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雅族紋面工具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到下列精選懶人包

泰雅族紋面工具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AliceJosephineBallantineKirjassoff寫的 西方人眼中的日治臺灣(2冊套書)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21穿越福爾摩沙 和AliceJosephineBallantineKirjassoff的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10-20年代西方人眼中的臺灣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足文化 和遠足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藝術與人文教學研究所 李霜青所指導 何書亞的 阿美族服飾設計課程內容與教學實踐之行動研究 (2021),提出泰雅族紋面工具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多元文化藝術教育、藝術教育、阿美族服飾、服飾設計課程、中低年級。

而第二篇論文崇右影藝科技大學 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張敏捷、許忠治所指導 楊櫻花的 商品設計加入文化因素對消費者購買意願與文 化保存之影響-以泰雅族文面與圖騰文化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泰雅族、文面文化、文化商品、購買意願的重點而找出了 泰雅族紋面工具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泰雅族紋面工具,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西方人眼中的日治臺灣(2冊套書)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21穿越福爾摩沙

為了解決泰雅族紋面工具的問題,作者AliceJosephineBallantineKirjassoff 這樣論述: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10-20年代西方人眼中的臺灣》   「Ilha Formosa」意為美麗之島,   在日治時期她為日本所有,成為他們口中的臺灣。   「如果你想確認這座島是否名副其實,最美好的方式之一是:在晴朗的日子裡,搭乘竹筏沿著福爾摩沙的西岸航行,你將親眼見證那在腦海縈繞數日的壯麗山景。肥沃的平原上布滿翠綠的稻田,如畫的小村莊散落四處,點綴著蜿蜒的溪流。越過平原,便可看見輪廓變化萬千的山丘,山頂林木茂盛,襯托著更遙遠、蒼綠的高山。在其中,有時能一次望見五座甚至六座並列的山脈,像是一條條色彩各異的絲帶,從最深的青玉色到最淺的天藍色,由北至南、連綿不絕的美景就在眼前開展

。」   本書收錄了兩篇1910-20年代西方人旅遊臺灣的報導文章,記錄下一百年前臺灣的身影和面貌。第一篇文章中這段優美的文字,出自1920年3月號《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文章〈福爾摩沙.美麗之島〉(Formosa the Beautiful),由愛麗絲.柯潔索夫撰寫,描述1916-1919年間她與外交官夫婿居住臺灣時所觀察到的點點滴滴。第二篇文章由美國旅行作家哈利.法蘭克撰寫,他在1923-1924年從日本到中國後造訪福爾摩沙,1924年出版了《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Glimpses of Japan and Formosa),本書收錄後半部他在臺灣的所見所思:〈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福爾摩沙

部分〉。   臺灣專題首度登上《國家地理雜誌》,是這篇1920年3月號的專題文章〈福爾摩沙.美麗之島〉。作者的外交官夫婿馬克斯.柯潔索夫在1916至1919年間擔任美國駐臺北領事,這篇報導在兩人離臺後刊登。由於作者的身分,以及柯潔索夫領事與臺灣總督府官員的良好關係,因此她能夠從日本官方取得許多資料與第一手影像圖檔。當時正值1915-1920年的「大戰景氣」,日本從債務國搖身一變成為債權國,因此造就了不少日本民間的暴發戶;而1916-1919年也是第六任臺灣總督安東貞美到第七任明石元二郎的時期,臺灣的產業經濟和生活環境已大幅提升,日本統治臺灣的實況得以透過《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傳播到世界各地。

可惜不久後柯潔索夫夫婦在1923年9月的關東大地震中英年早逝,《國家地理雜誌》對於日治時期臺灣的報導幾乎就此絕響,直至1945年才刊登愛麗絲的外交官哥哥約瑟夫.包蘭亭(Joseph W. Ballantine)所寫二戰期間臺灣的相關報導。   在二戰以前,哈利.法蘭克以暢銷旅遊作家著稱。這位德裔移民的第二代從大學時代就踏上了世界的旅途,首部著作《環遊世界漂浪之旅》一出版便成為暢銷書,此後他以「漂浪王子」(Prince of Vagabond)聞名於世。1920年代,他首度造訪遠東,先從日本進入朝鮮、滿洲、中國,而後跨越海峽進入臺灣,1923-1925年陸續出版了《遊盪華北》、《漫遊華南》、《

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   在《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的開頭,法蘭克於1923年9月關東大地震之後來到東京,當時因為接待西方人的旅館毀於災變或擠滿難民而不敷使用,於是他被日本政府安排到公務員家庭借宿。旅遊日本之後,他在臺灣停留了一個多月,由北而南的鐵道旅行、從平地到山地的臺車旅行及沿途所見所聞,他都一一記錄下來。他對臺灣原住民的前途抱持悲觀的看法,一方面感嘆殖民者濫用暴力,批評強制同化的政策,另一方面也觀察到臺灣人從不考慮獨立,即使受到日本殖民統治的壓迫和差別待遇,但因為天生被動和追求安定,因此新生代已習慣於日本的統治,不像上一代或朝鮮人那樣銘記被征服的恥辱。今昔對照,令人不勝唏噓。   《

1921穿越福爾摩沙:一位英國作家的臺灣旅行》   1920年代的臺灣最繁麗生動的畫像   1921年4月,英國旅行家魯特夫婦橫越太平洋和大西洋,返國途中,他們從南到北穿越臺灣(西方人稱為福爾摩沙)。由於當時英國接納日本移民前往北婆羅洲開墾,魯特得以透過殖民地官員友人的介紹,成為臺灣總督府的貴賓,在總督府官員的隨行下遊覽日本的島嶼殖民地。   此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日本統治臺灣即將屆滿三十年,進入文官總督時期,實施內地延長主義。然而,民族自決風潮已至,臺灣人的議會請願運動方興未艾;戰勝國日本雖取得世界強國的資格,但日本移民卻繼華人之後成為「黃禍」而遭到歐美排斥,且與英國的同盟關

係進入尾聲,菸毒輸入中國的問題也備受質疑。在這隱隱不安的戰間期開端,臺灣總督府為魯特呈現的是一幕幕產業與建設突飛猛進、朝氣蓬勃的景象;曾經擔任英屬北婆羅洲殖民地官員的魯特,卻在讚賞進步發達之餘,憑著自身的東方知識和經驗、對於臺灣歷史的廣泛閱讀,以及不受官方行程拘束的觀察力,敏銳察覺到日本殖民統治光鮮亮麗的背後眾多扞格不入、困窘挫敗之處,尤其是日本對臺灣原住民理蕃政策的缺失,他都在書中一一針砭並給予建議。   西方老牌殖民帝國管理者與考察者的目光,來到了東方新興強權苦心經營的模範殖民地,雙方在美麗之島交會,究竟擦出了怎樣的火花?又是怎樣的洞察,得以穿透展示櫥窗,為1920年代的東亞島嶼留下繁麗

而生動有趣的畫像?在近一個世紀後重讀這本遊記,縱使物換星移,仍宛如親臨現場般令人回味無窮。   本書特色   ◎1910-1920年代西方人旅遊臺灣、聞名遐邇的報導文章首度翻譯出版:〈福爾摩沙.美麗之島〉是1920年3月號《國家地理雜誌》首次介紹臺灣的專題,〈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福爾摩沙部分〉則是二十世紀著名旅遊作家在1923-1924年旅遊臺灣的記錄。   ◎一百年前的臺灣第一手資料和觀察,近百張早期臺灣的珍貴照片,影像清晰,內容包羅萬象,有臺北城、舊城牆、漢人寺廟、日本神社、藝妲樂隊、人物街景、水牛與鴨群等;交通工具如竹排、舢舨、戎客船、手推臺車、人力車、二輪牛車、縱貫鐵道等;臺灣的

經濟特產如米、糖、甘蔗、鳳梨、龍眼、紅檜、檜木、樟腦等;以及數量最多的「原住民」影像,包括原住民族群的吊橋、紡織、舞蹈、家屋、教育等,也介紹各族群的樣貌、服飾、紋面,其中最聳動的應屬當時絕少在西方世界介紹的臺灣原住民「露天頭顱博物館」。   ◎西方殖民地官員第一手觀察,以獨到的觀點道出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優缺點,並綜觀和分析臺灣各種產業和建設,是日治時期臺灣珍貴的精彩史料。   ◎著作等身的文學作家,以幽默風趣的文筆寫出引人入勝的報導文學,並大量參考臺灣歷史相關英文著作,是非常優秀的遊記作品。   ◎生動的文字穿插數十張日治時期的臺灣影像,讀來宛如親臨現場般令人回味無窮。   ◎全書編排

設計別出心裁,展現質樸又典雅的氣質;開本精緻,採用穿線膠裝方式裝訂,保留質感又能攤平閱讀。   推薦人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嘉行/焦糖(喜劇演員)   黃震南(藏書家)   蔡錦堂(師大臺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列)

泰雅族紋面工具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語族先民在冰河期後,又飄洋過海而來,成為原住民的祖先。

第一區
  本區介紹臺灣在進入歷史時期以前,從舊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重要的史前文化。內容包括距今二、三萬年前,臺灣目前所知最早的化石人類:「左鎮人」,西部新石器時代各階段的文化遺物,東部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別是晚期「卑南文化」的墓葬與陪葬品,以及以十三行文化為代表的鐵器時代的文化內容。

第二區
  本區共有11個展示主題,分別是:平埔族群文化、泰雅族、布農族、賽夏族、鄒族、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邵族。

平埔族群
  分布在臺灣東北部、西部的原住民族群,與漢人經過數百年的接觸,目前多已失去其固有文化與語言,而在臺灣的漢人卻也融入了相當成份的平埔族群血統。本區展出平埔族群中位於東北部的噶瑪蘭族、中部的巴宰族、與南部西拉雅族等三族重要的文化特色。

泰雅族
  分布在臺灣中、北部等八縣境內內山區,地區遼闊,為臺灣原住民中第二大族。該族主要的物質文化特色為編織及紋面,其中貝珠衣尤為特出,而紋面則被視為是成年必要的象徵。

布農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中部山區,而以南投縣為中心,為臺灣原住民中第四大族。該族居住在約一千至兩千公尺左右的山區,傳統以山田墾燒與狩獵為主要的生產方式,男性衣服以皮製為主。臺灣原住民沒有文字,布農族卻發展出獨特的「祭事曆板」以記載年中的農耕祭典時序。

賽夏族
  分布在新竹與苗栗兩縣,分為男群與北群,是臺灣原住民中人口較少的族群。該族在物質文化受泰雅族影響較巨,特別是服飾和紋面方面。矮靈祭為該族最盛大的祭典,也是其信仰之特色。

鄒族
  分布在南投、嘉義與高雄縣境內,分為南鄒與北鄒,目前人口約有七千餘人。該族為山居族群,以狩獵為主,輔以燒墾農業。鄒族為父系氏族社會,各氏族有自己的獵場與漁場,大的部落則有男子會所。

排灣族
  主要分布在屏東、高雄與臺東縣境內,是臺灣原住民中第三大族。該族在物質文化上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青銅刀與雕刻而著名,發展出獨特的藝術傳統,也反映出階級制度的社會體制與對祖靈、靈蛇的信仰。

魯凱族
  分布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霧臺鄉、高雄縣茂林鄉與臺東縣卑南鄉境內。該族亦為一階級性社會,著重貴族的家名與家系,因而發展出獨特的服飾與家屋雕刻。物質文化上亦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與雕刻工藝而著稱。

卑南族
  分布在臺東縣卑南鄉與台東市一帶,分為卑南與知本兩群。該族男子11至13歲舉行刺猴儀式,進入少年會所接受訓練,19至20歲舉行成年禮,這種年齡制度與會所組織,是卑南族立足台東平原的基石。

阿美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東部,花蓮、臺東與屏東一帶,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多的一族。該族為母系社會,行招贅婚,但男子成年後均納入年齡組織,奠定長幼有序的社會體制。物質文化上則以女性的製陶為特色。

雅美族
  居住在臺灣東南方的蘭嶼島上,現今人口約三千餘人,是臺灣原住民唯一不居住於臺灣本島的族群。該族為典型的捕魚民族,精雕彩飾的拼板漁船,木雕、製陶與金銀工藝為其物質文化特色。該族稱「人」為達悟,所以近年來有有改稱為「達悟族」。

邵族
  居住在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畔,人口約兩百八十多人,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少的一族。傳統生產方式有農耕、狩獵、漁撈與採集。因為近日月潭之便,故發展出如「浮嶼誘魚」等多種獨特的捕魚方式與「獨木舟」等湖上交通工具。

  「臺灣的原住民族」常設展區,目前展示的現生臺灣的原住民族,概分為原來的法定「原住民」九族及「平埔族群」三族,但由於原住民正名運動後,政府頒定新增為十六族,該館常設展區將配合時代的脈動,局部更新展示的內容及規劃。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阿美族服飾設計課程內容與教學實踐之行動研究

為了解決泰雅族紋面工具的問題,作者何書亞 這樣論述:

臺灣身處多元文化的社會,造就了"一間教室,有各式不同風景"的校園風貌。1997 年,憲法增修多元文化相關條文,推動了原住民民族教育的發展。2014 年,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更提倡議題融入;其中,原住民服飾文化因具有獨特圖騰及配色,故多應用於教學內容中,但課程多以穿著體驗及族群分辨的內容為主,導致原住民服飾中的圖騰象徵與文化內容仍停留於藝術形式上的知識,無法實質從中了解與認識原住民服飾所蘊含的歷史與精神價值。本研究為行動研究法,主要探究「阿美族服飾設計課程」的「課程設計」、「教學歷程」與「學生之學習歷程」。課程實施共 16 堂課,一堂 40 分鐘,共 22 位國小二、三年級學生,於研究實

施課程中,透過教師的觀察記錄與反思日誌、學生的作品及協同教師的記錄表,執行三方資料的觀察與分析,最後提出課程實施之參考方向及研究結論與建議。本研究的研究結果為:一、學生能夠在課程中,學習對藝術創作的樂觀態度、消除對文化藝術的刻板印象及相互尊重,但對於中低年級學生,文化概念較抽象,尚無法討論關於文化認同、文化自豪感與消除文化偏見的面向,但課程中能促進文化的認識、理解及互動,亦是建立文化認同及文化自豪感和消除文化偏見的第一步。二、學生經過課程學習後,熟悉阿美族藝術元素,能夠將元素融入於設計作品中,運用不同形式的作品進行創作,在過程思考創作媒材與方法的行為,並且解決創作所遇到的問題。三、學生從藝術課

程中認識文化,開啟跨文化及文化深入的對話與討論,在新北市國小的課堂中觀察,學生能從阿美族服飾角度,提出自身對阿美族服飾的看法與觀察,使課堂中具有文化間的對話。桃園市國小的學生均為阿美族,課程中從自身文化的服飾中,觀察到地區不同而有所不同的服飾與配件樣式,教學者進而引導學生了解因地域的不同,而影響著服飾樣式的內容。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10-20年代西方人眼中的臺灣

為了解決泰雅族紋面工具的問題,作者AliceJosephineBallantineKirjassoff 這樣論述:

「Ilha Formosa」意為美麗之島, 在日治時期她為日本所有,成為他們口中的臺灣。   「如果你想確認這座島是否名副其實,最美好的方式之一是:在晴朗的日子裡,搭乘竹筏沿著福爾摩沙的西岸航行,你將親眼見證那在腦海縈繞數日的壯麗山景。肥沃的平原上布滿翠綠的稻田,如畫的小村莊散落四處,點綴著蜿蜒的溪流。越過平原,便可看見輪廓變化萬千的山丘,山頂林木茂盛,襯托著更遙遠、蒼綠的高山。在其中,有時能一次望見五座甚至六座並列的山脈,像是一條條色彩各異的絲帶,從最深的青玉色到最淺的天藍色,由北至南、連綿不絕的美景就在眼前開展。」   本書收錄了兩篇1910-20年代西方人旅遊臺灣的報導文章,

記錄下一百年前臺灣的身影和面貌。第一篇文章中這段優美的文字,出自1920年3月號《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文章〈福爾摩沙.美麗之島〉(Formosa the Beautiful),由愛麗絲.柯潔索夫撰寫,描述1916-1919年間她與外交官夫婿居住臺灣時所觀察到的點點滴滴。第二篇文章由美國旅行作家哈利.法蘭克撰寫,他在1923-1924年從日本到中國後造訪福爾摩沙,1924年出版了《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Glimpses of Japan and Formosa),本書收錄後半部他在臺灣的所見所思:〈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福爾摩沙部分〉。   臺灣專題首度登上《國家地理雜誌》,是這篇1920年3月

號的專題文章〈福爾摩沙.美麗之島〉。作者的外交官夫婿馬克斯.柯潔索夫在1916至1919年間擔任美國駐臺北領事,這篇報導在兩人離臺後刊登。由於作者的身分,以及柯潔索夫領事與臺灣總督府官員的良好關係,因此她能夠從日本官方取得許多資料與第一手影像圖檔。當時正值1915-1920年的「大戰景氣」,日本從債務國搖身一變成為債權國,因此造就了不少日本民間的暴發戶;而1916-1919年也是第六任臺灣總督安東貞美到第七任明石元二郎的時期,臺灣的產業經濟和生活環境已大幅提升,日本統治臺灣的實況得以透過《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傳播到世界各地。可惜不久後柯潔索夫夫婦在1923年9月的關東大地震中英年早逝,《國家地

理雜誌》對於日治時期臺灣的報導幾乎就此絕響,直至1945年才刊登愛麗絲的外交官哥哥約瑟夫.包蘭亭(Joseph W. Ballantine)所寫二戰期間臺灣的相關報導。   在二戰以前,哈利.法蘭克以暢銷旅遊作家著稱。這位德裔移民的第二代從大學時代就踏上了世界的旅途,首部著作《環遊世界漂浪之旅》一出版便成為暢銷書,此後他以「漂浪王子」(Prince of Vagabond)聞名於世。1920年代,他首度造訪遠東,先從日本進入朝鮮、滿洲、中國,而後跨越海峽進入臺灣,1923-1925年陸續出版了《遊盪華北》、《漫遊華南》、《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   在《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的開頭,法蘭克於

1923年9月關東大地震之後來到東京,當時因為接待西方人的旅館毀於災變或擠滿難民而不敷使用,於是他被日本政府安排到公務員家庭借宿。旅遊日本之後,他在臺灣停留了一個多月,由北而南的鐵道旅行、從平地到山地的臺車旅行及沿途所見所聞,他都一一記錄下來。他對臺灣原住民的前途抱持悲觀的看法,一方面感嘆殖民者濫用暴力,批評強制同化的政策,另一方面也觀察到臺灣人從不考慮獨立,即使受到日本殖民統治的壓迫和差別待遇,但因為天生被動和追求安定,因此新生代已習慣於日本的統治,不像上一代或朝鮮人那樣銘記被征服的恥辱。今昔對照,令人不勝唏噓。 本書特色   ◎1910-1920年代西方人旅遊臺灣、聞名遐邇的報導文章首

度翻譯出版:〈福爾摩沙.美麗之島〉是1920年3月號《國家地理雜誌》首次介紹臺灣的專題,〈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福爾摩沙部分〉則是二十世紀著名旅遊作家在1923-1924年旅遊臺灣的記錄。   ◎一百年前的臺灣第一手資料和觀察,近百張早期臺灣的珍貴照片,影像清晰,內容包羅萬象,有臺北城、舊城牆、漢人寺廟、日本神社、藝妲樂隊、人物街景、水牛與鴨群等;交通工具如竹排、舢舨、戎客船、手推臺車、人力車、二輪牛車、縱貫鐵道等;臺灣的經濟特產如米、糖、甘蔗、鳳梨、龍眼、紅檜、檜木、樟腦等;以及數量最多的「原住民」影像,包括原住民族群的吊橋、紡織、舞蹈、家屋、教育等,也介紹各族群的樣貌、服飾、紋面,其中最聳

動的應屬當時絕少在西方世界介紹的臺灣原住民「露天頭顱博物館」。   ◎全書編排設計別出心裁,展現質樸又典雅的氣質;開本精緻,採用穿線膠裝方式裝訂,保留質感又能攤平閱讀。 名人推薦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嘉行/焦糖(喜劇演員)   黃震南(藏書家)   蔡錦堂(師大臺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列)  

商品設計加入文化因素對消費者購買意願與文 化保存之影響-以泰雅族文面與圖騰文化為例

為了解決泰雅族紋面工具的問題,作者楊櫻花 這樣論述:

文面被視為原住民傳統文化藝術的象徵,但泰雅族中國寶級人物的文面卻很遺憾地進入了歷史的記憶,隨著時代的變遷,漸漸成為消失的文化,可謂是相當遺憾,文面文化是代表泰雅族最核心的傳統文化以及最重要的印記,泰雅族年輕男性需要學習狩獵、捕撈、陷阱、燒耕;而年輕女性要學會織布、編織、耕作及家務,當具備基本的技能後,才能進行泰雅族最重要的文面,文面所象徵的就是成為真正的泰雅族人,刻畫在泰雅族人臉上的圖騰。本研究探討泰雅族文面的文化與圖騰該如何保存,透過文獻探討找出文面的意義與功能,並了解文面的圖案與泰雅族留傳的印記圖騰的關連性,進而將這些具有泰雅族文化的文面圖騰,透過商品設計融入泰雅文化元素後,將文

面圖騰中的故事應用於商品中。本研究亦探討消費者是否能夠在理解圖騰與文面的文化內涵後,進而提升其的購買意願。本研究主要採用一、網路問卷:回收有效問卷共計302份,分析並探討研究變項的關聯性。二、深度訪談:挑選相關領域中的5位專家進行深度訪談,以各個領域探討商品設計加入泰雅文化原素的美感認知、功能認知,為商品設計與發展,進而融入泰雅文面文化與圖騰文化,增添文化商品的特殊性,進到達到傳承泰雅文化的目的。研究結果發現商品設計融入泰雅文化的文面文化與圖騰設計,的確豐富商品本身意涵,商品內涵增加了故事性與文面圖騰的意義,並以美感認知與功能認知做為輔助設計,可為商品增添文化魅力,並吸引消費者的購買與關注,亦

可做為泰雅文面藝術與圖騰重要文化藝術的傳承方式,繼續朝此方向發展泰雅文化商品,將不僅於國內販售,更可期待將泰雅文化商品販售至全世界,讓泰雅文面文化與圖騰文化得以永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