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策展人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到下列精選懶人包

美術館策展人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賴毓芝,柯律格寫的 物見:四十八位物件的閱讀者,與他們所見的世界 和的 109年洪根深美術館開館特展暨學術論壇專輯:墨問-台灣水墨藝術研討會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藝起走走——如何定義「策展人」? | 源於博物館,美術館中 ...也說明:源於博物館, 美術館 中擔任展覽策劃者的「 策展人 」(curator),尤其在當代藝術中被強調其角色重要性。​ 藝術的策展,可以在同一個時間空間,安排一個藝術家的所有展出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足文化 和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所 張晴文所指導 劉倢婷的 東南亞當代藝術在台灣之展現——以亞洲雙年展為例 (2018),提出美術館策展人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東南亞當代藝術、亞洲藝術雙年展、當代藝術。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 廖仁義所指導 張懿的 臺灣公立美術館的館內策展人角色之研究─以臺北市立美術館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策展人、館內策展人、策展人角色、臺北市立美術館、公立美術館的重點而找出了 美術館策展人的解答。

最後網站舞動展覽:台灣美術館策展的表演轉向則補充:2016年,在為台灣的《藝術家雜誌》撰寫一系列有關「舞蹈進入美術館」的系列專輯時,我訪談了MoMA媒體與表演部門的主要策展人Stuart Comer和副策展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美術館策展人,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物見:四十八位物件的閱讀者,與他們所見的世界

為了解決美術館策展人的問題,作者賴毓芝,柯律格 這樣論述:

48位國際知名東亞藝術史與考古學者 多位大師首次聯手撰述   一人一物 以親身經歷為讀者解讀 他們看見了甚麼?如何看見? 解碼文物與藝術品中,蘊含的豐富語言與意義     當我們在博物館中看見文物,我們或許只看見它們最表面的模樣。         換作是長年浸淫在文物、藝術品中的大師級研究者,他們怎麼看見?他們又從「物」中解讀出甚麼訊息?         本書是一回史無前例的策畫。邀請48位國際上知名的東亞藝術史學者、考古學者,每人選擇一件物品,帶領我們進入這件物品的世界。         48位學者,每一位都閱物無數。當只能選擇一件,他們如

何選出最打動自己,最願意為之傾訴的文物?      他們選擇的物,有書畫、織品、陶瓷器、石器、出土破片、青銅器、石刻、版畫、電影、相片、早期印刷品、甚至大型宮殿建築。        他們與物的關係,有個人獨到的學術見解,有令人顫抖的文物重現世間,有終身難忘的觀看經驗,人與物一期一會的相遇。     ◇ 牛津大學藝術史名譽教授柯律格,回憶起在文徵明《古柏圖》上看到的小墨點   ◇ 紐約大學美術史研究所講座教授喬迅,將紫禁城當作一件物來觀察   ◇ 美國芝加哥大學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巫鴻,從《洛神賦圖》看宋代人的眼光   ◇ 唐獎得主、牛津大學中國藝術與考古教授羅

森,從青銅器看見北方畜牧民族對商代的影響   ◇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講座教授謝明良,看見一件北宋汝窯瓷器上的金繕修補痕跡   ◇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板倉聖哲,參與了李公麟《五馬圖》再現世間的經過   ◇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塚本麿充,在奈良的雪光中,看見適合觀賞宋畫的光線   ◇ 中研院史語所兼任研究員顏娟英,看見黃土水《甘露水》的佛教美術與現代美術密碼   ◇ 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趙金勇,在下罟坑遺址遇見一名被歷史遺忘、但土地記得的火槍手     48位學者,不受限於傳統的分類框架,從一物出發,在個人深耕的研究關懷上,為我們暢言古今。從經典絕品

到日常一物、從在地視角到世界觀點、從追索脈絡到置身歷史、從傳統收藏流傳到當代展示意識……,種種豐沛動人的物我情事,以48篇文章凝縮於此書中。     物件,與觀看物件的人,都處於變動的時空歷程之中。只要我們去觀看,物與人永遠都在建立新的關係。48位作者現身說法,以他們親身的經驗與學養,向我們展示,「觀看」中的創造性與深度,物與人之間那種種獨特又別具魅力的關係。     【設計理念說明】   本書由青年設計師徐睿紳操刀設計,在概念上將乘載了48個物件的書籍本身,也當作第49個物件來設計。書本的裝幀,經歷有多道手工製作程序。      讀者所收到的成書保留了製作過程獨一無

二的手工感,因此任一本可能從封面、封底、書背、書口,以至書腰,在外觀上都因手工製作而略有不同。  

美術館策展人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她的私生活》4/11起每周四、五早上10點在愛奇藝台灣站播出。

東南亞當代藝術在台灣之展現——以亞洲雙年展為例

為了解決美術館策展人的問題,作者劉倢婷 這樣論述:

摘要本論文以東南亞當代藝術為主軸,探討第一屆至第六屆(2007年至2017年)亞洲雙年展中東南亞當代藝術之展現。研究以文獻分析為方法,透過蒐集亞洲雙年展之相關文獻,包含其策展人簡介、展覽主題、展覽論述以及參展藝術家資料等,再以這些資料進行分析,並對於東南亞籍的藝術家以及東南亞議題之作品提出來比較、整理。分析之後發現,東南亞當代藝術在亞洲雙年展中的呈現,可歸納為四大主題,分別為:「全球化下的東南亞」、「對於身分、根源之探索」、「對於現今社會之省思」以及「藝術作為社會實踐」;而這四大主題亦與2017年日本森美術館展出之「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子題,有很高的同質性。綜合以上面向

的梳理,找出亞洲雙年展中東南亞當代藝術的脈絡、解析東南亞當代藝術作品議題之方向,查明亞洲雙年展當中東南亞當代藝術的呈現,並以「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美術」和「1997年至2017年間台灣的東南亞當代藝術相關展覽」相互分析與比較。本研究同時發現:(一)東南亞當代藝術在亞洲雙年展的呈現,以來自印尼、泰國者為主,此一現象亦與台灣1990年代以來在東南亞當代藝術上的交流情形相符。(二)寮國、汶萊、緬甸三國的當代藝術,以及涉及宗教議題的創作,皆未曾在亞洲雙年展中出現過。這些方面的藝術創作在亞洲雙年展中的缺席,顯示了台灣對於東南亞當代藝術的認識,仍存在某些空缺。關鍵詞:東南亞當代藝術、亞洲雙

年展、當代藝術

109年洪根深美術館開館特展暨學術論壇專輯:墨問-台灣水墨藝術研討會

為了解決美術館策展人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109年洪根深美術館開館之際,辦理「墨問-水墨創作風格趨向展」,並舉辦「墨問-台灣水墨藝術研討會」邀請台灣知名美術專業學者來與本縣當地藝術家、民眾共同探討水墨藝術創作領域,以豐富澎湖當地藝文內涵,活絡在地藝術文化氛圍。本書紀錄了美術館策展人蕭瓊瑞教授專題講座及各論文發表人李振明、詹獻坤 (阿卜極)、王文良、蔡文汀、黃芊育等論文內容,以推動台灣當代水墨多元發展面向,豐富台灣當代水墨實踐內涵。

臺灣公立美術館的館內策展人角色之研究─以臺北市立美術館為例

為了解決美術館策展人的問題,作者張懿 這樣論述:

臺灣1990年代初期開始出現策展的專業與觀念,時至1990年代中期亞洲美術「雙年展」的策展系統逐漸興起,臺灣如火如荼地探討何謂「策展」和「策展人」,臺灣文獻普遍提到「獨立策展人」(independent curator)此語詞源自於1998年日本獨立策展人南條史生(Fumio Nanjo)受邀策劃第一屆臺北雙年展時,「策展人」此一新興角色,發展成為一種當代策展的趨勢。臺灣藝術的發展使「策展人」的活動場域也不侷限於美術館之內,相較於遊走在各機制與體制之間的「獨立策展人」,美術館內的「館內策展人」(in-house curator)又代表何種意義?藉由回溯臺灣策展人的發展軌跡,可以發現第一代獨立

策展人多半來自美術館或責任藝評的職場背景,其中以臺北市立美術館對於臺灣策展人的養成生態上具相當的貢獻,訓練了許多本土的人才,但在過去美術館內陷於所謂的行政體制,館內策展人的專業角色及專業度並不明朗。時日至今,在策展型態的轉變之中,館內研究人員其工作內容也從對作品的收藏、保存、研究,更進一步擴大到目前所指稱的「策展人」,成為詮釋、策劃,並含有作者意識的角色;在這樣的轉變中,館內策展人的專業又如何和其角色做緊密的連結,以至於展覽呈現及整體的價值精神。本研究欲整合目前已有的館內策展人相關論述,以北美館為例說明在臺灣的藝術脈絡下「館內策展人」的定義,並探討美術館中「館內策展人」之位置轉換,如何突破體制

內的制度性,以及在藝術生產中所扮演的角色,相較於獨立策展人之優勢及劣勢,並分析館內策展人的角色意識、策展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