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大華語教學學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到下列精選懶人包

輔大華語教學學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吳鈞堯,陳逸華,董柏廷,蘇紹連,邱靖絨,李偉涵,蔡昀臻,陳皓,廖之韻,陳謙,龔華,趙衛民,楊宗翰,盧美杏寫的 話說文學編輯 和游皓雲的 懂語感,無痛學好任一種外語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秀威資訊 和時報出版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謝奇懿所指導 陳盈希的 外籍華語研究生學術語體特徵研究-以研討會論文為探討範圍 (2019),提出輔大華語教學學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外籍華語研究生、語體特徵、學術論文、語體。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陳順孝所指導 張若瑤的 網路新聞標題如何叫好又叫座? - 以《中時電子報》為例 (2016),提出因為有 網路新聞、新聞標題、語意學、修辭學、叫好叫座的重點而找出了 輔大華語教學學程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輔大華語教學學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話說文學編輯

為了解決輔大華語教學學程的問題,作者吳鈞堯,陳逸華,董柏廷,蘇紹連,邱靖絨,李偉涵,蔡昀臻,陳皓,廖之韻,陳謙,龔華,趙衛民,楊宗翰,盧美杏 這樣論述:

  「編輯」,是作家的陪伴者,文字的守護者,更是作品的魔術師。   如何成為一位文學編輯?本書特邀吳鈞堯、陳逸華、孫梓評(董柏廷訪)、蘇紹連、邱靖絨、李偉涵、蔡昀臻、陳皓、廖之韻、陳謙、龔華、趙衛民、楊宗翰、盧美杏等中壯世代編輯現身說法;並向梅新、高信疆、瘂弦與蔡文甫等「大副刊時代」的典範致敬,從最真實的編輯經驗,提煉出文學編輯之道!   全書分為三輯,分別為「編輯日常」、「職項認知」與「憶昔思今」。第一輯從文學編輯的日常工作出發,再依照媒體屬性邀請各領域名家分享職涯生活,包括:吳鈞堯談文學雜誌、陳逸華談文學圖書、孫梓評談文學副刊(董柏廷訪問)、蘇紹連談文學網站。第二輯

則邀請六位現任編輯現身,其身分涵蓋總編輯、書系主編、美術設計、接案外編、大學學報主編及專業經理人,他們以各自經驗敘述工作應具備的職項認知。第三輯「憶昔思今」特別向「大副刊時代」致敬,介紹《中央副刊》主編梅新、《人間副刊》主編高信疆、《聯合副刊》主編瘂弦、《中華副刊》主編蔡文甫等前輩,他們當年以編輯行為推動文運,堪稱將文學編輯的角色做到最大,影響了整個社會。 本書特色   ★十餘位中壯世代編輯現身說法,獻給有志加入文學編輯行列的朋友,一部兼具「當代性」、「在地性」與「類別相符」的合適教材!

外籍華語研究生學術語體特徵研究-以研討會論文為探討範圍

為了解決輔大華語教學學程的問題,作者陳盈希 這樣論述:

謝辭 i摘要 ii目錄 v第一章 緒論 11.1研究背景與動機 21.2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81.3 重要名詞釋義 8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2.1語體探討 102.2語體的分類 162.2.1口頭語體和談話語體 182.2.2書卷語體 182.2.3學術語體 192.3 語體特徵的相關研究 22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273.1研究對象 273.2語料來源 283.3 斷詞工具 313.4 語料處理及分析 333.4 研究流程 35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74.1 外籍華語研究生研討會論文特徵 374.2外籍華語研究生論文與臺灣專家學者論文之比

較 454.2.1詞類分布 454.2.2平均句長 464.2.3高頻詞類比較 474.2.4高頻詞彙的使用 484.2.5獨立樣本T檢定比較結果 55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75.1結論 575.2華語教學建議 625.3未來研究建議 645.4研究限制 645.4.1研究語料選取方面 645.3.2研究對象方面 655.3.3研究工具方面 65參考文獻 66附錄一 71附錄二 74附錄三 76表目錄表 1 1臺灣南部四所華語文研究所畢業前投稿要求 3表 1 2臺灣各校華語文研究所畢業前投稿要求 4表2-1整理自王德春《語體學》男性長輩直系親屬詞彙 1

1表2-2整理自漢斯‧弗魯克、賈慧蝶(1997) 語體變體分類 19表2-3 ECOL與FLOB語料庫的樣本分布比較摘要表 24表2-4整理桂詩春(2009) ECOL與FLOB統計分析 25表 3 1三種具有THCI、TSSCI與ACI指標的期刊與十年內的期刊篇數 28表 3 2第二次篩選語料:十年內的期刊篇數與合研究標準篇數 29表 3 3第三次篩選語料與合研究標準篇數 30表 4-1 外籍華語研究生經中文斷詞系統斷詞後之詞頻統計 37表4-2本研究外籍華語研究生三十篇研討會論文與陳宇萱(2014) 口語、書面語出現之高頻詞類比較 40表 4-3中研院「線上中文斷詞系統」專

有名稱(Na)斷詞部分結果 42表 4-4專有名稱(Nb)非人名與姓氏斷詞部分結果分類 43表4-5外籍華語研究生與臺灣專家學者個三十篇研討會論文於普通名詞(Na)、地方詞(Nc)、專有名稱(Nb)之比較 44表 4-6 本研究所採用實詞、虛詞分類 46表 4-7 外籍華語研究生與臺灣專家學者平均句長比較 46表4-8外籍華語研究生與臺灣專家學者高頻詞類比較 47表4-9外籍華語研究生與臺灣專家學者普通名詞(Na)高頻詞比較 49表4-10外籍華語研究生與臺灣專家學者副詞(D)高頻詞比較 51表4-11外籍華語研究生與臺灣專家學者動作及物動詞(Vc)高頻詞比較 52表4-12

外籍華語研究生與臺灣專家學者介詞(P)高頻詞比較 53表4-13外籍華語研究生與臺灣專家學者P值

懂語感,無痛學好任一種外語

為了解決輔大華語教學學程的問題,作者游皓雲 這樣論述:

一本教你自創學習環境的書!   你想學好一種語言卻總是怨嘆自己沒天分嗎? 你總覺得語言學不好是因為環境使然嗎? 你有沒有在無意識中一直否定自己的症頭?     你是不是常覺得這一輩子連英文都沒學好了,還有機會學好別的外語嗎?   難道一定要按照課本文字按部就班,才是正確的學法嗎?   不用擔心,先聽說、再讀寫,使用一次只學一個新觀念的「i+1理論」,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畫。不要怕遺忘,大量輸入,經過短期記憶+遺忘+重新回憶的反覆過程,找到時機就練習輸出,每個人天生都具備學會任何語言的能力!   語言教學經驗二十年,游皓雲老師透過75個不同國家的學生告訴你:   

抛開學語言一定得熟記音標、累積單字庫的舊思維,選個新語言,先聽說、再讀寫,讓「有趣」成為學習的最佳動力!一次揪出以往的學習盲點!     輸入語感:大量聽讀、營造環境,無痛記憶、安心遺忘   輸出成果:手寫筆記、主動口說,公開進展、安心犯錯      閱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   1.學語言可以很有樂趣,開始想大膽嘗試各種語言   2.重拾以前學過、荒廢多年的語言,短時間內看到明顯進步    3.打破過去的錯誤觀念、迷思,用新的思維看待學語言   4.不再盲目跟風用錯誤的方式亂花錢亂學、無效努力   5.為自己打造一個具體可落地執行的語言學習規劃   

  隨書附有:   單字筆記、句型筆記、動詞變化筆記、「每週天天三個十分鐘」學習筆記與「輸出輸入」學習計畫表單,含QRcode,讀者可自行複印或下載運用。   專文推薦     楊斯棓(年度暢銷書《人生路引》作者)   鄭錫懋(《英語自學王》作者)   贊同推薦(以下按首字筆畫序排列)     王永福(頂尖教學暨簡報教練)   火星爺爺(企業講師/火星學校創辦人)   王心怡Hikky(《日語50音完全自學手冊》作者)   王冠欽(澄清醫院耳鼻喉科醫師)   姚詩豪(大人學共同創辦人)、張國洋(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張瀞仁(美國非

營業組織Give2Asia家族慈善主任)   張淑英 (清大外語系教授/西班牙皇家學院外籍院士)   曾文誠(知名球評、作家)、黃漢森(史丹佛大學電機系教授)   謝文憲 (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 )   謝佳玲(師大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教授)   謝智翔(多語咖啡社團創辦人)     「好的教學者,才能夠寫出好的學習書」,皓雲老師的教學,一直都是有「笑」有趣又有用,讓學生能在開心中學習,卻又擁有帶著走的語文能力。——王永福     擋在你跟老外之間的,不是語言,是錯誤的學習方法。那麼從這本書開始,愛上一種新語言,拿回你在老外面前的話語權。——火星爺爺   

  皓雲老師傾囊相授她多年的外語學習經驗,集大成於這本外語學習寶典,如果您正在學習外語,有了此書加乘,就如同擁有一把利斧,能讓您迅速掌握正確、高效的學習法。——王心怡Hikky     Yolanda 老師揮別 1.0 舊法,提供 3.0 版適合不同人的學習法,經過其語言中心上千名學生的「人體試驗」,完全吻合我多年的體驗,絕對有效!——王冠欽     游皓雲老師在「語言學習」這件事情上,本身就是位熱情的「實踐家」與「學習者」。我會強力推薦這本書,因為我相信所有學語言的人都能從她的親身經驗中獲益!——Bryan姚詩豪     書中詳細分享了,你該怎麼改變學習的順序、

學習的認知、學習的方法、尤其是學習的動機。如果你是一個花了很多時間、花了大把精力,但總覺得語言學習成效不彰的人,或許你該看看這本書。——Joe張國洋     在美國職場的強烈洗禮過後,我完全認同老師這套方法!只是,為什麼不讓我早十年知道呢?——Jill張瀞仁     學習語言的路徑就是「跟著時間走」:時間永遠保持它的不息和恆常,跟著游老師周教列國七十五,中西經驗有二十,嫻熟語言三四種,她這本書告訴您「跟著時間走,時時無痛語感成」。 ——張淑英     皓雲是個講究教學方法的老師,沒有填鴨、沒有壓迫,而是從引導興趣著手起,再輔以聽說讀寫的順序達到最佳效果。這是本好書,不論

你學哪種外語,相信它都管用。——曾文誠     從游老師身上學到的,不單只是文化、句型、聲調、而是整套的溝通方法與文化基礎。很期待看到這本書問世。使各方學習外語的學員,可以水到渠成、事半功倍!——黃漢森     用游老師的教學理論可以得到如下結果:「必須要有一個對你來說是亮點的點,才會支撐你長期投入時間去學這個語言。」——楊斯棓     皓雲的這本書,專治這種「我的XX語不夠好」的心魔。放下你完美主義的偶像包袱,撕下你失敗者的負面標籤,找回你的語言習得本能。——鄭錫懋 Michael     有了這本書,您不再需要苦學,只要懂得本書的語感實務做法,您也可以跟我一

樣,輕鬆學好語言。——謝文憲      透過這本書,老師和學生都能掌握秘笈,對症下藥,無痛學好外語。——謝佳玲     Yolanda老師探討了許多台灣人面對外語時常有的盲點和問題,相信可以解開許多人的語言疑惑,找回你的語感、讓學語言變成你的樂趣,推薦給所有學語言的人。——謝智翔

網路新聞標題如何叫好又叫座? - 以《中時電子報》為例

為了解決輔大華語教學學程的問題,作者張若瑤 這樣論述:

因網路的衝擊,報紙標題的風格深受影響。本論文最主要想知道,在標題寫作上,新聞標題如何不脫離專業,又能吸引受眾、增進點閱,達到「叫好叫座」的目標。本論文提出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好標題的判斷標準到底有哪些?不同時代的判準有何異同? (二)網路時代,標題兼顧叫好又叫座的判準又是什麼? (三)叫好叫座的標題判準真的有用嗎?經由文獻的爬梳,研究者整理出台灣新聞標題較具特色的三個面向,分別為優美生動的修辭學、精確真實的語意學、促進銷售的行銷學。並將三個面向的準則,套用標題寫作核心的三個層次:主題、材料、語言,歸納出14個「叫好叫座」的標題判準。最後,將「叫好叫座」判準套用在《中時電

子報》「日報專區」的標題上做測試,發現確實有助於增加點閱率。標題寫作可以用「叫好叫座」的判準,來「實踐專業、服務讀者、賺取流量」,謀求三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