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辦公室電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到下列精選懶人包

桃園市長辦公室電話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理察‧羅傑斯,理察‧布朗寫的 建築的夢想:龐畢度中心建築師理察‧羅傑斯自傳 和張茂森的 採訪者之眼:目擊台日近代關係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關於市府-關於市長 - 臺中市政府也說明:東北風偏強,桃園至嘉義、東南部(含蘭嶼、綠島)、恆春半島沿海空曠地區及澎湖、金門易有9至10級強陣風,臺南沿海空曠地區及馬祖亦有較強陣風,鄰近海域並有較大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原點 和前衛所出版 。

玄奘大學 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班 林博文所指導 解文龍的 從組織變革論苗栗縣政府縣民當家熱線1999 (2011),提出桃園市長辦公室電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1999、組織變革、平衡計分卡、單一窗口、顧客導向。

而第二篇論文東海大學 社會學系 鄭志成所指導 馬曉蘭的 「我們」打從眷村來:眷村生活史的考察 (2009),提出因為有 眷村、眷村改建、私人生活、公共生活、我們的重點而找出了 桃園市長辦公室電話的解答。

最後網站桃園市政府一九九九市民諮詢服務熱線處理作業要點則補充:三、 本要點名詞定義如下:. (一) 一九九九:本府提供民眾整合性市政諮詢及陳情服務之電話. 專線,受理包括諮詢服務、轉接服務、陳情服務、通報服務、. 文字服務及其他服務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桃園市長辦公室電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建築的夢想:龐畢度中心建築師理察‧羅傑斯自傳

為了解決桃園市長辦公室電話的問題,作者理察‧羅傑斯,理察‧布朗 這樣論述:

  2007普立茲克獎建築獎得主∣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終身成就獎   英國左派建築師Richard Rogers   情感豐沛的自傳&回憶錄     這不是一本人生勝利組的典型傳記   讀寫障礙,不擅繪圖,被AA建築聯盟學院教授認定不是學建築的料   他如何逆轉人生,榮獲建築最高殿堂肯定     最驚世駭俗的「龐畢度中心」興建祕辛,近五十年後解密,依然驚嘆   公平社會、居住正義、未來建築,如何可能,如何找路?   不只是自傳,更是一位傑出建築家的熱血思辨     「任何關心『人類未來』的人,都該來讀讀這本。」──Antony Gormley∣英國當代雕塑大師     「公共空間是一種

人權,就像人民有權利得到像樣的健康照護、食物、教育和住所。     每個人都應該有權利從家中窗戶看到路樹。每個人都應該可以坐在自家的門廊或附近廣場的長椅上。每個人都應該可以在幾分鐘內走到一座公園,在那裡散步,和小孩玩耍,或是享受季節的更迭。無法提供這些權利的城市,就是不夠文明。」──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讓每一棟建築,都有成為「公共空間」的無窮可能。     ∎代表作:龐畢度中心∣倫敦千禧巨蛋∣希斯洛機場第五航廈∣波爾多法院∣利德賀大樓∣勞氏大樓∣高雄捷運中央公園站∣桃園機場第三航廈     本書為龐畢度中心建築師Richard Rogers的

親筆自傳,從小時候的建築啟蒙談起,訴說歷經戰亂、患有讀寫障礙、「天生不是學建築的料」的他,如何從一位穿著牛仔褲、T恤去參加頂級頒獎典禮的小建築師,蛻變為足以撼動城市的世界級大師。這是一部情感豐沛的回憶錄,也是一部當代建築編年史,從柯比意到密斯,對近現代建築史進行了第一手回望與反省;從倫敦、紐約到芝加哥,不只談建築設計理念,也談城市規劃、公共空間、歐美城市比較、建築史、建築教育和未來願景。談如何打造城市,同時也談居住正義,更關心人類未來。當中更詳細記述了Richard Rogers各時期重要建築波瀾壯闊的執業實況,像龐畢度中心,其背後執行規劃的複雜與詭譎,與這棟驚世駭俗的建築相比毫不遜色!  

  ∎國際競圖的開山祖師,建築生涯最大成就與爭議     Richard Rogers在最沒有人力和資源的38歲,與Renzo Piano打敗681件作品,成為巴黎龐畢度中心競圖的贏家。揭曉的那一刻,眾人一陣恐慌,因為沒人聽過Piano + Rogers事務所。溝通過程中,這組英國與義大利建築師被要求要全程用法語奮戰,外界的詆毀此時也排山倒海而來,藝術家德洛內的遺孀表示:「寧可把畫燒掉,也不願看到作品在龐畢度中心展出。」開幕前的下雨天,一位優雅的老婦人在聽聞Richard Rogers是這棟建築的設計師後,立刻不發一語,拿雨傘在他頭上狠敲一下,逕行離去。甚至,最後的正式開幕,他們都必須努力爭取

才獲得邀請,然而批評的聲浪,卻在一夜之間逆轉,因為大排的人龍,等著參觀那棟「醜陋的闖入者」。開幕一年有七百萬人參觀(超過羅浮宮和艾菲爾鐵塔的總和)。     ∎誰怕查爾斯王子?戰鬥建築師的煉成     Richard Rogers被認為是二十一世紀最激進的建築設計師之一,作品包括龐畢度中心、千禧巨蛋、波爾多法院、利德賀大樓、勞氏大樓;獲得建築最高榮譽斯特林獎、普立茲克獎。Richard Rogers的建築之路如何異於常人,能讓他成為倫敦、巴塞隆納、巴黎市長建築顧問,並帶領「建築和都市主義小組」著手扭轉英國的都市生活?當在倫敦這座保守城市進行建築改革是如此舉步維艱,甚至受到查爾斯王子百般阻撓,他

直接當著王子的面嗆聲,還登報公開譴責王子濫用特權!     ∎一度被AA校長認定「不適合做建築」的建築大師     出身建築世家,義大利曾祖父Eugenio興建自己的別墅,堂哥Ernesto Rogers的米蘭BBPR是義大利最知名的現代建築事務所,二戰的爆發讓他遠離這一切,讓他從原本的義大利資產階級生活,轉落到倫敦一間寄宿單人房。天生患有「讀寫障礙」讓一切更加絕望,學習過程中Richard Rogers的繪圖能力更是「出了名的爛」。這樣的他,日後如何逆轉人生,進入歐洲最高建築學府AA建築聯盟學院,再進耶魯師從Paul Rudolph、Serge Chermayeff等名匠,跟Norman F

oster當同學,與Renzo Piano一起接案。     ∎不要混亂,不要衰敗,城市復興大作戰   ●水深火熱的倫敦居民→倫敦的住宅大多比日本、比利時、荷蘭還小,房租卻佔去市民薪資的七到八成!     ●奇蹟都市巴塞隆納→都市的密度與紐約差不多,卻沒有摩天樓林立?與人口數同樣是550萬的亞特蘭大相比,佔地僅二十五分之一,碳排放量卻更集中易控?     ●加拿大都市報告→是郊區化,還是未經仔細規劃的城市在無謂蔓生?一個郊區家庭一天消耗政府三千五百美元,一個市區家庭,則是一千五百美元,其中因由為何?     住宅計畫和城市復興不可或分,Richard Rogers從當代「高科技」建築技術下手,

追求「耐久長壽、彈性適用、低度耗能」:從「混合用途」的龐畢度中心,以「熱質量」與「煙囪效應」自給控溫的波爾多法院,到「預製建材」、幾小時內就能像積木般拼裝的「Y立方」住宅。     無論是建築迷、建築系學生、建築師、甚或關心居住正義、以及未來城市綠建築議題的人們,都能在本書找到靈光啟發。     「Richard Rogers提醒我們,建築是最具社會性的藝術,相信城市有潛力變成社會變革的催化劑﹔或許建築師最需要堅持的,就是做好一位公民的角色。」─普立茲克獎建築獎評審團     ∎找到建築的公共性,Richard Rogers這樣想   ● 【文化中心】龐畢度中心──建築結構向外裸露,也讓文化從

「廟堂」解放   ●【體育場館】千禧巨蛋──整棟建築的重量,比它內含的空氣還要輕   ●【辦公大樓】勞氏大樓──是金融市場的靈活機器,也照顧行路人的樂趣   ●【法院】波爾多法院──把法院設計成一所法律學校,而不是罪與罰的堡壘     ●【機場】希斯洛機場第五航廈──只要用大螺栓和支架就能固定住的輕量、寬鬆、優雅的「穀倉」,結構勇壯又易更動,足以應付下一波空中旅行變革     ●【工廠】信賴控制工廠──辦公室和作業樓層都在同一棟,首創工廠民主精神先例;隨拆即用,隨時因應各種變更與擴建的「漂亮棚子」     ●【住宅】Y 立方──利用新科技「預製建材」,幾小時內就能像積木一樣拼裝組成,成本六萬英

鎊   好評推薦     王志弘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所長   李明璁 社會學家、作家   林淵源 林淵源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凌宗魁 建築文資工作者   畢恆達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連振佑 中原大學景觀學系副教授   彭文苑 行一建築設計總監   曾成德 交通大學建築所講座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蕭有志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謝宗哲 東京大學建築系博士   謝明燁 中原大學建築系系主任   謝英俊 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顏亮一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所主任   龔書章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專任教授

從組織變革論苗栗縣政府縣民當家熱線1999

為了解決桃園市長辦公室電話的問題,作者解文龍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苗栗縣政府推動縣民當家熱線1999所面臨之組織變革問題以及評估變革後的縣府績效。運用Leavitt的革新模式來探討苗栗縣政府推動縣民當家熱線1999之組織變革現象,以及以平衡計分卡的觀點來檢視變革後內部營運流程的績效。研究者透過質性研究的途徑,利用深度訪談法抽樣訪談熱線1999話務人員以及高業務量單位之業務承辦人,以及以次級文獻分析法分析縣府組織之績效數據。研究發現如下:一、苗栗縣民當家熱線1999成立之因素:主政者的強烈企圖心、希望整合縣府的資源,提供民眾更積極方便之需求。二、苗栗縣民當家熱線1999之營運現況:(一)設立初期階段:成立時間匆促,處理機制建立不全;縣府經費有限

導致1999成立之規模小;各單位業務承辦人大量內耗1999工作量。(二)營運現況階段:「ㄧ個號碼全面服務」更深得民心,更能掌握民眾所需之資訊;並未確實設計顧客導向機制,導致後續顧客成長率無成長;只有電話號碼整合,縣府業務整合問題多。三、組織變革之績效評估:(一)任務因素:熱線1999的角色是整合縣府資源以及積極服務民眾、沒有顧客滿意度調查機制、顧客成長率並未提高。(二)結構因素:服務品質逐漸降低;標準化作業流程明確清晰;在工作流程部份顯示各單位因熱線1999可以迅速獲得更多的業務資訊、各單位工作績效明顯提升、各單位工作流程並未減化、熱線1999並非屬於法制的申訴管道、熱線1999對於民眾的申訴

案件並沒有篩選機制、熱線1999話務人員專業能力不足、對於權責不清的1999案件縣府有一定的協調模式、縣府財務成本控制得當。(三)技術因素:熱線1999之資訊系統資料庫功能薄弱、熱線1999的資訊系統並未整合縣府各業務單位的資訊系統、熱線1999的資訊系統無電子簽章的優勢、熱線1999的資訊系統網站服務功能不佳。(四)人員因素:話務人員專業能力持續成長、話務人員的訓練機制並未確實執行、人事編制小導致離職率對業務運作的影響很大、作業規定獎懲辦法實行效果不彰、業務承辦人對工作負荷量與工作滿意度足堪負荷。

採訪者之眼:目擊台日近代關係史

為了解決桃園市長辦公室電話的問題,作者張茂森 這樣論述:

  |台灣駐日記者第一人的40年採訪現場|   日本全國性大報《產經新聞》外信部次長矢板明夫專文引薦   昭和、平成、令和   走過三任天皇,目睹泡沫經濟時期紙醉金迷的瘋狂   從蔣介石到蔡英文   歷經7位不同台灣總統,和12位駐日代表   解嚴、民主化、兩岸對峙到美中新冷戰   第一線新聞媒體工作者身處時代洪流中抓住的   重.要.片.段   目擊歷史瞬間,新聞界「萬年二等兵」駐日本實錄   寫下,並親身參與台日情誼的每一次溫暖而發光的時刻   福島核災後,唯一未曾撤離的台灣記者   在來回震災地區的路上,看見-   日本人民的素養、回想九二一的台日淵源、   三一一後台灣震驚

世界的賑災金額背後意義   不只寫獨家,同時也創造歷史   日本傳奇人瑞金銀婆婆訪台 × 李登輝總統任內高中同學會的幕後推手   新聞工作者,也是歷史工作者   鎂光燈後,四十年採訪現場的獨白   作者簡介 張茂森(Tiunn BoSom)   1948年 出生台灣.嘉義縣人   1972年 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新聞組   1972年 任嘉義蘭潭國中教師   1973~1978年 任《中國時報》記者   1979~1982年 就讀日本京都大學比較教育研究科   1983~1996年 任《台灣日報》駐日特派員   1996~2017年 任《自由時報》駐日特派員   20

18~ 任FTV民視駐日特派員   著書:   《台灣兩千萬人的抉擇》(中文,台灣日報社出版)   《台湾二千万人の選択》(日文,面影橋出版)   《信心.智慧與行動》(中文,共著、文訊雜誌社)   《台湾の戦略ー逆襲するドラゴン》(日文,DHC)   《奧姆帝國殺戮默示錄》(中文,台灣日報社出版)   關於本書/日本《產經新聞》外信部次長.矢板明夫 前言   第一章  台灣的危機等於日本的危機 〈台灣國家認同錯亂的危機與台日關係〉 從香港,看台灣與日本|香港人示範「一國兩制」|台灣到處可見中國五星旗,統一了嗎?|台灣處理對日關係的新危機|國民黨以公投擋福島食品|福島食品

問題影響台日互信|食品的安全管制必須以科學方法認定|對人體健康的風險「低於十萬分之一」|台日良好關係遭受傷害|福島食品問題影響台灣參與CPTPP|〈日台交流基本法〉對台日關係的重要性|只有加強支持台灣才有機會遏阻中國霸權   〈戒嚴前後的媒體記者生態〉 台灣版「蓋世太保」|戒嚴期的出入境管理局專門監控台灣人|電視「名嘴」精懂天文地理無所不通|媒體逐漸八卦化   〈台灣四百年史是一部悲慘的歷史〉 中國禁止觀光客來台,企圖影響總統選舉|中國高壓對台,每次自己吃虧|觀光客訪台禁令,台灣不會因此被打趴|中國用同樣方法對付日本|日本嘗過中國苦頭|台灣人是中國的「同胞」?   第二章  台灣人眼中的日本

〈三一一東日本大地震與台日連帶關係〉 台灣人對日本的善意|白鶴報恩|世界第一流的國家危機管理體制|無眠的二十八小時|發生大災難日本還要考慮中國高興與否|木坂麻衣子的義舉發酵   〈靖國神社對台灣的意義〉 靖國神社象徵日本國民捍衛國家的意志|靖國神社是日本和中國的問題,不是台灣的|台灣也有「靖國神社」   〈日本雙胞人瑞姊妹-金銀婆婆訪台記〉 金銀婆婆訪台的夢想|與金銀婆婆的「第一類接觸」|金銀婆婆無形中挽回華航聲譽|超過百名記者等候在桃園機場   〈高座的「少年工哀史」〉 台灣少年工對台日雙方的貢獻|老淚縱橫領到六十年前的畢業證書|扮演台日友好關係的重要角色   〈台日民間關係的新里程-櫻樹返

鄉會成立始末〉 櫻花返鄉.台日友誼加溫|尋櫻行動|日韓緊繃關係的對照組|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第三章 台日四十年近代史的目擊者 〈初抵日本新世界〉 幾乎被高級Mansion整慘|遇到日本「救世主」|第二位「救世主」降臨|終於找到新「職業」|上出政夫的救命恩人是台灣人|與珍珠商人擦肩而過|有GUTS的台灣歐巴桑為我「伸張正義」|最後仍需重操「舊業」   〈李登輝的高中同學〉 「岩里政男」與伊藤榮三郎|專訪「岩里君」的高中日本同學|曾踢掉同學大牙的「岩里君」|我在李前總統的官邸「被捕」|第一次參加總統的私人「同學會」|採訪老同學的聚會又是獨家報導   〈昭和的奇跡-泡沫經濟時代〉 滿地皆鈔票|鈔

票多到自己都忘掉|鈔票丟進信箱和排水溝|炒地皮集團四處橫行|泡沫經濟崩潰,「別墅」變成「別野」|一百圓的商品乏人問津,換上一千圓的標價立刻賣光|泡沫經濟瓦解,日本景氣初嘗惡果   〈非提徐福不可—抗暴,記者生涯唯一報導三次的專題〉 唬弄秦始皇逃離暴政|以尋藥為名欺騙始皇帝|好比古代日本的土皇帝|徐福是日本的神武天皇嗎|日本人可能是徐福的子孫|徐福為新宮市拚經濟   第四章   台日交流的現場40年 〈李登輝前總統訪日引爆日中外交大戰〉 千人機場歡迎李登輝總統首訪日本|發給簽證是人道考量,非親台或親中問題|寧可中止訪日也拒簽附帶條件|大批記者擠滿飯店後花園|中國越打壓,李登輝聲望越高|九次訪日皆

成功|喜極而泣的日本女記者|一千四百人為李登輝成立「李友會」    〈「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是台北市長管的嗎?〉 謝長廷是台北市長柯文哲的部下嗎?|用「台灣」就是台獨,用「台北」就不是台獨?|一個人闖紅燈不行,大家一起闖紅燈就OK|有的拚外交,有的拚「內交」|放鴿代表惹火日本國會議員|三位駐日代表榮獲日本政府頒贈旭日重光勳章|林金莖「苦節」日本三十年|應盡早將看板改為「台灣駐日代表處」   第五章  台灣獨立運動與日本 〈支持台灣民主化與獨立運動的日本〉 台獨運動最險峻的七○年代|東帝汶的獨立世人感動|在日本致力於台獨運動的人士|支持台灣獨立運動的日本人|李登輝時代的台灣正名運動|日本的台

灣「正名運動」|「在留卡」的國籍與地域欄上由「中國」變成「台灣」|台灣幾次獨立的機運|日本投降時,台灣也有過獨立機會|扣留天皇詔書,台灣總督圖謀台灣獨立   〈全台連的成立〉 全台連是在日台灣僑社的「肉粽頭」|做「台光」的事,卻拿「華光」獎章|中國人勇敢打倒腐敗滿清值得敬佩,「但與台灣無關」   後記   附錄/日台交流基本法 關於本書 日本《產經新聞》外信部次長 矢板明夫   《採訪者之眼》本書作者張茂森到二〇一七年為止,是台灣發行量最大報紙《自由時報》駐東京的特派員,他在《自由時報》曾有一個名為「東京觀察」(早期名稱為「東京前線」)的著名專欄,寫了至少十年。     在這個專欄,他

以獨自的觀點評論日本政治、經濟和社會的最新動態,有時候也對台灣和日本當局提出建言,台灣的知日派人士讀過之後深感「好像身處東京」,也非常喜歡他的專欄。二〇一七年四月在專欄上刊出的一篇〈蔡英文還在等什麼〉,在台灣和日本兩地引起了很大的話題。   在這篇文章中,他首先認為日本的安倍晉三首相不向中國壓力低頭,重視發展對台關係,並且評價安倍首相「是歷史上最親台的日本首相」,又提到「日本當然對台灣也有所期待,就是希望台灣能夠解除對東日本大地震災區的福島等五縣食品的進口禁令」。   同時他對於蔡英文政府擱置這個問題也提出批判指出,「如果經過科學方法的檢查證明未含有汙染物質,就應該早日解禁」,又說,「安倍

內閣不會是永遠的,在台日關係如此緊密的時期,如果台灣需要日本的幫助,或者是台灣想要幫助日本,現在就應該馬上著手」。   這種觀察完全正確。但是,當時台灣在野的國民黨並不信任日本食品,斷定日本食品是「核食」,不斷透過媒體展開排除日本「核食」的運動。台灣的政治家或專家學者也不想觸及這個問題,在這種環境下,作者茂森兄勇敢地以具名的論文,呼籲對福島等日本災區的食品解禁,他的勇氣得到很多台日關係相關人士的喝采。   茂森兄後來轉到民視,也對日本食品的安全進行各種角度的檢視,做成電視專題報導,不斷呼籲台灣相關單位對福島等五縣食品解禁,他的努力其實也有一些成果,民進黨內部傾向同意解禁的人開始有增加的跡象

。   我在十五年前認識茂森兄,正好是我從地方被調到《產經新聞》東京總社外信部(國際部)的時候。《產經新聞》和《自由時報》有類似姊妹關係的合作,發生重大新聞時,互相提供對方所需的照片素材,我當時是負責處理台灣相關新聞,因此提供《自由時報》照片也是我的工作之一。當時台灣的棒球選手在日本和美國非常活躍,因此需要很多相關照片。   讓我驚訝的是,只要打電話給茂森兄,他總是回答「馬上到」,一小時內絕對會在《產經新聞》總社看到他的身影。當時茂森兄已經是資歷近三十年的「老牌」記者,向來自己開車、很少搭電車的他,在事件發生時立刻趕到現場採訪、拍照,行動力並不輸於二十多歲的年輕記者。   二〇〇八年夏天

派往日本赴任的新任駐日代表馮寄台,在華航機上「偶然」遇到茂森兄,茂森兄就大膽坐到馮代表旁的座位開始採訪,當然就因此得到一條獨家新聞。   在台灣的報社中,駐日記者都是菁英中的菁英,有的回到台灣高升,甚至做到社長。但是過了六十歲的茂森兄還在新聞工作的第一線守住採訪現場,他常常自稱是新聞界的「萬年二等兵」,並曾幾次謝絕來自台灣方面更好工作的「誘惑」,唯一的理由是「仍然想繼續在東京的記者工作」,像茂森兄這樣的日本通確實很少,就這樣他就締造了駐日四十年記者的空前大記錄。   「四十年都在第一線採訪戰場是最大的幸福」,這是茂森兄對迄今自己人生的評價,這段漫長的記者人生當然必須要整理到書中。   有

歡笑,也有眼淚。從這本書中的字裡行間,我看到茂森兄對台灣和日本的愛情,我個人最感動的是,書中茂森兄寫到初抵日本時,其「日本的恩人的恩人正是台灣人」這個部分。   他寫到,剛在日本留學時,在租房子的時候,全力協助的日本房東二戰期間從軍,部隊被調動到台灣,遭逢美軍空襲不幸受傷而被送醫急救,台灣當地的護士輸血給他四次而救了他一命,這位日本房東因為自己身上流的血液是台灣人的血液,因此對他特別照顧,以為報恩之意。   後來茂森兄也以「悲歡離合總無常,救命之恩同再造」為題撰發新聞,代為尋找日本房東的救命恩人。   茂森兄不但用筆不斷促進台日關係,同時也企畫將昭和天皇在皇太子時代前往台灣視察時,親手種

植的櫻樹、榕樹和瑞竹樹苗送返日本故鄉。為台日友好做義工,這或許是茂森兄對照顧他的日本人的一種報恩。   茂森兄在書中也強調中國的霸權和對台威脅,從東京遙望台灣,他認為,國際社會幾乎沒有注意到中國想要消滅台灣的意圖,台灣被逐出世界衛生組織(WTO),和台灣有邦交的國家也在中國的「銀彈外交」下,被迫和台灣斷交,對此,一般的日本人好像都不怎麼關心。   茂森兄在本書中,強調台灣目前的危機,台灣萬一被中國併吞,日本可能就是中國的下一個目標,由於這本書的日文版也同時間在日本出版,他同時提醒台灣讀者和日本讀者必須正視這個事實,這本書對台灣和日本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提示。

前言 二戰結束後,麥克阿瑟將軍因為得罪杜魯門總統而被解除聯軍最高統帥職務,回到美國,一九五一年四月十九日在國會發表演說時,最後感慨地說,「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only fade away.)。 從我一九七二年大學畢業以來,一直在第一線採訪新聞,從地方新聞到政治新聞;從此外派日本,在日本不但沒有特定採訪路線,而且單打獨鬥。基本上也就變成萬能記者,新聞採訪歲月總計超過四十五年,全部都在第一線現場;四十五年持續在第一線跑新聞的記者應該不多,其中除了在台灣的五年採訪工作,剩餘四十年全在日本海外「戰場」作戰。大學同班同學有人做了報社的總編輯、

副社長,有人在媒體做董事長,也有做過立法委員的,幾乎全退到「後方」當了指揮官。只剩下我一個人還在最前線打仗,如以軍隊形容,就是在前線打仗的二等兵,而我就是標準的新聞界二等兵,而且是永遠在第一線採訪的萬年二等兵。 中學時代我立志要做記者,高中畢業後也真的考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新聞組(當時的師大社教系有新聞組、社會事業組、圖書館組)。我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新聞記者的工作自由自在,還能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為別人討一點公道。也就這樣,這一生我從未在辦公室做過「朝九晚五」的工作,從年輕一路到老,只有新聞記者一條路,真的成為新聞界老兵。我肯定麥克阿瑟將軍說老兵不死,但並沒有凋零的感覺,因為我還想繼續在

新聞採訪工作上一路幹下去。二○一七年底我離開待了二十一年的《自由時報》駐日記者工作,可是退而不休,仍想繼續拚老命,從拿筆變成拿麥,轉到民視,仍然在日本。不知道這到底算好命還歹命,我始終覺得與其退休在家等待上帝召喚,不如像在沙場的士兵,戰到最後一口氣,這樣的人生應該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我們」打從眷村來:眷村生活史的考察

為了解決桃園市長辦公室電話的問題,作者馬曉蘭 這樣論述:

本研究從眷村生活(國家力介入的生活、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以及居住空間(建築結構、住宅內部空間、社區公共空間和社區周邊)出發探討眷村的「集體情感」如何產生?比較眷村經改建後,在「居住空間」上,發生哪些改變?居住空間的改變,又會對「眷村生活」和「集體情感」造成什麼影響?眷村的興建,代表外省眷屬在台灣開始有了一個以「家庭」為單位的「私領域」--眷舍。眷屬可依照「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去經營和擴建自己的住所,尤其又以圍起「竹籬笆」更明確地劃分出眷村中私領域和公領域的界線,有了一定程度上不被國家所干涉的生活。要注意的是,在眷村中雖可區分私領域和公領域,但兩個領域的界線卻很容易被眷戶們所跨越。因此,「領域

分明,但易跨越」就成了彼此互不熟識的眷屬們可以產生「連結」的物質基礎。與此一物質基礎相應的是,鑲嵌在一起的眷村生活--私人生活有時會延伸到公領域中(如經濟生活)或成為公共事務(如管教及照顧孩子);公共生活有時又進入到私領域中(如串門子、廣播和電視娛樂)或公共設施做為私人用途(如辦公電話、擴音器)。讓眷村中能形成許多「連結」(片段性的、全面性的、強化性的),尤其是全面性的連結--「類親屬」的形成,將眷村成為一個整體,將來自大陸各省,原本差異性極大且互相陌生的眷戶逐漸形成強烈地「我們」的關係與情感,促使整個眷村內的居民成為一個緊密連結的「關係網絡」。讓來自異鄉的眷戶能真正紮根於台灣社會之中。「我們

」,是從眷戶之間互相分享的眾多「生活連結」中所產生,這是一種眷戶們「自己」形成的關係與情感,而不是認同其他已經存在的外在對象,且是穩定的、持續的日常生活,而不只是出現在特定的時間或特定的事件上。此外,在眷村中所形成的「我們」不只將住在眷村中的外省人包含於內,也將住在眷村中的本省人包含於內,這是跨省籍、跨代別、跨性別的緊密關係與情感。在經歷眷村改建後,雖然眷村生活連結的物質基礎被破壞、雖然生活連結被消弭、雖然已轉變成去鑲嵌的生活,但「我們」的關係與情感並未消失,甚至再次鞏固「我們」的界限使新住戶難以加入。但因這種「我們」的關係與情感已無法在新住宅的日常生活中運作,已不屬於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因此

,眷戶們在搬入新住宅後,會感覺到「人情味大不如前!」或「孤單」。從而藉由不斷的述說、回溯從前的生活,以找回那種緊密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