.6共享尺寸組10.4.7使用UniformGrid控件10.5基於坐標布局的Canvas10.5.1Canv

as控件的使用方法10.5.2Canvas的Z軸10.5.3InkCanvas介紹10.6小結第11章 內容控件11.1理解內容控件11.1.1什麼是內容控件11.1.2Content屬性介紹11.1.3內容的對齊屬性11.2內容容器控件11.2.1ScrollViewer滾動條控件11.2.2GroupBox組合框和TabItem標簽頁控件11.2.3Expander可折疊控件11.3裝飾控件11.3.1Border邊框控件11.3.2Viewbox自動縮放控件11.4小結第12章 WPF依賴屬性和事件路由12.1WPF中的樹12.1.1邏輯樹和視覺樹12.1.2編程遍歷樹結構12.2理解依

賴屬性12.2.1依賴屬性的概念12.2.2定義依賴屬性12.2.3依賴屬性示例12.2.4共享依賴屬性12.2.5注冊附加屬性12.3理解事件路由12.3.1路由事件的概念12.3.2定義和注冊路由事件12.3.3事件路由策略12.3.4RoutedEventArgs類型的參數12.3.5附加事件12.4WPF中的事件12.4.1生命周期事件12.4.2鍵盤事件12.4.3鍵盤焦點12.4.4鍵盤狀態12.4.5鼠標事件12.4.6捕捉鼠標12.4.7鼠標拖放編程12.4.8文件拖放示例12.5小結第13章 標准控件13.1控件基礎13.1.1背景色和前景色畫刷13.1.2透明度設置13.1

.3更改字體13.1.4更改鼠標光標13.2內容控件13.2.1Label標簽控件13.2.2Button控件13.2.3CheckBox和RadioButton控件13.2.4ToolTip提示控件13.2.5使用ToolTipService對象ToolTip13.2.6使用Popup控件13.3文本控件13.3.1TextBox控件13.3.2選擇文本13.3.3PasswordBox密碼框控件13.3.4TextBlock控件13.4列表控件13.4.1ListBox列表框控件13.4.2獲取ListBox選定項13.4.3在ListBox中進行多選13.4.4ComboBox下拉列表框

控件13.5范圍控件13.5.1ProgressBar進度條控件13.5.2Slider滑動條控件13.6小結第14章 窗口與導航14.1Windows類簡介14.1.1Window類的基本屬性14.1.2窗口的生命周期14.1.3模式與非模式窗口14.1.4窗口的定位和尺寸14.1.5保存和恢復窗口位置14.2對話框窗口14.2.1窗口的宿主14.2.2對話框模型14.2.3MessageBox消息框14.2.4通用對話框14.3非矩形窗口14.3.1圓角窗口14.3.2圖形窗口14.3.3調整非矩形窗口尺寸14.4一個簡單的導航應用程序示例14.5基於頁面的用戶界面14.5.1Page類簡

介14.5.2使用Hyperlink超級鏈接14.5.3片段導航14.5.4NavigationWindow導航窗口14.5.5Frame頁面框架14.5.6導航歷史記錄14.6NavigationService導航服務14.6.1編程控制導航14.6.2導航生命期事件14.6.3導航記錄管理14.6.4使用頁函數PageFunction14.7XAML瀏覽器應用程序14.7.1XBAP的特點14.7.2創建XBAP應用程序14.8小結第15章 WPF資源、樣式和控件模板15.1程序集資源15.1.1添加資源15.1.2獲取程序集資源15.2對象資源15.2.1資源集合15.2.2靜態和動態資

源15.2.3非共享資源15.2.4編程訪問資源15.2.5應用程序資源15.2.6系統資源15.2.7使用資源字典組織資源15.3樣式基礎15.3.1創建一個樣式對象15.3.2在樣式中設置屬性15.3.3根據指定的類型自動應用樣式15.3.4多級樣式15.3.5綁定事件處理器15.4樣式觸發器15.4.1創建簡單觸發器15.4.2創建事件觸發器15.4.3數據觸發器15.5控件模板15.5.1理解控件模板15.5.2一個按鈕模板示例15.5.3模板的綁定15.5.4模板觸發器15.6小結第16章 形狀、變換和畫刷16.1WPF圖形16.1.1Shape類16.1.2Rectangle和El

lipse類16.1.3Stretch屬性16.1.4Line直線對象16.1.5Polyline多段線對象16.1.6Polygon多邊形對象16.1.7線帽和線連接點16.1.8繪制虛線16.2畫刷16.2.1LinearGradientBrush線性漸變畫刷16.2.2RadialGradientBrush徑向漸變畫刷16.2.3ImageBrush圖像畫刷16.2.4VisualBrush可視化對象畫刷16.2.5OpacityMask不透明蒙板16.3WPF變換16.3.1應用變換16.3.2TranslateTransform移動變換16.3.3RotateTransform旋轉變

換16.3.4ScaleTransform縮放變換16.3.5SkewTransform扭曲變換16.3.6TransformGroup組合變換16.4位圖效果16.4.1模糊16.4.2凹凸效果16.4.3浮雕效果16.4.4發光和陰影16.5小結第17章 幾何圖形、圖像和可視化層17.1路徑和幾何圖形17.1.1線型、矩形和橢圓幾何圖形17.1.2使用GeometryGroup組合形狀17.1.3使用CombinedGeometry結合形狀17.1.4認識PathGeometry對象17.1.5用PathGeometry對象繪制直線117.1.6用PathGeometry對象繪制弧線117

.1.7用PathGeometry對象繪制貝塞爾曲線217.1.8使用幾何迷你語言17.1.9幾何圖形的裁切17.2繪圖17.2.1繪制形狀17.2.2繪制圖像17.2.3組合繪制17.3可視化層17.3.1在Visual上繪圖17.3.2DrawingVisual宿主容器17.3.3使用命中測試17.4小結第18章 WPF數據綁定18.1數據綁定基礎18.1.1綁定到元素屬性18.1.2使用程序代碼創建綁定18.1.3綁定多個屬性18.1.4綁定的方向18.1.5綁定更新18.1.6綁定到非元素的對象18.2數據庫綁定18.2.1創建數據訪問組件18.2.2實現數據實體對象18.2.3顯示綁

定對象18.2.4更新數據庫18.3小結第4篇 WF工作流編程第19章 WF編程入門19.1WF基礎19.1.1WF簡介19.1.2WF的開發環境19.1.3第一個工作流示例程序19.1.4WF架構簡介19.2使用WorkflowRuntime和WorkflowInstance類19.2.1理解WorkflowRuntime工作流引擎19.2.2理解WorkflowInstance工作流實例19.3工作流類型和創建模式19.3.1WF工作流的類型19.3.2一個簡單的狀態機工作流示例19.3.3WF工作流的創建模式19.4小結第20章 WF活動20.1理解WF活動20.1.1活動的類層次結構2

0.1.2活動條件類型20.2使用WF的基本活動20.2.1使用IfElseActivity活動20.2.2使用WhileActivity活動20.2.3使用ParalleActivity活動20.2.4使用ReplicatorActivity活動20.2.5使用ConditionedActivityGroup活動20.2.6使用InvokeWorkflowActivity活動20.2.7使用TerminateActivity活動20.2.8使用SuspendActivity活動20.3本地服務和事件驅動的活動20.3.1理解和實現本地服務20.3.2使用本地服務在宿主和工作流之間通信20.3

.3事件驅動的活動簡介20.3.4EventDrivenActivity和ListenActivity使用示例20.3.5使用EventHandlingScopeActivity活動20.4小結第21章 WF服務21.1WF服務基礎21.1.1WF服務的分類21.1.2默認的服務類簡介21.2WF持久化服務21.2.1准備數據庫21.2.2創建工作流21.2.3使用SqlWorkflowPersistenceService21.3WF跟蹤服務21.3.1使用工作流跟蹤服務21.3.2跟蹤服務配置文件21.4小結第22章 基於ASP.NET的工作流批核系統22.1工作流批核系統簡介22.1.1系

統運行效果22.1.2系統基本結構22.2Workflows工作流項目22.2.1基於事件驅動的活動實現22.2.2UserActivity用戶活動實現22.2.3SaveWorkItems自定義活動實現22.2.4ApprovedWorkItemWorkflow工作流實例的實現22.2.5工作流項目幫助類的實現22.3ASP.NET宿主應用程序項目22.3.1初始化工作流運行時引擎22.3.2創建工作流實例22.3.3編輯和審核工作申請表單22.4小結第5篇 WCF開發第23章 SOA和WCF基礎介紹23.1SOA架構介紹23.1.1軟件設計思想發展的簡要介紹23.1.2什麼是SOA23.2

WCF簡要介紹23.2.1什麼是WCF23.2.2WCF體系框架23.2.3WCF基礎概念介紹23.3第一個WCF程序23.3.1HelloWorld服務契約的定義23.3.2HelloWorld的宿主程序23.3.3訪問HelloWorld服務的客戶端程序23.4小結第24章 通道模型和綁定24.1WCF通道模型24.1.1WCF通道模型概述24.1.2消息交換模式和通道形狀24.1.3數據報模式24.1.4請求-響應模式24.1.5雙工模式24.1.6帶會話的數據報模式、請求-響應模式和雙工模式24.1.7通道形狀的改變24.1.8通道形狀和上層服務協議24.1.9通道管理器24.1.10

ICommunicationObject接口和狀態改變24.2標准綁定介紹24.2.1綁定的基本概念24.2.2標准綁定24.2.3設置綁定的方式24.2.4如何選擇綁定24.3本機WCF-WCF交互的綁定和地址24.3.1場景概述24.3.2IPC基本概念24.3.3使用netNamedPipeBinding24.3.4netNamedPipeBinding的地址和配置24.3.5netNamedPipeBinding特點總結24.4跨主機WCF-WCF交互的綁定和地址24.4.1場景概述24.4.2TCP協議概述24.4.3Net.Tcp端口共享24.4.4使用netTcpBinding2

4.4.5netTcpBinding的地址和配置24.4.6netTcpBinding特點總結24.5與WS-IBasicWeb服務進行交互的綁定和地址24.5.1場景概述24.5.2SOAP協議概述24.5.3使用basicHttpBinding24.5.4basicHttpBinding的地址和配置24.5.5basicHttpBinding特點總結24.6與改進Web服務進行交互的綁定和地址24.6.1場景概述24.6.2改進Web服務協議概述24.6.3使用wsHttpBinding24.6.4wsHttpBinding的地址和配置24.6.5wsHttpBinding特點總結24.6

.6使用wsDualHttpBinding24.6.7wsDualHttpBinding的地址和配置24.6.8wsDualHttpBinding特點總結24.6.9使用ws2007HttpBinding24.7使用脫機模式進行消息交互的綁定和地址24.7.1場景概述24.7.2MSMQ協議概述24.7.3使用netMsmqBinding24.7.4netMsmqBinding的地址和配置24.7.5netMsmqBinding特點總結24.7.6使用msmqIntegrationBinding24.7.7msmqIntegrationBinding的地址和配置24.7.8msmqIntegr

ationBinding特點總結24.8小結第25章 定義服務:契約編程25.1契約定義和分類25.1.1什麼是契約25.1.2契約分類25.2服務契約25.2.1服務契約和WSDL25.2.2服務契約的重載問題25.2.3定義請求-響應操作25.2.4定義單程操作25.2.5定義雙程操作25.2.6WCF中事件的實現25.3數據契約25.3.1數據契約和XSD25.3.2使用DataContract特性定義數據契約25.3.3數據契約的繼承25.3.4已知類型的定義25.3.5數據契約的等效性25.3.6數據契約的版本控制25.3.7定義必需的數據成員25.3.8數據默認值的發送25.3.9

數組和集合的處理25.4消息契約25.4.1消息契約基本概念25.4.2強類型消息25.4.3弱類型消息25.5錯誤處理和錯誤契約25.5.1SOAP消息的錯誤處理25.5.2服務端未捕獲的異常25.5.3包含詳細異常信息25.5.4捕捉服務異常25.5.5FaultCode和FaultReason的使用25.5.6使用錯誤契約和FaultException25.6小結第26章 WCF中的行為26.1實例管理26.1.1實例管理的設置26.1.2PerCall實例策略26.1.3PerSession實例策略和會話26.1.4Single實例策略26.2並發管理26.2.1並發管理的設置26.2

.2Single並發模式26.2.3Multiple並發模式26.2.4Reentrant並發模式26.3元數據的發布26.3.1HTTP-GET方式發布元數據26.3.2MEX終結點方式發布元數據26.4事務管理26.4.1事務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6.4.2單服務事務26.4.3分布式事務26.4.4事務協議和事務管理器26.5小結第27章 安全27.1常用概念介紹27.1.1身份驗證27.1.2授權27.1.3保密性27.1.4完整性27.1.5憑據27.2傳輸安全性27.2.1傳輸安全性的三要素27.2.2WCF支持的傳輸安全模式27.2.3傳輸安全模式的配置27.2.4Transport

安全模式下的憑證27.2.5Message安全模式下的憑證27.3局域網內Windows平台系統的安全性27.3.1場景分析27.3.2服務定義27.3.3身份認證27.3.4授權27.4跨Internet系統的安全性27.4.1場景概述和綁定選擇27.4.2消息安全27.4.3身份認證27.4.4授權27.5安全機制的日志和跟蹤27.6小結第28章 自動點滴管理系統28.1需求分析28.1.1系統介紹28.1.2客戶端功能28.1.3服務端功能28.2系統設計28.2.1服務邊界和接口28.2.2傳輸和寄宿的設計28.2.3界面的設計28.3系統實現28.3.1服務契約的定義28.3.2數據

契約的定義28.3.3服務的實現28.3.4控制台實現28.3.5客戶端實現28.4運行和測試28.5小結

身心障礙者使用共融遊戲場經驗之探討–以台北花博公園共融遊戲場為例

為了解決NET尺寸查詢的問題,作者黃郁閔 這樣論述:

近年來身心障礙者的遊戲權意識逐漸提高,在政府及民間團體的推動下,國內已興建出多處共融遊戲場,並吸引不少身心障礙者使用。本研究主要目的為:調查身心障礙者使用共融遊戲場動機、頻率與各項遊戲設施使用狀況,並了解共融遊戲場是否符合七大設計原則(包括:公平、融合、聰明、獨立、安全、積極和舒適)及對共融遊戲場配置型式的看法,其透過研究結果提出更友善之共融遊戲場設計與改善建議。本研究採用「半結構式訪談法」,訪談對象以身心障礙者家長為主,身心障礙者不分年齡與障別,實證研究基地為「台北花博公園共融遊戲場」。本研究共訪問15位身心障礙者的家長,身心障礙者年齡分布為5~20歲,其中有7位單一障別、8位多重障別。本

研究主要結論有:(1)到訪動機大多是想讓孩子體驗新事物,非肢體障礙類別者使用頻率較高,使用遊戲場時間與障別/障礙程度沒有太大關聯。(2)單一障別與非肢障類別者可使用的設施較多,重度/極重度多重障礙者可使用的設施最少,但大多數都能使用鳥巢鞦韆;攀爬網則是最多身障者想玩而不能玩的設施,主要是受到行動不便所限;部分家長擔心孩子誤食而不給玩沙坑;部分設施因尺寸較小而無法使用(如:搖搖馬、座椅式鞦韆)。(3)鳥巢鞦韆、滑梯及旋轉椅是身心障礙者最喜歡的設施,可見身心障礙者也喜歡刺激感受。(4)多數家長支持融合型遊戲場,即遊戲場沒有劃分區域可讓大家能一起玩。(5)在共融遊戲場七大原則評價部分,多數家長認同「

安全」及「舒適」原則,即在鋪面與遊具設施大都認同是安全和適用的,但多數不認同「融合」、「獨立」、「聰明」原則,即大多受訪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與人互動尚不佳、較無法獨立探索和參與,且部分設施也有操作流程繁瑣或不易使用的狀況;而「公平」及「積極」原則則有兩極化之評價,認同者大多表示此遊戲場設施多樣化、有考量不同年齡和障別者需求,不認同者表示在人多的時候,對行動不便或緩慢者來說較難達到公平與積極參與原則,且認為遊戲設施不應有年齡限制。整體而言,受訪家長大多認同花博公園共融遊戲場遊空間無障礙、有多樣化設施可提供不同身心障礙者使用,且是一處可讓家長稍微喘息的空間。故建議未來應多建置共融遊戲場,並考量不同障

別及家長的使用需求,以建構更友善與共融的遊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