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全國性公民投票專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到下列精選懶人包

另外網站有關110年全國性公民投票投開票所工作人員之遴派事宜也說明:有關110年全國性公民投票投開票所工作人員之遴派事宜. 公告單位:人事室 發佈人:助理員 點閱率:126 公告時間:2021-02-09 00:00:00 ~ 2021-02-28. 110年全國性公民 ...

國立臺灣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曾建元所指導 傅卉棋的 地方性公民投票的理論與實踐—台灣2014年地方自治選舉政見的觀察 (2015),提出110年全國性公民投票專區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直接民主、公民投票、地方性公民投票、地方自治、住民自治、地方選舉、政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趙永茂所指導 李雪瑩的 澎湖設置觀光賭場政策中公民參與行動之分析—以反賭陣營為例 (2012),提出因為有 澎湖、觀光賭場政策、公民參與、公民行動、反賭陣營的重點而找出了 110年全國性公民投票專區的解答。

最後網站110 年全國性公民投票投票所地點查詢服務網則補充:Page 1. 110 年全國性公民投票. 投票所地點查詢服務網. Page 2. 110 年全國性公民投票. 中央選舉委員會. 投開票所地點查詢.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10年全國性公民投票專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地方性公民投票的理論與實踐—台灣2014年地方自治選舉政見的觀察

為了解決110年全國性公民投票專區的問題,作者傅卉棋 這樣論述:

2003年11月2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公民投票法》,使全國性公民投票及地方性公民投票有可茲實行之法律依據。但在法制化過程中,我國給予公民投票諸多限制,以致有「鳥籠公投」之譏。地方公投貼近人民實際生活,遠較全國公投更能保障多元價值及落實人民主權。惟我國地方公投自《公民投票法》實行以來僅有三案,而只有2012年馬祖博弈案依據特別法《離島建設條例》通過。本文研究目的係在釐清地方公投於住民之實質意涵,及當代議制度失靈時住民如何透過地方公投表達自己意見,並藉由觀察我國2014年地方選舉候選人政見,自地方執政者的角度探討其對於地方公投態度為何,輔以選舉結果檢視當選人是否能真切實現其有關地方公投或民眾參與

等承諾。本文首先討論國外地方性公民投票制度做為我國之借鏡。其次介紹我國地方公民投票制度及實踐經驗,發現我國地方公投實踐經驗先於立法。然《公民投票法》實行以來,地方公投經驗不增反減,除原有公投制度先天不良之高可決門檻外,執政者對於公投之看法亦是關鍵。本文觀察我國2014年地方選舉候選人政見,發現有27%候選人關注地方公投相關議題。本文復自候選人及其政見分析,進一步挑選桃園市、新竹市及嘉義市作為個案分析,檢視這三市之當選者對於其所提之相關政見有無落實。由於我國公民投票可決門檻過高,公投結果又具有約束力,在公民意識崛起的趨勢下,執政者為表達對民意的重視,則會提出不同於公投之有效住民參與管道,以供住民

公決。本文最後針對地方公投,就「法規鬆綁」、「電子治理」、「節制政府」及「強化審議」等四個方面提出政策建議。

澎湖設置觀光賭場政策中公民參與行動之分析—以反賭陣營為例

為了解決110年全國性公民投票專區的問題,作者李雪瑩 這樣論述:

澎湖是否設置觀光賭場,歷經二十多年辯論,並舉辦多次民意調查,贊成方略為勝出,仍具重大爭議。2009年1月12日通過離島建設條例10-2,賦予地方公民投票特別法源,只要任何一方勝出即為定案。投票結果反對方勝出,澎湖公民選擇不要興建觀光賭場。本研究以公民參與和行動動員為理論基礎;文獻分析、歷史考察,深度訪談為研究方法;反賭陣營為研究對象;了解反賭陣營在政策變遷過程中的角色與策略,研究發現公民倡議資源甚為有限、各團體重疊性高、組織具備彈性與在地性;進而提出建議政策面與產業面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