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新店區中正路413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到下列精選懶人包

淡江大學 建築學系碩士班 康旻杰所指導 李冠毅的 建構淡水獨立聲音的空間孵化器 (2008),提出新北市新店區中正路413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搖滾樂次文化、獨立聲音、淡水動物園、李雙澤、淡江大學。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新北市新店區中正路413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建構淡水獨立聲音的空間孵化器

為了解決新北市新店區中正路413號的問題,作者李冠毅 這樣論述:

  六○年代時期的淡水地區,以淡江大學為主要的大學城生活圈,毋疑是當年藝文學風與國族主義盛行的地方,當年師生們群聚在一個隱密的學生宿舍──動物園,以詩詞、文字、音樂來表達出對國家社會現象的看法與見解,但隨著1997年捷運淡水線的開通與學運風氣重心的轉移,淡水已慢慢被形塑成觀光勝地,當年校園中的氛圍已經不在。  大學城中原本的許多獨立特色空間,也因為經營問題而慢慢倒閉歇業,反觀過去,一個俱有歷史縱深與學運風氣的淡江大學城,現在正因為資本的介入而慢慢消逝,且政府因為淡水地區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讓許多早期未被列為古蹟的閒置空間,一一被政府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以觀光為主的商業開發。  本文將從李雙澤與動

物園做為研究的開端,開始借著訪談與資料搜集,整理分析早期六○年代的淡江大學與週邊空間氛圍,且針對現在的淡水地區做實地調查與資源整理,討論現今淡江大學城中所需要的資源與空間,重新建構淡江大學城與淡水的獨立聲音空間。  至於獨立空間的使用對象與設定,將從非商業性的音樂人,開始作此族群的觀察與檢討,規劃出一個屬於這些族群的使用空間。在觀察的過程中,以大學城中獨立特色空間的群聚現象,作為空間規劃的範本,包括:獨立書店、咖啡館、單廳影院、現場音樂吧、藝廊、二手書店以及各式特色餐館等,開始找出空間的氛圍與調性。  淡水雖然被政府以商業走向進行開發,但透過實地走訪了解與紀錄後,發現仍然有許多民間力量、社區資

源與學校資源。本次論文將重新檢視淡水的有限空間,重新設計與規劃,以整合這些力量並提供獨立空間養分為目標,慢慢凝聚淡水動物園當年的獨立思考與學術、藝文、思想交流的力量,重新建構淡水獨立聲音的空間;且以空間佈署的概念,讓獨立聲音的空間網絡串聯起週邊個性化據點的文化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