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低收入戶喪葬補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到下列精選懶人包

中國文化大學 心理輔導學系 洪雅琴所指導 李俊賢的 與現實世界的搏鬥、掙扎: 八八水災後多重弱勢家庭個案的生活經驗之民族誌研究 (2012),提出彰化縣低收入戶喪葬補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八八水災、災難、多重弱勢家庭、生活經驗、民族誌、掙扎與搏鬥。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彰化縣低收入戶喪葬補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與現實世界的搏鬥、掙扎: 八八水災後多重弱勢家庭個案的生活經驗之民族誌研究

為了解決彰化縣低收入戶喪葬補助的問題,作者李俊賢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瞭解(一)多重弱勢家庭的生命故事,以及其生存之道為何?(二)多重弱勢家在遭遇八八水災後的生活經驗為何?本研究方法以質性研究的民族誌方法取徑,以關懷小茉家庭(匿名)個案作為研究田野,進行長達三年多的參與觀察和訪談。研究結果發現小茉家庭處在面臨多面向剝奪的弱勢生活中,發展出封閉與卑微的生存之道,而小茉家庭也無法因應災難帶來的衝擊。其具體內涵包括:一、弱勢者組成的多重弱勢家庭:茉爸因意外殘疾而喪失其勞動價值,在傳宗接代的家族期望下,與華裔印尼女子-茉媽組成家庭。茉媽對夫家的弱勢經濟條件感到錯愕和失望,以致於產生適應困難,然而,孩子的誕生成為這個家庭凝聚的力量,並帶來希望與寄託。二、「對外

封閉,對內糾結」的家庭動力:在父權形態的家庭結構裡,茉爸為免於外界歧視與批判的眼光,創造一家人的緊密關係,卻同時控制著家庭的行動,限制家庭發展的可能。三、「持續弱勢」的卑微生存哲學:茉爸、茉媽透過消極不作為,不避諱表現出弱,來獲得國家與社會的資源,發展出卑微的生存策略與自我認同,然而,這樣的生存方式其實也是一種生存的韌力。四、災難凸顯小茉家庭的易受傷的體質:災難會使得弱勢身份的消失,再加上封閉的生存策略,造成低社會資本,使得災後處境顯得狼狽不已。然而,資源雖少卻是僅有的一切,表現在對資源的善用與珍惜。五、災難帶來危機,同時打破家庭的孤立處境:災後重建相較其他家庭來得非常緩慢,卻讓此家庭有機會被

外界看見,進而獲得政府補助以外的資源、關懷。六、虔誠的信仰是主要的精神支柱。由於弱勢處境往往不被他人相信與理解,心中的痛苦只能訴說給神明聽,認為只有神明會相信此家庭遭遇到的種種困難。接著透過研究者的反思,討論弱勢的議題包含:(一)弱勢不等於弱者;(二)「弱勢」是外界的框架,卻是他們的生活的一切;(三)勵志的社會氛圍,可能是一種無形的壓迫;(四)教育是翻身的道路,卻是一條狹隘的路。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心理實務工作者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