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問題封閉式問題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到下列精選懶人包

開放式問題封閉式問題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YUUKIYUU,齊藤勇寫的 善良的你,更要有心機!【心理學實戰套書】(贏得好人緣的人際關係心理學+對付難搞魔人的不內傷心理學) 和YUUKIYUU的 漫畫 贏得好人緣的人際關係心理學:60個突破關係困境技巧,從內到外提升自信,輕鬆擺脫社交恐懼症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博客來-說服各種人的「聰明問話術」: 好問題比命令更有效 ...也說明:之類的問題開放式的問題,反而讓人不知該如何回答 ... 基本上,採用封閉式的問法才正確,因為絕大多數的人對開放式的問題都回答不出來。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牌出版 和大牌出版所出版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數位內容科技學系碩士班 盧詩韻所指導 張瑋琳的 社會化媒體行銷的運作模式 -以彰化市歷史建築線上策展為例 (2020),提出開放式問題封閉式問題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群行銷、瀏覽體驗、數位策展、「無域之城」、歷史建物。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碩博士班 高實玫所指導 簡蔓琪的 初次法律諮詢中提問類型與功能之模式探究 (2009),提出因為有 機構言談、法律言談、律師與當事人間的法律諮詢、開放式問題、封閉式問題、問題分類、互動不對稱性的重點而找出了 開放式問題封閉式問題的解答。

最後網站110 年公務人員普通考試試題 - 公職王則補充:而問卷的問題主要可分為「開放式問題」以及「封閉式問題」兩類,以下將針對此兩種 ... 意涵:開放式提問法允許被調查人用自己的話來回答問題,研究者不預先設定作答範.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開放式問題封閉式問題,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善良的你,更要有心機!【心理學實戰套書】(贏得好人緣的人際關係心理學+對付難搞魔人的不內傷心理學)

為了解決開放式問題封閉式問題的問題,作者YUUKIYUU,齊藤勇 這樣論述:

只要活用心理學,人際關係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日本心理學權威Step by Step教你【贏得好人緣的人際關係心理學】 還有實用度100%的【對付難搞魔人的不內傷心理學】 60個突破關係困境技巧 & 64個讓人生瞬間舒爽的心理溝通技巧 經典暢銷雙書,一次擁有!   【第一部】贏得好人緣的人際關係心理學   面對人際相處的疑難雜症,就用心理學解決!   30則心理學大補帖 → 20個人際致勝技巧 → 10個心理學概念分析   阿德勒的勇氣心理學 → 榮格的人格類型   不用故作姿態、不必刻意逢迎,最實用的心理學情境漫畫   所有的煩惱都源自於人際關係,   我們希望受到他人肯定,

但也渴望活出自我光芒。   心理學就是在探究人類的心智歷程並觀察外在行為,   透過內在自我覺察與外在相互理解,找到人群中的立足點。   只要掌握影響關係的心理學要素,   就能讓你友情破冰、職場晉升、感情加溫,逆轉人生!   日常相處的心理學應用   【人際溝通】如何從內到外提升自信,擁有健康理想的人際連結?   →掌握正確社交技巧,提升互動品質!   【職場必備】如何與主管、同事相處,突破職涯困境?   →辨析人格類型,大力增強溝通的力量與深度!   【商業策略】如何從容應對客訴,提出可行且雙贏的解決方案?   →善用同理策略,讓你化危機為轉機!   【戀愛魔法】如何不當感情木頭人,快

速拉近與曖昧對象的距離?   →掌握營造好感的心理技巧,巧妙提升魅力!   【自我激勵】如何平息內心小劇場,活出值得青睞的自己?   →不干涉他人課題,運用策略有效提升自尊感! 本書特色   ◎ 以生動漫畫與精闢說明,傳達人際相處的精髓   藉由「漫畫情境→重點技巧→完整概念說明」三大步驟,提綱挈領,幫助你洞悉不同性格的人的行為模式及思維慣性!   ◎ 30則心理學大補帖   以專業學識為基底、融會成許多實用的心理學技巧,並濃縮阿德勒、榮格與佛洛依德等心理學宗師的概念精華,創造出簡單易懂、實用可行的行動指南!   ◎ 20個人際致勝技巧   舉凡NLP、正念、諮商讀心力,本書囊括多項實

用技巧,幫助你識人也識己、培育自身優勢,重拾相處的初衷與快樂!   ◎ 10個心理學概念分析   從科學研究到心理學概念說明,全書兼具嚴謹與生動性,讓你不管是在人際、愛情、職場到生活,皆能如魚得水、一路過關斬將!   【第二部】對付難搞魔人的不內傷心理學   時間,請留給「值得付出」的人!   至於那些生活中──各式各樣的麻煩人物……   就用「心理學對策」,一口氣將他掃進回收桶吧!   職場怪咖→操控他  豬隊友們→無視他  難纏異性→打臉他   長舌親戚→反擊他  難搞客戶→收服他……etc.   咦?! 居然還有這種方法~   心理學不只教你防身自保,更要你快意恩仇!

  暗黑心理學大師齊藤勇再次出擊!   這本實用又有趣的書要告訴你:不用完全切割,也能完美應付難搞魔人的對策!   只要一句話,就能擊退老是把你「耍得團團轉」的混蛋。   老話一句:惡用禁止!   立即上手:20大【NG句型】→ 67條【心理金律】→ 72組【情境圖解】   討厭的人,全部Get out of my life!!   囉嗦的上司   →用冷靜的(不)同步,就能翻轉局面   偽裝成朋友的噁心敵人   →要順勢稱讚他來保持安全距離   把你當作競爭對手的人   →用「上對下」的態度來跟他相處   愛找碴的囂張前輩   →操控他?牽制他?眼神和肢體都是武器   忍他很久的混蛋  

 →用負面暗示讓他自取滅亡   令人翻白眼的長舌親戚   →錨定自己的極限來展開對話   說話很直的白目異性   →可以盡情忽視他/她的不傳之祕   講重點+給解方,最貼近現實的情境圖解+應用訣竅,一點就通!   ※案例05   如何控制優柔寡斷的上司?   心理學中,「蔡式效應」的手法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例如電視連續劇,會在關鍵時刻結束,再打上「未完待續」字幕,藉此在閱聽人心中植入強烈印象,使其不停回想。   這個由俄羅斯心理學家布爾瑪‧蔡格尼克(Bluma Zeigarnik)所提出的現象,被稱為「蔡式效應」。此理論主張,人類對於已完成事物因為達到滿足,會失去興趣;相反的,對

於中途被打斷的事物會有更強烈的興趣,並留下深刻印象。   所以,電視劇若是一次播映完畢,閱聽人的興趣會較薄弱,但若是在最精彩的地方被迫中斷,觀眾會產生強烈興趣,認為這一齣戲「一定要看下一集」。綜藝節目也是如此,經常可以看到節目打上「廣告後,驚人的結果竟然是……!?」這樣的字幕,這也是利用蔡氏效應效果的手法之一。   試試看將這種效應使用在行事猶豫不決的上司身上吧。「所以您的意思是?」像這樣提出問題,讓老闆的心情透過蔡式效應的效果,出現想要進行到下一步的意識。他自己若不回答,這件事就不會有結果──基於這樣的不安,他就不得不作出明確的結論。  

開放式問題封閉式問題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就在前一個月,我為了想要嘗試衣著新風格,在搜尋了資料後,臉書開始大量推播服飾廣告給我,看著看著,腦波就漸漸變弱了。於是….我就被詐騙了😐。這個「#一頁式網站」的數位詐欺,其過程與後續處理,詳情請進下方聲音內容聽我娓娓道來👇
.
台大社會學系孫中興在2020年時,開了一堂「詐騙社會學」課程,探討了 #詐騙和信任(信賴)此息息相關的生活現象,詐騙與信任是一體的兩面。課程蠻有趣的,橫跨自我、愛情、家庭、教育、職業、政治、經濟、宗教等領域,以論述人類社會乃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而孫中興的論點是,反過來看,欺騙卻也是有功能啦,除了人際互動中的各種立場的策略實踐外,它似乎也是某種通往更好的真實與真相的試煉。或許下次我會換別間購物網站試試看…
.
📌 #今天的內容有
.
▶數位時代的資本主義消費社會
▶社群網站連結購物功能
▶我在一頁式廣告買了爆爛的燈芯絨褲
▶於是我被詐騙了
▶架設網站的便利性、變動性、跨國性
▶特徵一:沒有公司地址與電話
▶特徵二:售價明顯低於市場行情
▶特徵三:常用限時倒數方式吸引購買
▶特徵四:免運+7天鑑賞期
▶特徵五:只能貨到付款
▶下單前先求證R~~
▶信任的社會理論
▶欺騙的社會理論
▶探索真相的積極意義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yoyr9casa708661mu6gsq6?ref=android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8qEh41eiDa_myCiAaN?lang=tc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o1WkrWYW2HrKDoFufeAUb?si=Y-O2TNAmR8y0vObni0qDcA&utm_source=copy-link
.
📣#apple 聽這裡: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p-40-%E6%88%91%E8%A2%AB%E4%B8%80%E9%A0%81%E5%BC%8F%E5%BB%A3%E5%91%8A%E8%A9%90%E9%A8%99%E4%BA%86-%E8%A9%90%E9%A8%99%E7%9A%84%E7%A4%BE%E6%9C%83%E5%AD%B8-%E9%81%8E%E5%B9%B4%E8%B3%BC%E7%89%A9%E8%A6%81%E5%B0%8F%E5%BF%83-%E6%9D%8E%E9%95%B7%E6%BD%94/id1516956557?i=1000508393227
.
📲#fb完整論述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90958017758483&id=208541192666847

|

👉 臉書廣告詐騙自救網站:https://www.facebook.com/advertising.self.help.return.union/

|

//// 完整論述 ////
.
▓ #數位社會中的消費行為
.
在Shoshana Zuboff的《監控資本主義時代》序文中,他從資本論的基礎提出,資本主義中的市場因素:勞力、原料、土地之外,數位時代中的商品與消費,以數據庫、物流、感官美學取代了傳統真實商品做為經濟的引擎,我們已經不是消費者(現在聽起來還蠻「公民」的),我們僅僅是被監控的對象。
.
從2019年的社群數聚報告來看,社群媒體Facebook、Instagram和LINE的改革,持續增加社群軟體功能,社群不再僅限於交流,還多了「電商」身份。無論是開放式或是封閉式的網站,更多的商品購物行為在社群媒體上發生,當然也會帶上社群媒體的媒介化色彩,例如及時、互動、視覺化、感官化,還有萬惡的演算法。
.
於是,在上述的基礎上,網路購物蓬勃發展,其傳播性、便利性與隱蔽性,且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使得交易量逐年顯著提升。然而,面對如此蓬勃的交易平臺,許多詐騙者開始混雜其中,謀取不法利益。詐騙的方式不但多樣化,且經常隨著數位技術的改變,令人防不勝防。
.
▓ #一頁式廣告的詐欺
.
大概也是因為我自己想要購買一些新年新衣,在搜尋、在傳訊、在聊天(?)時,提到了些關鍵字,大量的服飾廣告就出現在我的臉書與IG上啦。腦波弱加上先前電商購物的經驗,我就入了「一頁式網站」的坑了。總之經歷了各種令人心寒的過程,退貨與退款終於進入流程(但還不知道會不會真的成功退款)。
.
大家要記住下面五個一頁式網站廣告的特徵:沒有公司地址與電話、售價明顯低於市場行情、常用限時倒數方式吸引購買、免運與7天鑑賞期、只能貨到付款。如果有問題,通常找不到賣家,所以請找「寄件者」、「物流業者」處理退貨與退款,如果遇到刁難,就盡量盧他吧~ 而購物前的自保查詢真的是非常重要。(數位時代做人好難)
.
▓ #信任的社會學
.
從社會學來看看這種詐欺現象,但先談談信任。Georg Simmel認為社會的開始始於互動,最基本的互動形式就是「交換」,尤其是以貨幣為中介的交換,這種交換離開信任就無法進行,這也就是他談《貨幣哲學》的問題意識:整個社會的運作離不開信任(Möllering, 2001)。
.
王怡文、黃光國等(2007)也提出了以華人的關係主義(relationism)為預設的 #五種本土信任原形(prototypes),其中兩種是屬於關係網絡內的社會信任,包括:基於血緣關係的血親信任及根植於情感與認同的滋生信任。
.
另外三種是屬於關係網絡外的社會信任,其一是:常民在文化實踐中累積的習俗,形成的習俗信任;其二是:奠基於專業知識與能力的專業信任;其三是:基於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計算,形成的制度信任。社群電商化的購物信任與詐欺,就是文化實踐累積不夠,專業知識與防範機制也不足的結果XD
.
▓ #欺騙的社會學
.
詐騙又有什麼社會學呢?Barnes(1994)指出,詐騙在社會學的意義上,實際上是社會制度的建構與維持所必需的。沒有謊言的存在,就沒有「真話」的概念,真實是在與虛假的對比中產生的。在社會學家看來,說實話有著實用的原因,即維持社會的正常交往。同樣,撒謊也有著類似的實用意義,例如「#自我感覺良好」、「#善意的謊言」等等。所以說,謊言就要以言者的動機來評斷其道德上的善惡。
.
因此,詐騙的動機是多元複雜的。Barnes舉例,在政治界中謊言如家常便飯,常被認為不需受譴責;而在一些模糊的領域,如法庭、廣告、官僚體系,人們既期待聽到實話,也期待聽到謊言。進一步的,在一些明白要求說真話的領域,如自然科學等知識領域,對撒謊則相當不寬容。
.
總體而言,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Barnes認為,誠實與信任固然是人際關係的基本構成要素,但現代文明的一些制度,正是在信任缺失之下而繁榮茂盛。例如「合同法律制度」,正是拜社會缺乏信賴所賜。從這種意義上說,我很贊成Barnes對詐騙的曖昧性、禍福參半的斷言。目前一頁式網站詐騙尚無完整的約束制度,這也反映出全球技術社會中的有待努力的方向。
.
#參考文獻
.
1. J. A. Barnes. 1994. A Pack of Lies: Towards a Sociology of Ly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Zuboff, S. (2019). 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 The fight for a human future at the new frontier of power: Barack Obama's books of 2019. Profile books.

3. Möllering, G. (2001). The nature of trust: From Georg Simmel to a theory of expect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suspension. Sociology, 35(2), 403-420.

4. 王怡文, 陳亮全, & 黃光國. (2006). 華人社會中的信任策略. 本土心理學研究, (25), 199-241.

社會化媒體行銷的運作模式 -以彰化市歷史建築線上策展為例

為了解決開放式問題封閉式問題的問題,作者張瑋琳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以藝術策展結合社群媒體行銷彰化歷史建築。探討「無域之城」線上策展對彰化歷史建物之體驗行銷、瀏覽體驗與忠誠行為意向之關聯性。研究方法為文獻分析法、VOSviewer共現分析以及問卷分析法。首先運用 VOSviewer共現分析產生關鍵字共現圖,根據關鍵詞共現分析列舉出社群與歷史建物之研究熱點。研究發現VOSviewer關鍵字出現次數以facebook(142)、社群網站(126)與體驗行銷(134)為最多,其次為體驗行銷的子構面策展(54)、感官體驗(26)、情感體驗(23)、思考體驗(22)、體驗價值(23)、關聯體驗(21)、行動體驗(21)、社群媒體(21)、購買意願(21)。本研

究問卷調查對象為觀展者,問卷包含封閉式問題與開放式問題,封閉式問題構面為體驗行銷、瀏覽體驗與忠誠行為意向,開放式問卷為詢問受試者之感受與展覽優缺點。本次問卷共回收54份。研究結果顯示: (1)體驗行銷對瀏覽體驗為正向影響。(2)體驗行銷對忠誠行為意向為正向影響。(3)瀏覽體驗對忠誠行為意向為正向影響。問卷數據分析結果方面,依序為瀏覽體驗、體驗行銷、忠誠行為意向。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1)體驗行銷方面:線上策展在歷史建物關聯體驗與思考體驗中發揮最大作用。(2)線上策展方面:部分受試者認為線上策展能夠跳脫時空,任何人都能夠欣賞到展覽;部分受試者喜歡傳統展覽,認為到現場較有張力。最後以受試者提供的

意見與研究結果作為後續研究者之研究依據與參考。

漫畫 贏得好人緣的人際關係心理學:60個突破關係困境技巧,從內到外提升自信,輕鬆擺脫社交恐懼症

為了解決開放式問題封閉式問題的問題,作者YUUKIYUU 這樣論述:

面對人際相處的疑難雜症,就用心理學解決! 30則心理學大補帖 X 20個人際致勝技巧X10個心理學概念分析 阿德勒的勇氣心理學X榮格的人格類型 不用故作姿態、不必刻意逢迎,最實用的心理學情境漫畫   日比野希海是池麵食品的總務部主任。她從產品企劃部調到難搞同事多的總務部,深受人際關係苦惱。求好心切的她該如何處理令人焦躁不安的人際關係,建立起穩固良好的人脈,甚至開展一段新戀情?一切的關鍵都在──能否懂得應用心理學!   所有的煩惱都源自於人際關係,   我們希望受到他人肯定, 但也渴望活出自我光芒。   心理學就是在探究人類的心智歷程並觀察外在行為,   透過內在自我覺察與外在相互理解,

找到人群中的立足點。   只要掌握影響關係的心理學要素,   就能讓你友情破冰、職場晉升、感情加溫,逆轉人生!   日常相處的心理學應用   【人際溝通】如何從內到外提升自信,擁有健康理想的人際連結?   #掌握正確社交技巧,提升互動品質!   【職場必備】如何與主管、同事相處,突破職涯困境?   #辨析人格類型,大力增強溝通的力量與深度!   【商業策略】如何從容應對客訴,提出可行且雙贏的解決方案?   #善用同理策略,讓你化危機為轉機!   【戀愛魔法】如何不當感情木頭人,快速拉近與曖昧對象的距離?   #掌握營造好感的心理技巧,巧妙提升魅力!   【自我激勵】如何平息內心小劇場,活出值

得青睞的自己?   #不干涉他人課題,運用策略有效提升自尊感! 本書特色   ◎以生動漫畫與精闢說明,傳達人際相處的精髓   本書收錄豐富多元的情境,引領你全方位身歷其境、以戰養戰!此外,藉由「漫畫情境→重點技巧→完整概念說明」三大步驟,提綱挈領,幫助你更充分掌握本書精華,洞悉不同性格的人的行為模式及思維慣性!   ◎30則心理學大補帖   本書不深奧地賣弄玄虛,而是以專業學識為基底、融會成許多實用的心理學技巧,並濃縮阿德勒、榮格與佛洛依德等心理學宗師的概念精華,創造出簡單易懂、實用可行的行動指南!   ◎20個人際致勝技巧   舉凡NLP、正念、諮商讀心力,本書囊括多項實用技巧,幫助

你識人也識己、培育自身優勢,重拾相處的初衷與快樂!   ◎10個心理學概念分析   從科學研究到心理學概念說明,全書兼具嚴謹與生動性,讓你不管是在人際、愛情、職場到生活,皆能如魚得水、一路過關斬將!  

初次法律諮詢中提問類型與功能之模式探究

為了解決開放式問題封閉式問題的問題,作者簡蔓琪 這樣論述:

在法律諮詢過程中,律師藉由提問 (questioning) 來取得發言權而掌控談話內容 (Danet, 1980; Drew 1992)。文獻指出律師和當事人間的互動模式時常產生非對稱現象,此乃由於雙方之社會地位與專業知識的不對等 (Drew & Heritage, 1992; Gnisci & Pontecorvo, 2004)。過去許多文獻探討律師言談風格對當事人之認知與法庭審問的影響,然而鮮少研究直接分類討論律師的提問模式。再者,過去文獻並未對律師的提問提出完整的分析,當事人在法律諮詢中所提出的問題也尚未被仔細探討過。有鑑於法律言談研究之不足,本研究旨在檢視初次法律諮詢中律師與當事人的

提問類別與功能,進而探討雙方問題使用的差異。此外,不同類型之法律案件是否影響律師與當事人的問題使用也在本研究的討論範圍內。研究對象為六名民事律師 (六男) 及八名當事人 (三男,五女);語料收集地點為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南分會。本研究以Binder et al. (2004) 的「T型審問方法」(T-funnel questioning method) 及Tsui (1992) 的「提問分類」(Elicitation Classification)為基礎,提出了一個對法律言談提問的分析方法。根據研究結果有以下五點發現:1. 律師與當事人的提問分佈情形是非對稱的。也因如此,律師和當事人的角色

經常分別被定位成提問者與答覆者。2. 就提問類型來看,相較於開放式問題,律師和當事人皆提出較多的封閉式問題。然而律師與當事人的提問模式卻在各個法律諮詢過程中有些許差異。3. 在初步法諮階段,律師經常交替使用開放式問題和封閉式問題。然而後續法諮階段雖以封閉式問題為主,卻經常伴隨著多重主題式問詢。結果顯示本研究中律師的提問技巧並不完全符合Binder et al. (2004) 所提出的審問方法論。4. 就提問功能來看,律師和當事人皆呈現出類似的提問模式,亦即雙方之問題使用著重於從對話者身上尋求新訊息。然而期待對方應允、承諾等二類問題功能鮮少出現於初次法律諮詢中。5. 就案件本質來看,不同的法律議

題並非是決定律師與當事人提問模式之要因;然而同類型之法律案件也不一定能促使律師和當事人產生類似的提問模式。由此可見,在初次法律諮詢過程中,律師和當事人的提問類型與功能呈現出部分相同和相異之處。這些結果可藉由考慮當事人的過去相關法律經驗、律師個人的質詢風格及案件之敏感程度來解釋。經由量化分析,本研究針對法律諮詢機制提供了一個較明確的認識,研究結果也可作為法律言談上律師提問模式之參考。如何於律師和當事人間,透過不同的提問類型與功能,建構出更有效且對稱的言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