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氣候年雨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到下列精選懶人包

高地氣候年雨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盧建榮寫的 誰在統治地方:唐宋地方治理文化打造史 和何偉歡,羅金義的 環保政策與綠色生活:國際視野下的香港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暖暖書屋 和中華所出版 。

國立成功大學 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呂珍謀所指導 蘇友德的 滯洪池與高地截流工法在排水逕流分擔之效益評估-以三爺溪流域為例 (2020),提出高地氣候年雨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出流管制、集水區變更、滯洪池、高地截流箱涵。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生物資源學系研究所 林政道所指導 蘇昱的 大水窟與雪山區域高山植群受氣候變遷影響之動態變化 (2020),提出因為有 高山植群、增強型植生指標、全球高山環境觀測研究計畫、氣候變遷、臺灣的重點而找出了 高地氣候年雨量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高地氣候年雨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誰在統治地方:唐宋地方治理文化打造史

為了解決高地氣候年雨量的問題,作者盧建榮 這樣論述:

唐宋時期的地方治理究竟如何? 中央政治權力滲透到地方,到底是鞭長莫及?抑或如臂使指? 「地頭蛇小傳統」遇上「強龍大傳統」,如何研判誰在統治地方? 是國家派任的流官到地方主政? 還是地方勢力與官衙世吏相互勾結在把持地方?   中國氣候水文和物產,在中古以前已然定型,糧作耕耘仰賴太平洋西南季風帶進的雨水,沿著秦嶺由西往東,降雨量逐次增多。雨量過多,會造成洪澇為害,過少或不雨,則旱災必作,隨之是蝗災。唐宋帝國為穩定糧食充分供應,多以糧倉儲米以濟不時之需。這是以儲糧制和義倉制來因應降雨的不確定性。附帶的因應措施有二:其一,藉祠廟祈雨儀式呼求老天降雨,其二,興作陂塘隄堰蓄水和防洪。   祈雨倘

若有成,地方官馬上面臨蓋廟酬神的壓力。修廟/蓋廟或是修建陂塘和隄堰,乃一縣之大事,屬於公共工程性質,需要募資和糾集工役,工程本身會連帶牽動到官民之間,以及居民之間的利益之分配。這是測試地方官和地方勢力互動的試金石,會再現於一方碑石所刻的記文中。工程操控權誰屬,似乎決定了地方官與地方勢力追逐公共權力途上誰居上手。   本書提供八至十世紀唐帝國華南地方政治/文化經驗,以及宋帝國十至十一世紀不分南北的地方政治/文化經驗。使用「廟/祠記」、「德政/遺愛碑文」、「循吏傳記」和「牧守行為集錄」四種文本史料,解答中國地方治理文化基因設置,與地方實際政情之間錯縱複雜的關係。   本書封面說明   ◎封面圖

片:「解州關帝廟」,中國最大的關帝廟,位於山西運城市解州鎮,是關公故鄉。創建於隋開皇九年(589),宋元至明清不斷重修或重建,現今建築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大火後重建。供奉關帝神龕的崇寧殿,懸掛「神勇」巨匾,由清朝乾隆皇帝欽定。

滯洪池與高地截流工法在排水逕流分擔之效益評估-以三爺溪流域為例

為了解決高地氣候年雨量的問題,作者蘇友德 這樣論述:

近年來由於全球氣候異常,水文極端現象明顯,受災範圍與程度均遠較過去為烈,且依照97年水利署公告之三爺溪排水系統整治及環境營造規畫報告內容,於主流實際執行工程時,因時空背景變遷及護岸老舊等因素,使研究工程窒礙難行,故局部整治方式需有所變更。因此民國106年「流域綜合治理研究-三爺溪排水系統規劃檢討(局部檢討)」之規劃報告重新檢討,但檢討內容僅針對老舊護岸進行整治,並未涉及最新逕流分攤等議題。依據三爺溪流域、二仁溪與鹽水溪流域集水區範圍比較,可以得知三爺溪流域約有1,019公頃原屬於鹽水溪流域,但因早年農地重劃時沒有逕流分攤機制,因此造成三爺溪流域增加約20%集水面積(原集水面積為6,263-1

019=5,244公頃),對三爺溪流域防洪產生嚴重影響,建議可以將原鹽水溪流域之集水面積採用高地截流方式還原給鹽水溪,以減少三爺溪淹水情勢。本研究主要針對三爺溪上游大灣排水,藉由基本資料的收集,由現場水文、集水區與地形調查,配合數值模擬分析,藉以瞭解三爺溪集水區變遷的情況,並分析建置大灣滯洪池降低淹水之防護方法及高地截流至鹽水溪流域之效益。大灣滯洪池設置後,於10年重現期距降雨量時,最大蓄水量為22.4萬噸,可以削減洪峰約19.4cms,約減少大灣排水(Q10=75cms)約26%逕流量,有效提升大灣排水的保護標準,將現有25年重現期距不溢堤的標準提升為50年重現期距不溢堤。截流方案評估之效益

量化,總計599公頃。若以萬代橋算起,相對於該點集水區(2,644公頃),截流約23%集水區。換算為流量,總體截流量為62.5cms(10年)。相對於萬代橋控制點集水汲水及區229cms,截流約27%流量,雖然只截流原屬於鹽水溪流域集水面積(1,019公頃)59%,對於三爺溪沿線易淹水區域,大幅增加保護程度,可將原規劃25年重現期距不溢堤的防護標準,提升至50年重現期距不溢堤。

環保政策與綠色生活:國際視野下的香港

為了解決高地氣候年雨量的問題,作者何偉歡,羅金義 這樣論述:

  一百年後,地球會變成怎樣?     1980 年代以來環境問題備受全球關注,如何平衡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育成為國際間的重要議題。「四小龍」之一的香港,當時是亞洲最富裕的地方之一,然而享受經濟奇跡帶來的繁榮富裕之餘,與之共生的是急劇惡化的環境污染。四十年來,環保署的成立、「去工業化」等,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回應了污染問題;然而在整體環保政策上,成為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的香港,似乎對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經濟」完全不感興趣。     在香港講環保並不討好。但事實是,氣候變遷的確在進行中,我們的確需要作出改變—— 儘管很多人懷疑甚或否認這個事實,又或對氣候變遷的言論習以為常、無動於衷。     本書以「問

題探究法」(issue inquiry approach)寫作,探討全球氣候變化下的香港、廢物何去何從、與動植物共融、過綠色生活四個重大範疇,涵蓋再生能源、垃圾分類、保育海洋生物、糧食安全危機、綠色本地遊、古蹟保育等二十多項與每個香港人息息相關的議題,分析香港政府應對這些問題的方法及推出的政策,又以其他國家的環保政策作對比、借鑒。期望能為理論和哲學層面的考掘先邁開第一步,讓我們切實地在國際視野下反省自身的不足。

大水窟與雪山區域高山植群受氣候變遷影響之動態變化

為了解決高地氣候年雨量的問題,作者蘇昱 這樣論述:

氣候變遷使全球生態系受到重大衝擊,尤其是在敏感的高海拔生態系。於2008年起,臺灣研究團隊依據歐洲自然保護基金會的「高山環境觀測研究計畫」(簡稱GLORIA計畫),陸續在全臺高山區域設置山峰監測樣區,進行五至十年一次的定期植群監測與持續性土壤溫度監測,以了解氣候變遷對臺灣高山植群的影響。本研究延續該研究計畫,截至2020年8月為止,於大水窟及雪山區域共六座山峰完成三次複查,資料橫跨11年。除了植群監測資料外,本研究利用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的溫度及雨量資料搭配土壤溫度計來探討氣候變化趨勢。使用美國太空總署Terra衛星取得的增強型植生指標(EVI),推估監測週期之植群生產力。透過GBIF物種資

料庫與CHELSA氣候資料庫建構各物種之生態氣候區位並計算樣區嗜熱與嗜濕指標,討論物種組成變化的可能原因。氣候變化方面,在六座山峰皆發現溫度漸升且秋冬季上升明顯,降雨量趨減且降水時間集中,水份環境趨於乾燥。山峰樣區近年來EVI值有逐漸上升趨勢,尤以秋冬季上升最為明顯,顯示生長季可能延長。本研究結果顯示,樣區中的玉山箭竹(Yushania niitakayamensis)逐漸擴張,並間接反映於EVI值上,同時伴隨著物種數量下降與生物多樣性降低。玉山箭竹的擴張可能導致其他物種被排除。此外自物種生態氣候區位檢視植群組成變化,雖然溫度上升,但各山峰的植群嗜熱指標沒有明顯上升,而植群嗜濕性指標則是明顯下

降。同時,三次監測週期調查的物種氣候區位機率密度分布圖表明,多數山峰的植群組成改變為偏向喜好較乾燥與溫暖的物種。因此除了溫度升高影響高山植群組成外,水分與物種競爭亦扮演重要的關鍵因素,需持續長期監測以進一步了解高山物種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