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雅族貝珠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到下列精選懶人包

泰雅族貝珠衣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unknow寫的 翱翔的大冠鷲:臺灣當代原住民藝術演講與論述 和阮昌銳的 傳薪集:臺灣原住民與民俗研究期刊論文彙編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貝珠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也說明:貝珠衣 是泰雅族獨特的衣飾文化。雖形狀為裙,但其功用卻不在穿著上,有以下幾點功能與其背後的社會意涵:.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田園城市 和山海文化雜誌社所出版 。

中國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 鄭貴元、張鳳逸所指導 陳億駿的 泰雅族特色溫泉環境認知、 旅遊滿意度與遊客行為意圖關係性研究-以宜蘭縣大同鄉梵梵溫泉觀光景點為例 (2019),提出泰雅族貝珠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溫泉、泰雅族、環境認知、旅遊滿意度、行為意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王昱心所指導 官文慧的 返本與開新:泰雅族貝珠衣之研究 (2016),提出因為有 泰雅族、貝珠衣、貝珠工藝、泰雅編織文化、原住民族文化資產的重點而找出了 泰雅族貝珠衣的解答。

最後網站在經緯之間編織原住民生命故事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則補充:1 特展中展出泰雅族織布機。 ... 走正確的方向」,泰雅族編織藝. 師尤瑪達陸帶著可愛的原民小朋 ... 可當作貨幣的貝珠衣裙則是男方送. 給女方的貴重聘禮。編織的材質多.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泰雅族貝珠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翱翔的大冠鷲:臺灣當代原住民藝術演講與論述

為了解決泰雅族貝珠衣的問題,作者unknow 這樣論述:

  趙慧琳 Chao Hui-Lin   伊祐.噶照  Iyo Kacaw   林介文 Labay Eyong   東冬.侯温 Dondon Hounwn   瓦旦.塢瑪 Watan Wuma   彼勇.依斯瑪哈單 Biung Ismahasan   撒可努.亞榮隆 Sakinu Ahronglong   饒愛琴 Rao Aiqin   達卡鬧.魯魯安 Dakanow Luluan   2003年,藝評人許瀞月來到都蘭,靠著一張紙條上的電話,開啟了探訪在地原住民創作者之旅。這些連結土地意識、部落認同的作品充滿原創力,令她一再往返臺北、花蓮與臺東,甚至曾待在港口部落學習族語,就為了更認識這

些創作。     十五年後,任教於臺北市立大學的許瀞月,邀請原住民藝術、文學與音樂界中,具代表性的十位菁英到視覺藝術系演講,並將其中九位的精彩內容精縮收錄於本演講集中。這包括了──     以行為藝術表達社會文化行動的瓦旦.塢瑪;講述東海岸環境公共議題與抗爭事件的饒愛琴;從祖母的衣櫃與織物挖掘出家族故事的林介文;彷彿理解魚群語言、以作品呈現海洋民族觀點的伊佑.噶照;多年來為部落發聲、發表長篇小說《大肚城歸來》的趙慧琳;以《山豬、飛鼠、撒可努》享譽國際、創辦「獵人學校」的撒可努;活躍於國際的當代藝術策展人彼勇.依斯瑪哈單博士;身兼部落巫醫與藝術家的東冬.侯溫;名字意為「大冠鷲」的唱作人達卡鬧⋯⋯

  本書不僅匯聚了多樣性思維,也在傳統與創新、變與不變之間,找到節點。期許能以此拓展讀者對當代原住民藝術的視野與想像。 名人推薦   王嵩山|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教授   白適銘|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兼主任   弗耐.瓦旦|泰雅族文化調查研究與紀錄片導演   姜樂靜|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得主   黃明川|獨立紀錄片導演   魯碧.司瓦那|阿美族藝術家   賴瑞鎣|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共同推薦(按姓名筆劃序排列)  

泰雅族貝珠衣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語族先民在冰河期後,又飄洋過海而來,成為原住民的祖先。

第一區
  本區介紹臺灣在進入歷史時期以前,從舊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重要的史前文化。內容包括距今二、三萬年前,臺灣目前所知最早的化石人類:「左鎮人」,西部新石器時代各階段的文化遺物,東部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別是晚期「卑南文化」的墓葬與陪葬品,以及以十三行文化為代表的鐵器時代的文化內容。

第二區
  本區共有11個展示主題,分別是:平埔族群文化、泰雅族、布農族、賽夏族、鄒族、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邵族。

平埔族群
  分布在臺灣東北部、西部的原住民族群,與漢人經過數百年的接觸,目前多已失去其固有文化與語言,而在臺灣的漢人卻也融入了相當成份的平埔族群血統。本區展出平埔族群中位於東北部的噶瑪蘭族、中部的巴宰族、與南部西拉雅族等三族重要的文化特色。

泰雅族
  分布在臺灣中、北部等八縣境內內山區,地區遼闊,為臺灣原住民中第二大族。該族主要的物質文化特色為編織及紋面,其中貝珠衣尤為特出,而紋面則被視為是成年必要的象徵。

布農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中部山區,而以南投縣為中心,為臺灣原住民中第四大族。該族居住在約一千至兩千公尺左右的山區,傳統以山田墾燒與狩獵為主要的生產方式,男性衣服以皮製為主。臺灣原住民沒有文字,布農族卻發展出獨特的「祭事曆板」以記載年中的農耕祭典時序。

賽夏族
  分布在新竹與苗栗兩縣,分為男群與北群,是臺灣原住民中人口較少的族群。該族在物質文化受泰雅族影響較巨,特別是服飾和紋面方面。矮靈祭為該族最盛大的祭典,也是其信仰之特色。

鄒族
  分布在南投、嘉義與高雄縣境內,分為南鄒與北鄒,目前人口約有七千餘人。該族為山居族群,以狩獵為主,輔以燒墾農業。鄒族為父系氏族社會,各氏族有自己的獵場與漁場,大的部落則有男子會所。

排灣族
  主要分布在屏東、高雄與臺東縣境內,是臺灣原住民中第三大族。該族在物質文化上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青銅刀與雕刻而著名,發展出獨特的藝術傳統,也反映出階級制度的社會體制與對祖靈、靈蛇的信仰。

魯凱族
  分布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霧臺鄉、高雄縣茂林鄉與臺東縣卑南鄉境內。該族亦為一階級性社會,著重貴族的家名與家系,因而發展出獨特的服飾與家屋雕刻。物質文化上亦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與雕刻工藝而著稱。

卑南族
  分布在臺東縣卑南鄉與台東市一帶,分為卑南與知本兩群。該族男子11至13歲舉行刺猴儀式,進入少年會所接受訓練,19至20歲舉行成年禮,這種年齡制度與會所組織,是卑南族立足台東平原的基石。

阿美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東部,花蓮、臺東與屏東一帶,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多的一族。該族為母系社會,行招贅婚,但男子成年後均納入年齡組織,奠定長幼有序的社會體制。物質文化上則以女性的製陶為特色。

雅美族
  居住在臺灣東南方的蘭嶼島上,現今人口約三千餘人,是臺灣原住民唯一不居住於臺灣本島的族群。該族為典型的捕魚民族,精雕彩飾的拼板漁船,木雕、製陶與金銀工藝為其物質文化特色。該族稱「人」為達悟,所以近年來有有改稱為「達悟族」。

邵族
  居住在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畔,人口約兩百八十多人,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少的一族。傳統生產方式有農耕、狩獵、漁撈與採集。因為近日月潭之便,故發展出如「浮嶼誘魚」等多種獨特的捕魚方式與「獨木舟」等湖上交通工具。

  「臺灣的原住民族」常設展區,目前展示的現生臺灣的原住民族,概分為原來的法定「原住民」九族及「平埔族群」三族,但由於原住民正名運動後,政府頒定新增為十六族,該館常設展區將配合時代的脈動,局部更新展示的內容及規劃。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泰雅族特色溫泉環境認知、 旅遊滿意度與遊客行為意圖關係性研究-以宜蘭縣大同鄉梵梵溫泉觀光景點為例

為了解決泰雅族貝珠衣的問題,作者陳億駿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宜蘭縣大同鄉梵梵溫泉觀光景點為例,主要探討泰雅族特色溫泉環境認知、旅遊滿意度與遊客行為意圖之間的關係,以梵梵溫泉遊客的基本資料、環境認知、旅遊滿意度及遊客行為意圖四個問卷量表,共同構建本研究架構,採用問卷調查法,以便利抽樣方式,針對梵梵溫泉觀光景點之旅遊者,共計發放500份,實際回收有效問卷總計396份。並利用SPSS統計軟體進行資料統計分析,以驗證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與文獻探討所建立之各項假設。驗證結果:不同背景變項旅遊者對於自然環境認知、旅遊滿意度、行為意圖等構面具顯著差異性﹔環境認知與行為意圖存在顯著正相關,旅遊滿意度與行為意圖存在顯著正相關﹔環境認知對行為意圖存在顯著正向影響關

係,旅遊滿意度對行為意圖存在顯著正向影響關係。研究結果與建議,提供政府與旅遊業者未來在發展上的改善方向及參考依據。

傳薪集:臺灣原住民與民俗研究期刊論文彙編

為了解決泰雅族貝珠衣的問題,作者阮昌銳 這樣論述:

  在人類學和博物館學領域中,作者阮昌銳教授熱愛教書與田野工作,多年來累積學術貢獻甚鉅。另外,因為熱心推廣,策畫許多展覽,且勤於寫作,讓更多人了解臺灣原住民與常民文化。除了相當數量的專書,在各處所發表的期刊文章多元而豐富,為了將多年累積發表的作品傳達給更多的讀者,特別彙編本書,讓知識不致於被塵封於圖書館的角落。   封面書名《傳薪集》由已故的陳奇祿院士親自題寫,為感念師恩,阮教授特別再以《傳薪集》為名,希望能夠延續同樣的理念,傳火於薪;並期待這此書能成為一個典範,年長的學者或師長,能由家人或學生將整理其重要著作並出版發表,讓其學術成果能傳續不絕。 作者簡介 阮昌銳(1937年1月19日

-)   人類學家,博物館學、民俗學與臺灣原住民研究者。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畢,至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民俗學研究所以《原住民神話故事》為論文取得碩士學歷。1970年至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社會學系(民族學系前身)教書十年, 1980年進入臺灣省立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前身)人類學組服務二十年退休。曾經接受臺灣省政府委託,耗時15年動用全臺原住民族鄉鎮公所及教師超過80人,於1998年完成臺灣原住民族族譜調查。2000年退休後先後在慈濟大學、空中大學、臺北藝術大學、臺北科技大學等校擔任兼任教授,並參與各項學術計畫。在國立空中大學教授「家庭人類學」並錄製DVD,曾經榮獲90學年度金環獎電視類。

圖輯 貼近土地走入民間的人類學家――阮昌銳教授《傳薪集》序/孫大川 「阮昌銳老師曾經教過我!」這句話是我永遠的驕傲/張駿逸i 總是給人溫暖的百科全書式學者──阮昌銳老師/王雅萍 民俗學是研究常民文化的科學/林承緯 自序 原住民族與人類學篇 植物動物與原住民文化 原住民族傳統節慶的意義 三個噶瑪蘭族的故事 宜蘭地區漢化的噶瑪蘭族初步調查 大港口漢人的阿美化――涵化的個案研究 大港口阿美族調查簡報 阿美族的社會 母系社會的婚姻習俗──臺灣東部阿美族 臺灣東海岸的巨石文化 臺灣原住民族雕刻藝術 泰雅族的貝珠衣 賽夏族的矮靈祭 臺灣原住民族系譜調查演講實錄 鹿野忠雄《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

研究》楊南郡博士中譯本序 博物館篇 陳奇祿先生與臺灣省立博物館 博物館的歲月 地方性博物館的構想 三百年前臺灣文化的縮影──臺灣古地圖 科舉文化特展 記第一屆澳洲岩雕藝術會議 東南亞的土著藝術及展覽計劃 近年來古物的採擷、展覽與保存 民俗總論篇 對「當前臺灣鄉土研究的方向」的幾點淺見 人類學與地方文獻 傳統生命禮俗的特性 從儒釋道談臺灣民間信仰 殷商時代的社會經濟生活 楚人的宗教信仰 民間信仰篇 寺廟的人文活動 城隍爺的崇拜 東方的麥加南鯤鯓代天府 臺灣民間的巫術信仰 從臺灣民間宗教習俗談民間藝術的發展 中元普渡習俗及其意義與特色 臺灣的關公崇拜 義民爺的崇拜及其功能 大樹的崇拜 臺灣民

間的石頭神 動物與民間信仰 民間的義犬崇拜 臺灣民間的蛇神崇拜 雷電的神話與崇拜 民間習俗、傳說與節慶篇 促進人際關係的送禮習俗 金錢銀錢的諺語 從諺語看婚姻的重要性 從諺語看中國社會的親子關係 人類婚禮的共同性 談拋繡球 虎與民俗 民間的異常風俗 春到人間話牛陣 傳統過年習俗的特色與意義 端午節的起源習俗與意義 民俗工藝篇 民間門神的崇拜 概說傳統民俗文物 臺灣民間宗教工藝 宗教性的民間表演藝術 民間的巫法藝術 民間的民俗版畫 龍與鳳 附錄:出版品著作年表 自序   2015年4月,我很榮幸受邀參加國家圖書館「百人千書齊力授權,知識成果全球分享」活動,至今已有19本著作收錄於【臺

灣華文電子書庫】,無償提供全世界讀者不限時間空間線上閱讀。沒想到就在一月後因小中風住院治療,為展開復健療程,也暫時停止了我非常喜愛的教書與田野工作。   這二年來,孩子們一直鼓勵我打起精神,動動腦作點運動,就建議一起來整理我在期刊雜誌上所發表的文章,甚至可以挑選一部份編輯出版。好處是一方面來回顧自己的作品,一方面也可以讓這些期刊論文與前述電子書計畫一樣,能有機會將知識傳達給更多的讀者,不致於被塵封於圖書館的角落。   回顧在期刊發表論文的歷程,可遠溯至我在羅東中學求學時期,寫校園花絮,刊登在《豐年雜誌》;宜蘭高中時期,還投稿至臺北工專(現北科大)學生編的《松竹月刊》。臺灣大學時期,幫《中央

日報》的兒童周刊寫些人類學的常識,如「我們的遠古祖先北京人」等。畢業後到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工作,曾蒙林衡立先生厚愛,邀請寫作有關噶瑪蘭族的歷史與文化的文章,刊載於《臺灣文獻》。猶記其中一在民族所刊物發表的有關南澳泰雅族的農業一文,被抄襲刊登在《臺灣銀行季刊》,當時我有些感嘆,這筆稿費應該蠻不錯的。   1967年我申請公費至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民俗學研究所留學,回國後選擇以民俗為研究主題撰文發表。1970年起在政大民族系教書十年,將田野調查報告與論文投稿在系所的刊物,如《邊政學報》。後來有機會至「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做短期研究,回國後轉至臺灣省立博物館(現臺灣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博」)人類學組擔任

研究員,開始從事人類學與博物館的社會教育推廣工作。   在臺博任職二十年間,適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部前身)成立,開始重視臺灣常民文化,我也開始參與許多重要的討論會,並撰寫學術性與通俗性的相關論文。我曾在《臺灣時報》每週寫作「民俗與民藝」專欄,在教育部國際文教處《海外學人月刊》開設「傳薪集」專欄。尤其是「傳薪集」,每月交一篇,共寫了五年,累積六十幾篇的成果。1987年臺博將這些文章集結出版,封面書名《傳薪集》由我的老師陳奇祿先生親自題寫,十分感恩。回顧至此,我決定將本書再以《傳薪集》為名,希望能夠延續同樣的理念,傳火于薪,傳續不絕。    退休後我繼續在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擔任兼

任教授,開設「臺灣原住民與社會文化」及「臺灣民俗」課程。也應邀策劃過許多展覽,最常合作的是宜蘭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有「黃舉人宅展」、「吉祥仙佛」及「博古賞珍」等,除了特展文章,該中心的《傳藝雙月刊》也常邀我撰稿。猶記編輯經常遇到受邀撰稿的學者,在截稿前突然失聯或拖延,因此我常被要求在一週內交出三千字左右的文章。那時,我不但在時限內完成,還親自把剛出爐的稿子送到編輯室,好幾次主編都站在門口等候取稿,稱我為「救火隊」。   由於我寫作的題目非常多元,久而久之,也開始觸類旁通,似乎是熟能生巧、自成一格。一般朋友寫民俗事物的現象,我更有興趣去推究為什麼如此,也就是去發掘民俗文物的功能與意義。有時在想

,或許我這個不太懂得拒絕的個性,所以稿緣好,任何雜誌期刊邀請,我幾乎來者不拒。連兒童期刊或讀物,像《幼獅少年》、《國語日報》的少年天地及小學教材等邀約,我都當成是博物館與人類學推廣教育的最好時機。   默默地,一個一個字爬梳,期刊論文積稿成篇,再加上已出版的圖書,就數量看,幾乎是等身的高度了。我對孩子們說,爸爸不是生意人,只是個寫作者,我寫的文章就是我的資產,我寫的《大港口的阿美族》等書,在全世界重要圖書館都可以找得到,甚至現在因著數位化,全世界都可以看得到,這些是我留下的永恆資產,有傳世的價值。謝謝我的家人,在數十年如一日的寫作歲月中,提供我安穩寧靜的空間和環境。現在,孩子們有的出錢有的出

力,遍尋圖書館將我在各期刊雜誌中發表的超過300篇的文章一一找出來,挑選編輯數篇出版本書作為我今年八十歳賀禮,完成我的心願。回想我的老師凌純聲教授,其重要著作至今沒能被整理出版,因此也期待《傳薪集》能立下一個典範,年長的學者能有家人或學生,為他們整理編輯,讓學術成果得以薪火相傳。   謝謝孫大川副院長、張駿逸教授、王雅萍系主任、和我的學生林承緯教授,自去年在政大幫我籌辦了一場熱鬧的暖壽活動後,又積極協助鼓勵推動本書的出版,在百忙中還為我寫推薦序,我何其有幸,只能向他們致上最深的謝意。長期致力於推廣原住民文學的「山海文化雜誌社」,願意擔任拙著的出版發行者,而出版期間又正值「臺灣原住民族文學獎」

系列活動展開,還要分心照顧本書的編務,工作之辛苦可以想見。這也讓我回想起本書中,每一篇期刊論文發表背後,都有像山海的林宜妙小姐這樣非常辛苦又熱心的編輯人,而所有文章或論文中引用到的參考資料,是來各方同道田野調查與辛勤寫作的成果,謹在此向他們致敬。本書出版時間匆忙,我本人因身體因素,無法親自校對,或有錯誤或因投稿時採用不合時宜的寫法,如原住民族或族名等稱呼,若有不敬之處,祈請見諒。最後,將此《傳薪集》獻給賜我生命的天地與父母,給我養份的臺灣社會與文化,和造就我知識學術生命的師長們。謹為自序。   阮昌銳 泰雅族的貝珠衣 一、珠貝衣與織貝 珠貝衣是古老的衣飾文化,與《尚書.貢禹》上記載的

「織貝」有密切的關係。  《尚書.貢禹》成書於戰國時期,其所記揚州土貢「織貝」。有歷史學者認為是海南島的木棉織品,與《後漢書》中的「廣幅布」為一類的織品。歷史學者也提出木棉在先秦時期即從印度傳入。記音「吉貝」,文獻上常稱貝、織貝是織木棉成布的意思。織是動詞,貝為吉貝省稱,久而久之,織貝成為名詞。指當地以木棉(貝)為原料的布。至今,海南島仍有織貝和吉貝的叫法。《禹貢》中揚州南海卉服之島夷就是海南島的原住民,這是南京大學歷史系劉興林教授畢看法。(《江海學刊》,二○○五)  另有學者也討論「織貝」出於海南。談到《尚書.貢禹》中記載天下九州物產土貢時說:揚州「島夷卉服,蕨篚織品」,提出南宋蔡沈《書經集

傳》「織為貝文」,亦即織有貝形紡織的錦。認為是織貝是織有貝文的紡織品。  以上是歷史學者的觀點,而民族學者卻提出另一種看法,同樣來解讀《尚書、貢禹》有關揚州的記載:「島夷卉服,蕨篚織品,蕨包,橘柚,錫貢」。卉服是棉衣,織貝是鑲有貝殼的布料,錫是承受旨意。日據時期在臺灣的學者尾崎秀真先生,認為貢物中織貝是臺灣北部的原住民泰雅族的珠衣。所謂「島夷」是指臺灣的原住民。尾崎認為臺灣在五、六千年,即中國三皇五帝前,中國大陸作為貨幣的子安貝產於以臺灣為中心的黑潮流域的島嶼,所以當時大陸的貨幣全仰賴臺灣的供應,當時的泰雅族已有很高的文化,尤其是貝殼文化。尾崎也提出常世國的說法,雖然他的說法仍有探討的空間,但

他對泰雅族的貝珠文化還是高度肯定的。  臺灣光復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的創始人凌純聲教授,提出百越文化與臺灣原住民文化關係的論文,在華南地區百越文化的古老特質和原住民文化的特徵,作比較時,發現原住民社會之中有許多古老百越民族的特徵。其中一項,就是「織貝」。凌教授認為百越民族中的織貝就是泰雅族的珠貝衣。當然還有一些研究東南亞和環太平洋古文化特色的學者,也提出了相同的觀點。

返本與開新:泰雅族貝珠衣之研究

為了解決泰雅族貝珠衣的問題,作者官文慧 這樣論述:

南島語族1其中一員的臺灣原住民族的傳統衣飾可看見貝殼工藝,族人運用縫、繡、 編織、串等工法將貝殼裝飾在衣飾、部分則呈現於生活用品、器物上;但是傳統領域分 布在高山的泛泰雅族群卻有不同的使用方式,族人將白色硨磲貝玉質內層磨製成大量綠 豆般扁管狀小珠裝飾於服裝與飾品上,通稱貝珠,尤其將此款貝珠織繡在服飾上是常見 的製作工法。這種把大量白色貝珠織綴於織品上的裝飾手法,在常使用貝殼的南島語族 中罕見。 泰雅族的貝珠衣與其所代表的 Gaga/Gaya(祖靈的信仰)崇高價值,數百年來在更 迭的殖民政權與主流文化衝擊中依然存在。原住民的傳統工藝是臺灣的特有文化表徵, 也是重要的文化資產,目前泰雅族傳統

染織工藝已是文化部指定的重要保存項目,但貝 珠工藝與傳統貝珠衣的製作方法已失傳,只流傳在口述歷史與文獻紀錄中。一件件典藏 在博物館珍貴的貝珠衣,除了得以讓後人見證過去臺灣原住民族的生活記憶與泰雅族群 的獨特美感,也是族人復振傳統工藝重要的憑據。 本研究旨在探究貝珠衣的歷史與傳統編織的脈絡,窺探泰雅族貝珠工藝的始末,在 族人重現泰雅族傳統編織文化的背景下,探尋貝珠工藝在當代創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