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樓地板面積 容積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到下列精選懶人包

總樓地板面積 容積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英欽寫的 土地開發實務作業手冊(2022年增修七版) 都更、簡易都更【一本專為土地開發從業人員所寫的專業工具書】 和王英欽的 建地估價實務作業手冊【一本專為購地估價、資產評估作業所寫的專業工具書】包含【建地估價速算光碟】:土地坪效與地價彙整速算表、大樓案可建強度速算表(Excel檔)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建蔽率容積率如何計算? - 鄧岳平房地產資訊平台也說明:假設這個基地辦理都市更新,爭取到35%的容積獎勵,表示可以興建的最大建築容積總樓地板面積為3037.5 坪(1000 坪乘以225%乘以(1 加35%),至於房屋是不是蓋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詹氏 和詹氏所出版 。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學系 鄭泰昇所指導 吳宛霖的 衍生式設計結合建築性能最佳化於建築初期階段草案自動生成研究 (2021),提出總樓地板面積 容積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衍生式設計、自動生成、最佳化運算、建築資訊模型、人工智慧。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宜蘭大學 建築與永續規劃研究所碩士班 謝宏仁所指導 盧淑美的 建築技術規則中住宅得免計容積樓地板之設置現況研究-以宜蘭地區為例 (2019),提出因為有 建築技術規則、建蔽率、容積率、免計容積、住宅的重點而找出了 總樓地板面積 容積率的解答。

最後網站愈高愈好?用大白話秒懂房屋建坪率/建蔽率、容積率則補充:在面積100坪的基地上蓋了五層樓的房子,每一層樓的樓地板面積40坪,總樓地板面積是200坪,則這一間房子的容積率就是200%。一般法令會依照不同土地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總樓地板面積 容積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土地開發實務作業手冊(2022年增修七版) 都更、簡易都更【一本專為土地開發從業人員所寫的專業工具書】

為了解決總樓地板面積 容積率的問題,作者王英欽 這樣論述:

  土地開發是建設公司的首要工作,其中尤以購地階段的篩選、調查、產品定位、規劃配置、投資評估與土地簽約等的土地開發核心作業,更是決定購地成本與案場去化的關鍵。     筆者將其從事土地開發卅年的工作心得整理成籍,提供我輩土開人參考,期望能成為得力的助手。同時作為以建設公司為主要業務的建築師、代書事務所、房屋銷售從業人員的專業工具書。     本書共計九講,每講以本文扼要陳述,再以附註詳加說明。且彙整上網途徑,讓讀者善加利用網路資源。並以查核表、附件輔助相關作業。最後提供大樓、透天實例詳加說明。全書重點整理如下:     ● 本文九講:土開概論(1st)、四大(現地、地政、市調、法規)調查(

2nd~5th)、開發構想與規劃配置、毛利評估(6th~8th)與土地簽約作業(9th)。     ● 附註:針對各講作業細節以附註(共124條)詳加說明解讀。     ● 附表:相關作業內容整理成表(共22附表),以方便快速核對套用。     ● 附件:31項附件為各講內容輔助說明。      ● 上網要徑:作業涉及的法規與網路服務,整理成網址與上網查詢要徑表,以方便使用者自行上網查詢核對,並配合法規變動迅速更替調整。     ● 查核表:針對簽約作業提供check list,以免遺漏。     ● 案例:大樓、透天各一案例,除配置圖外,且彙整其規劃面積、銷售面積與評估效益表為單一作業表(透

天還加入售價擬議表),說明「最大可建面積」及「投資效益評估」,供我輩土開人、規劃者參考,以提高工作效益與作業精確度。

衍生式設計結合建築性能最佳化於建築初期階段草案自動生成研究

為了解決總樓地板面積 容積率的問題,作者吳宛霖 這樣論述:

近年來,在建築設計方面導入人工智慧的案例越來越多,由參數模型、自動化衍生設計、建築性能模擬和目標優化組成,已成為輔助建築師設計的有效工具,本研究探索設計初期階段,利用數位工具輔助自動化量體草案衍生的最佳化方案,以及應用在建築設計實務流程的可能性。 現有的設計方法流程為透過基地分析(如:動線分析、植栽分析、環境分析、建蔽率、容積率及高度限制)後,由人工生成多種配置方案後,進行對比並選擇其中一種方案後進行修改,並在最後進行環境模擬分析。傳統流程的缺點在於線性作業,無法同時配置多種方案,較容易陷入單一設計思維中,無法模擬一同列入配置考量。本研究聚焦在建築設計初期階段的設計方法流程,以建築

初期草案自動化衍生為目標,整合衍生式工具進行最佳化之建築設計方案自動生成。 本研究結合Rhino Grasshopper及Revit應用,將基地分析的限制條件參數化,連接量體生成模組,並將環境模擬提前加入參數應用,透過優化生成多種方案配置後挑選修改,在利用Revit inside Rhino導入Revit中進建築資訊模型整合,以利於設計初期草案之進行。 本研究以成功大學旺宏館設計案進行測試,透過參數調整來設定基地限制,加入植栽保留區域、預期預留空地區域及建蔽率、總樓地板面積、樓層高度等限制,透過grasshopper插件Evomass來生成建築量體,以參數設定來限制量體生成

的範圍、量體個數及單元量體的最大最小值,此外,並結合建築性能模擬,設定優化目標,透過懲罰或獎賞進行運算優化,此優化算法利用Evomass中的SSIEA進行優化運算,生成符合基地限制、設計者需求及性能模擬目標的量體草案配置。本研究透過案例驗證,標的多種量體方案,再由設計師進行挑選後修改。修改後的量體可透過Revit inside Rhino插件,將原有在Rhino生成之量體於Revit中創建可供建築資訊模型(BIM)使用之模型,達到與BIM平台的結合,以利後續在建築設計上BIM協同作業的進行。 本研究實證的結果,透過建築師訪談、回饋與分析,顯示加入自動化草案生成後的建築初期設計方法流程,

可優化生成較佳的方案或是提供新的設計想法,因提前加入環境模擬優化,可在建築設計初期階段快速提供可行性草案分析,使建築師有更多的時間能投入細部設計及修改方案,可作為未來建築師事務所導入人工智慧共同協作之參考。

建地估價實務作業手冊【一本專為購地估價、資產評估作業所寫的專業工具書】包含【建地估價速算光碟】:土地坪效與地價彙整速算表、大樓案可建強度速算表(Excel檔)

為了解決總樓地板面積 容積率的問題,作者王英欽 這樣論述:

  評估地價是土地開發於購地階段的終極作業。坊間慣以容積率×坪效係數1.6來概估土地坪效,再乘以每坪房價中的土地成本來概估地價。然而,土地坪效因土地不同的條件而異,估價更須依循開發商的精算模式作業,才能求得符合其購地需求的地價。   本書先導正坊間概估土地坪效的迷思,並提供excel表,供使用者填表求得可靠的土地坪效。再修正概估模式的諸項缺失,進階彙整為土地坪效及地價速算雲端表,供同業得以隨時上網,快速套用為評估地價之用。   本書內容摘要:   本書共計六章,每章先以本文扼要陳述,再以附註詳加解說。並以附表、附件輔助說明相關內容。最後提供excel作業表、雲端表與操

作說明表等周延與便捷的完整作業系統。全書重點整理如下:   ● 本文六章:評估階段作業導論(1st)、精算作業模式(2nd)、概估作業模式(3rd)、土地坪效導論(4th)、掌握土地坪效(5th)與務實評估地價(6th)。   ● 附註:40餘條附註針對各章關鍵內容詳加說明解讀。   ● 作業表:土地坪效速算excel表、土地坪效與地價彙整速算表-excel(含操作說明表)+雲端表。   ● 附件:20餘項附件輔助說明。   ● 彙整6都+2各自專屬的允增容積(開空、都更、危老、容移與增額容積)適用法規解讀摘要。   ● 上網要徑:作業涉及的法規與網路服務,整理成網址與上網查詢要徑表,以方便

使用者自行上網查詢核對。  

建築技術規則中住宅得免計容積樓地板之設置現況研究-以宜蘭地區為例

為了解決總樓地板面積 容積率的問題,作者盧淑美 這樣論述:

近年經濟快速成長,建築開發案量也隨之增加,但土地資源有限,土地開發成本越來越高,建築開發業者為追求極大化利益,於土地規劃開發時,常將建築基地得允建開發法定容積率用到滿,也就是容積總樓地板面積使用到幾乎接近飽和狀態。一棟建築物中,除了應計入容積的容積總樓地板面積外,另外還有一部分的樓地板面積是不用計入容積總樓地板面積的(簡稱免計容積),且還可作為建築物銷售面積,這也是建築開發業者錙銖爭取設法使用到最大值的部分。為瞭解建築物使用免計容積的情形,本研究以宜蘭地區透天住宅為研究對象,經隨機抽樣取得研究案例樣本進行分析。從案例分析結果得知,透天住宅主要運用免計容積的空間有屋頂突出物、停車空間、機電空間

、陽台;其中最常使用免計容積樓地板的空間為陽台,案例設置率達97%,且設置面積接近允建最大面積,增加容積為15.2%~22.2%;其次是屋頂突出物設置率達62.5%,設置層數以1層為主,增加面積接近允建最大免計值25m2,增加容積為12%~34.7%;而停車空間設置率31.3%,設置車位數以1部為主,增加容積為22.3%~27%。研究案例之整體實設容積約比法定容積增加1.1~1.2倍,小型基地案例所增加之容積量明顯大於中、大型基地。此外,本研究亦發現建築物有一些構造物會產水平投影面積,其可免計容積亦可免計建築面積(免計入法定建蔽率),如陽台、裝飾板、出入口雨遮、雨遮、花台、露台等,設置率分別為

93.8%、43.8%、12.5%、6.3%、6.3%、28.1%;研究案例於設置上述構造物後,會使建蔽率增加8.5%~10.3%。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成果,進行產官學界之專家會議討論,經意見彙整後,提出有關免計容積法令之修正建議,供政府機關未來進行法令修正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