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樓管理員契約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到下列精選懶人包

大樓管理員契約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讀品文化寫的 推理高手系列 套書 和徐佳馨的 【全新暢銷增訂版】買一間會賺錢的房子:最受信賴的獵屋高手,教你「不後悔的買屋36招」,挑間「增值中古屋」,比「定存」多賺20倍!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讀品文化 和核果文化所出版 。

華夏科技大學 資產與物業管理系 黃裕鈞所指導 洪慈徽的 公寓大廈住戶因管理服務人員的侵權行為請求損害賠償問題之探討 (2019),提出大樓管理員契約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管理委員會、委任、僱傭、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而第二篇論文華夏科技大學 資產與物業管理系 謝百鈎所指導 陳景照的 保全公司聘僱保全人員必要人事成本之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保全公司、保全人員、人事成本、勞動基準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大樓管理員契約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大樓管理員契約,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推理高手系列 套書

為了解決大樓管理員契約的問題,作者讀品文化 這樣論述:

  推理破案王之1:謀殺真相事件簿   好的推理試題不僅可以開闊視野、提升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透過完成一道道趣味橫生的推理關卡,能不斷地提高注意力、推理力以及成就感,進而達到提高智商的目的。   想要擺脫以往單一方向思考的模式嗎?那就從解開這些撲朔迷離的案情開始吧!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愛因斯坦所說的想像力,即人的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的高低展現出一個人的智力水平。   智力是人類進化的最高成就,人的智力潛能是無限的,而遊戲是人的天性,在遊戲中培養和鍛鍊人的思維能力,無疑是提高智力的一種極好方式。   推理破案王2:秘密殺人事件簿  

 融合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在推理的過程中,開發新穎的思維與細緻的觀察力,創造出新的邏輯觀念。如何才能「玩」出一個聰明的大腦?不要著急,有了這本書,一切問題都解決啦!   某夏天的一個夜晚,一幢獨門獨院的別墅裡,一個犯罪集團的頭目被槍殺。第二天早晨發現了屍體,凶器是一支手槍,被丟在屍體旁邊。   可是,那間房子的門是從裡面反鎖著的。面積狹小的窗戶從裡面插著插銷,並且窗外是很堅固的鐵條防盜護欄。   只有窗戶的角落玻璃破了一塊,那裡已經拉著一張蜘蛛網,連一隻蒼蠅也別想出入。也就是說那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密室。   推理破案王3:死神召喚事件簿   天才的培育與成長,不單單要注重方法,更要注

重觀念;成功不完全依靠勤奮,更要依靠思考的力量!當思考能力在不知不覺中,為科學的潛意識所主導,被理性的觀念所左右時,你的命運將從此改變!   某大樓的一個房間裡,有個女人在服用安眠藥睡熟後被煤氣毒死,煤氣是從一根橡膠管裡放出來的。   現場還有一隻同樣因煤氣中毒而死的貓。貓尾巴上不知為何繫著一個棉花球。根據推測,死亡時間是晚上點30 分左右。因為這個房間的門窗都緊閉著,所以只要打開煤氣開關,30 分鐘內,室內的人就會死亡;也就是說,兇手行兇的時間是在晚上點左右。但是警方追捕到的嫌疑犯則拿出確鑿的證據,證明自己從晚上9 點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都不在現場。   兇手究竟是使用什麼詭計使煤氣延遲了

一小時才放出來的呢?   推理破案王之1:謀殺真相事件簿 01. 奇怪的血型 02. 雪地上的足跡 03. 智辨兇手性別 04. 證人的謊言 05. 村長的詭計 06. 是誰害死了後母? 07. 兇手是誰? 08. 鐘塔上的調色刀 09. 偵探的錯誤 10. 被害時間 11. 貓爪印 12. 三個嫌疑人 13. 聰明的太太 14. 醫生的謊言 15. 玻璃的啟示 16. 彩虹的破綻 17. 小孩子的啟示 18. 手錶指認兇手 19. 聰明的管理員 20. 不在場證明 21. 兩種樣貌 22. 1257 案件 23. 字母的祕密 24. 法醫識賊 25. 石膏鞋印 26. 圖釘上的頭髮 27

. 大使中招 28. 漏洞在哪裡? 29. 故佈疑陣 30. 鑒貌辨凶 31. 偽造的留言 32. 消失的黃金 33. 不翼而飛 34. 致命毒液 35. 腳底的傷痕 36. 有效的遺囑 37. 被冤枉的年輕人 38. 被揭穿的謊言 39. 決定性的證據 40. 誰來報警 41. 求救信號 42. 誰是綁匪 43. 絕筆認凶 44. 名劍士之死 45. 謀殺的真相 46. 三角情殺 47. 誰是主人 48. 三個罪犯 49. 噴水池中的屍體 50. 騎單車的兇手 51. 商業間諜 52. 暗道 53. 難圓其說 54. 火的顏色 55. 為什麼要逮捕羅娃? 56. 兇手如何銷毀自己的腳印? 5

7. 凶器究竟是什麼? 58. 雷特的破綻 59. 逮捕約翰的證據 60. 三個人的證詞 61. 撥號之謎 62. 郵票藏在哪? 63. 一杯柳橙汁 64. 至親的兇手 65. 中箭之謎 66.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67. 自殺疑案 68. 發黃的契約 69. 十枚金幣 70. 疏忽的罪證 71. 離奇的敲詐案 72. 真正的行兇時間 73. 一柄扇子 74. 自殺還是他殺 75. 賴特的馬腳 76. 指紋的祕密 77. 綁匪的真面目 78. 兇手的紕漏 79. 密林深處的血跡 80. 照片會說話 81. 富家女之死 82. 奇怪的算式 83. 誰殺了蒙面占卜師? 答案   推理破案王2:秘密

殺人事件簿 01. 密室槍殺案 02. 頭等車廂事件 03. 音樂家之死 04. 獨居婦女與狗之死 05. 高樓上的謀殺 06. 咖啡毒殺案 07. 地震夜兇殺案 08. 機密文件 09. 死者的腳印 10. 湯姆的疑惑 11. 教練被殺 12. 快餐店殺人案 13. 森林殺人案 14. 別墅殺人案 15. 「面具俱樂部」謀殺案 16. 船長遇害時間 17. 金蟬脫殼 18. 麻將牌的祕密 19. 按鈕 20. 風景區謀殺案 21. 電影院殺人事件 22. 毒蘑菇兇案 23. 失火還是縱火 24. 救生梯謀殺案 25. 家庭共謀殺人案 26. 賴賬殺人 27. 簡單的謎 28. 畫中「兇手」

29. 被識破的伎倆 30. 沸騰的咖啡 31. 地毯上的彈殼 32. 露出馬腳 33. 驅犬殺人 34. 彈從口入 35. 沒有指紋的玫瑰 36. 戴墨鏡的殺手 37. 油畫的畫框 38. 天降神兵 39. 送早餐 40. 喝咖啡的貴賓 41. 蹊蹺的死因 42. 牙科醫生 43. 手機數字 44. 橋牌桌上的謀殺 45. 同謀 46. 法官之死 47. 意外之交 48. 毒針謀殺案 49. 誰偷了畫冊 50. 鴕鳥之死 51. 女演員之死 52. 池塘裡的倒影 53. 蒙面占卜師 54. 真兇 55. 手裡的頭髮 56. 狡猾的走私者 57. 浴室殺人案 58. 舉手結案 59.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 60. 喇叭竊盜案 61. 精明的神父 62. 反鎖的酒窖 63. 觀星塔上的兇殺案 64. 失蹤的新郎 65. 女教師命案 66. 單身女郎之死 67. 大提琴手之死 68. 凶器 69. 嫌犯的謊言 70. 查獲毒品 71. 醫院兇案 72. 馴馬師之死 73. 骨斑辨屍 74. 酒吧謀殺案 75. 聰明的法官 76. 燃燒的汽車 77. 滑雪痕跡 78. 煤氣爆炸之謎 79. 牽牛花照片 80. 誰毒殺了敲詐犯? 81. 自行車的痕跡 82. 煤氣爆炸之謎 83. 單身女郎之死 答案   推理破案王3:死神召喚事件簿 01. 值班人 02. 無名之火 03. 防不勝防 04.

自殺的賭徒 05. 手錶和玻璃 06. 牛皮的力量 07. 深夜來信 08. 繫著棉球的貓 09. 孩子的氣球 10. 雨中的帳篷 11. 孤獨老嫗 12. 死人河 13. 新婚詐騙 14. 無處可入 15. 救生筏上的疑團 16. 被捨棄的女孩 17. 修女之死 18. 風流偵探 19. 死者的晚宴 20. 夜半驚魂 21. 失和的夫妻 22. 一支名錶 23. 兩位新娘 24. 馴馬師之死 25. 三個教練 26. 樹下的金幣 27. 小偷的作案方法 28. 門口的香菸 29. 藏珠寶的罐頭 30. 金塊藏在哪兒了 31. 巧妙的情報電話 32. 觀光巴黎 33. 尼奧的眼鏡 34. 自

作聰明 35. 消失的聲音 36. 日本刀 37. 被替換的毒藥 38. 沙漏的祕密 39. 妙對破案 40. 找不到的凶器 41. 心理測驗 42. 火災之謎 43. 議論工資 44. 盲人的槍法 45. 甲板的槍聲 46. 話中有話 47. 珠寶失竊 48. 失蹤的自行車 49. 九朵玫瑰 50. 深海探案 51. 嬰兒的眼淚 52. 鬱金香與珍珠 53. 骨灰盒裡的鑽石 54. 一尊青銅像 55. 浴缸斷魂 56. 遺產在哪裡 57. 毒蛇咬人事件 58. 祕道開關 59. 被殺寫成自殺的文章 60. 殺手的失誤 61. 奇怪的觸電死亡 62. 聰明反被聰明誤 63. 看不見的開槍者 6

4. 食兔中毒案 65. 致命的一滑 66. 怪異的聖誕老人 67. 雞蛋裡的針 68. 悲劇故事 69. 旅館幽靈 70. 梅花鹿的哀鳴 71. 可疑的錄音 72. 河豚料理之謎 73. 廚師的冤屈 74. 吊在半空中 75. 守財奴之死 76. 死狗洞 77. 毒蜂蟄死人 答案   01. 奇怪的血型 某日夜晚,一個年輕的女子被車撞了。 駕駛人裝作送她去醫院,將她抬上車,然後逃走。由於被害人已經死亡,所以毫無疑問屍體會在途中的某個地方被扔掉。 因為是惡劣的肇事逃逸事件,警方立即偵查,經檢驗留落在現場的被害人血型,是0型和A 型。 這麼說,被撞的被害人有兩個人嗎?但根據目擊者的證言,被害

人是一人。而且,肇事司機沒擦傷一根毫毛,所以絕對不是他的血被混到裡面了。 那麼,被害人的血型到底是什麼呢? 02. 雪地上的足跡 在一個白雪皚皚、積雪厚達25 公分的嚴冬早晨,罪犯在自己家裡殺了人後,穿過一片空地,將屍體扛到鄰居家一間正在建造的空房內,轉移了殺人現場。他又順著原路返回家中,撥通了1 報警電話。 幾分鐘後,警察巡邏車趕到。 「今天早晨,我想掃雪,去鄰居家的空房裡找推雪板,卻發現了一具年輕的女屍,真是把我嚇了一跳。因為空房周圍沒有被害人和兇手的腳印,所以此人肯定是昨天夜裡木匠走後,下雪之前,在空房裡被殺的。」他裝作發現者的樣子若無其事地說。 此時,正巧龐偵探路過。 龐偵探聞訊後,憑

著天生的好奇心,查看了報案者往返現場時留在雪地上的腳印。 「警官,那個傢伙在說謊,兇手就是他。 是他在自己家殺人後將屍體轉移到這間未蓋完的空房裡的」。 他直接了當地告訴了警察,倒使警察們頗為吃驚。 那麼,龐偵探到底發現了什麼證據,識破了報案人的謊言呢? START 01.密室槍殺案 某夏天的一個夜晚,一幢獨門獨院的別墅裡,一個犯罪集團的頭目被槍殺。第二天早晨發現了屍體,凶器是一支手槍,被丟在屍體旁邊。 可是,那間房子的門是從裡面反鎖著的。面積狹小的窗戶從裡面插著插銷,並且窗外是很堅固的鐵條防盜護欄。 只有窗戶的角落玻璃破了一塊,那裡已經拉著一張蜘蛛網,連一隻蒼蠅也別想出入。也就是說那是一個完完

全全的密室。 那麼,罪犯是如何槍殺了小頭目的呢?

大樓管理員契約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140514東森 買屋約定鄰居不得為凶宅 法官判定包含公設及頂樓
影片網址→http://youtu.be/oKh1aEjR9_M

感謝記者 曾鈴媛 的採訪,說真的,如果連「上下左右鄰居都不能是凶宅」條款,房仲都答應了,整棟大樓哪裡有凶宅,都有可能面臨解約的風險,因為這可以依照法官自由心證來擴大解釋了!以後整棟大樓只要有一戶是凶宅,整棟大樓都會遭殃了。

以下是新聞報導......↓

板橋市區大樓林立,因為黃小姐第一次買房,看上這兒的環境,花1200萬買下其中一樓,才剛交付325萬後卻從鄰居口中得知頂樓曾有人跳樓,憤而提告解約。

管理員:他自己跳下來的。記者問:在哪裡跳?管理員:在樓上、頂樓啊。

對於跳樓事件,管理員低調不願再談,這位黃小姐當初透過房仲買下這棟大樓的四樓,買賣前曾交代房仲「上下左右不得發生命案」,命案現場,警方拉起封鎖線,鄰居們議論紛紛,大家買房一般都害怕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下凶宅。

原本依照內政部公布的不動產委託銷售契約,保障的是在建物或附屬建物,也就是房子專有部分不得發生凶宅兇殺命案,不過雙方簽定契約卻「另約定」同棟其他樓層包含上下左右都不能有兇殺或自殺,法官審理因此認定「沒有排除公設」。

記者 曾鈴媛:根據買賣契約,房子不是凶宅不只頂樓,還有大樓的樓梯間甚至含整棟建物的走廊公共空間。

雖然賣方認為,這是黃小姐和房仲間約定的特別條款,沒有記載合約上,還覺得是黃小姐擴大解釋成整棟社區不是凶宅。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依照上下左右)你從頂樓跳下去,頂樓也算凶宅,你跳下去的地點也算凶宅,民法的規定是說連口頭上的約定也具有法律效益,只是能不能被證明。

不過法官根據黃小姐和房仲的通聯,認定約定有效,非凶宅條款包含公設,判黃小姐可以退錢解約,全案還可上訴。

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74645266

公寓大廈住戶因管理服務人員的侵權行為請求損害賠償問題之探討

為了解決大樓管理員契約的問題,作者洪慈徽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公寓大廈住戶與管理服務人員的侵權行為以及他們請求損害賠償的問題。隨著建築物型態的改變,公寓大樓集合式住宅成為主流,而其所需管理維護的項目更加多樣性且為專業領域,委託管理服務人員負責社區的管理維護工作也成為物業管理方式的主流,基於信賴關係,對於聘有管理服務人員及保全員的社區,在居住上為應更加安全有保障。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成立管理委員會,管委會委任公寓大廈管理維護公司及保全公司,委任之公司分別僱傭管理服務人員及保全員,處理社區日常事務、管理維護的工作,亦保障住戶的生命財產安全,倘若管理服務人員(如保全員)失職時,致使住戶財務失竊、侵占管理費、侵害住戶人格權等行為,應負擔損害賠償責任。

目前法院判決中,並無管委會「自聘」管理人員侵害住戶損害賠償之相關實務見解,可能是大多數社區管委會都與物業管理維護公司簽訂委任契約,委託專業管理維護公司來提供服務,亦可能是因為自聘管理人員與住戶為雙重身分,與其他住戶若發生糾紛時,管委會多流於應付之情形,因聽而不聞而沒有下文之窘境。綜上所述,管委會「委託」管理服務公司比「自聘」保全員對住戶損害賠償比較有保障且風險較低,建議管委會與保全公司、物業管理公司簽訂委任契約,以維護社區之治安服務,無論是對於住戶、管委會或管理服務人員皆有保障。盼未來修法時,能將區分所有權人以外「住戶」請求保全業者負損害賠償責任,以及管委會「自聘」保全員能適用保全業法。

【全新暢銷增訂版】買一間會賺錢的房子:最受信賴的獵屋高手,教你「不後悔的買屋36招」,挑間「增值中古屋」,比「定存」多賺20倍!

為了解決大樓管理員契約的問題,作者徐佳馨 這樣論述:

★全新收錄「房地合一」、「重購退稅」、「奢侈稅」,搞懂現省至少100萬★ 狂銷3萬冊, 房仲人手一本的買房指南, 《買一間會賺錢的房子》全新增訂版。 買對房子,少拼20年, 好房子,會默默幫你賺100~500萬。 各大媒體一致公認的房產專家「徐佳馨」專業分享   最熱門的房市議題大蒐錄:   ★「房地合一」內容是什麼?如何申報最好?   ★現在買房,會被課「奢侈稅」嗎?如何避免?    ★現在買房,如何符合「重購退稅」的條件?   ★「公設比」的大、小公如何分?   ★公寓的樓梯間、地下室算哪一種?   買中古屋放10年定存多賺20倍,「好宅」會自己變「豪宅」?   買對

一間房子,比找一個伴侶更重要,單身更要買房子!   你知道如何談高貸款成數、談低利率嗎?   最受大家信賴的房產業者徐佳馨,從一個完全不懂房市交易的門外漢,到廣受各大新聞媒體爭相採訪專業房市解答,她經常受邀雜誌專訪、東森電視台「夢想街57號」等各節目,分析各種房市走向及現況,從負債十幾萬學貸,到買房子,踏入房產叢林,她是如何辦到的?   誰不想買房子啊?月薪三萬多,如何圓夢?沒有富爸富媽,只能靠自己的小家庭、上班族、首購族,常在房地產市場上舉步維艱、步步驚心!房子,代表了幸福的憧憬與追求,買屋應該是完成夢想,而非一輩子的負擔!面對人生最重要的一筆開銷,別傻傻交出昂貴學費,搞清楚「費用」和「

需求」,才能買得安心、穩賺不賠!   房產專家徐佳馨提出了現在年輕人要建立的兩個觀念:(1)買屋、換屋是主流經驗。(2)沒有自備款,休想買房子!書中列出6大在買賣房屋前最重要、最常見、也最容易忽略掉細節的問題,小老百姓該如何仔細評估自己的需求、精打細算每一筆花費、審慎選擇每一個物件?本書教你第一次買房也能挑到「會增值」的優良房屋,把自己的「好宅」變「豪宅」!   徐佳馨以自身經驗為例,當年研究所畢業時,身上揹著十幾萬的就學貸款,且當時利率比現在高,只有第一年償還可免除利息的優惠。為了擔心白白把利息繳給銀行,她拚命存錢,靠著吐司和「永遠的榨菜肉絲麵」,以最儉省的方式熬過社會新鮮人的第一年,很

快就把貸款還完,辛苦是有代價的,她形容說:「贖回自由之身,那種感覺真的很棒。」   徐佳馨表示,節省的態度一旦養成,其實並沒想像的那麼苦,包括一群好朋友在內,我們都認為把儲蓄變成習慣之後,很快就能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接下來你就可以靈活投入有興趣的理財計劃,好比房地產、股市或債券。她喜歡房地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房子不僅僅是投資標的或金錢,它還代表人們對於幸福的憧憬和追求。老一輩總覺得要組成家庭、養兒育女,所以得買房子才能安身立命。   ▲ 2個買屋常識與潮流,你有沒有跟上?   ◎【常識1】年輕人要認清:現在沒有自備款,休想買房!   10年前,為了鼓勵大家買房,銀行貸出的房貸成數高達

9成5,甚至新屋可全額貸款,但現在的年輕人已經沒有這種時代背景,買屋前,最起碼得要準備總價3成的自備款,還得擔心銀行的放款成數是否如預期。   →薪水不高是存不到錢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還是現代人的花費過高,愈早認清「沒有自備款無法買房」的事實,就愈能下定決心存到第一筆買房基金。   ◎【常識2】一屋到底已經過時,買屋、換屋才是主流經驗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一屋住到老,買房是根據自己當時的需求,隨著時間過去,列入考量的條件也變多:小孩上學所以搬到學區、不想花太多時間通勤所以搬到鬧區……等等,自然有換屋的需要。   →下定決心存到第一筆頭期款,多看物件,審慎選擇第一間好屋,日後就能隨自己需求、

毫無後顧之憂的換房!   ▲ 你現在的薪水,到底能買多少錢的房子?   ◎算一算,可以拿薪水的幾成來繳房貸?   房市專家建議,房貸佔薪水的三分之一最剛好,而房屋總價,最好小於自備款和貸款的總額,這是為了避免日後銀行放款成數與預期不符。以下用簡單算式告訴大家,該如何計算現在的薪水能買多少錢的房子:   ‧3.6萬(月薪)÷3=1.3萬 ← 每月付出的貸款額   ‧1.3萬÷5千×100萬(利率2%,貸款100萬,償還期限20年)=260萬   →可貸260萬,有還款能力   ‧180萬(自備款)+260萬(可負擔的貸款)=440萬   →建議選擇350~400萬的房子,手邊留點錢以備不時之需

。同時,貸得多未必還得起,千萬別以為銀行貸款愈多愈划算!   ◎把繳房租變成繳房貸,可行嗎?   以住在台北市的狀況,小套房月租約在1.5萬,小家庭的兩房一廳約2.5萬,若在市中心更可能高達3~4萬。如果你在思考:每個月固定在住的開銷上花同樣的錢,是不是乾脆買間房子好了?以下教你簡單計算「現在的房租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   ‧1.5萬(房租)÷5千×100萬(利率2%,貸款100萬,償還期限20年)=300萬   →如果你有一筆自備款,並向銀行貸款300萬,每個月繳1.5萬的房貸,20年後就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套房。   ‧2.5萬(房租)÷5千×100萬=500萬   →如果你有一筆自備款

,並向銀行貸款500萬,每個月繳2.5萬的房貸,20年後就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第一次買房,就要懂得挑出「增值好房」   不是每個人在買第一間房子時都有足夠的自備款,總價、坪數、屋齡、地點,也會影響選購房子的條件。首購族買的第一間房,不一定要完全符合自己的期望,慢慢挑、仔細選一間優質小房,照顧好自己的房子,同時關注房市行情,待房價上漲,隨著自己人生中不同階段的需求,小賺之餘加上積蓄,讓一開始的好宅帶自己前進夢想豪宅!   ▲ 擔心購屋後悔?選房之前,先問自己5個問題   (1)未來十年,你想過怎樣的生活?   (2)透天、套房、公寓或大樓,你喜歡哪種類型的房屋?   (3)住宅區、

鬧區?你最希望住在什麼樣的地區?   (4)你選擇和誰住得近一點?   (5)你的自備款來自何方?   →據統計,全台購屋者挑選住宅的主要考慮因素,有將近25%都是「價格」,其次是「生活機能」佔20%,「家人需求」則佔了近18%,近14%的購屋者則考慮房屋未來的「增值性」;如何用好價錢買到好的生活環境,甚至買下未來的增值空間,除了多看物件、多比較,同時增加自己的經驗值外,選擇市中心的增值空間較高,如果同樣的價錢,想買郊區、多點空間,則需要注意交通替代性和話題性:未來是否有公共建設計畫等等。   ▲ 買賣房屋時,最常遇到的6大問題!看仔細才不吃虧   (1)買房子,該準備多少錢?   準備比

房屋總價3成再多一點的自備款,選擇適合自己經濟狀況的房貸類型;除了買新家具和裝潢費用之外,契稅、規費、仲介代書費、銀行申貸費用等等,找到好的代書,可以幫你把這些隱藏費用算得清清楚楚,絕不讓你手忙腳亂。   (2)看房子,該注意哪些問題?   除了考量不同房型、新屋舊屋的優缺點之外,也要留意常被忽略的迷思的盲點:跟著捷運買,不一定就是好房保證;買屋送車位,不一定就是賺到。除此之外,選擇不同時間點看屋,可以發覺不同的狀況,避免之後有可能發生的糾紛。   (3)怎麼找到好房仲?   品牌、經驗、口碑,這是三個評判房仲的基準,大型的全國連鎖體系是多數人的首選,不過在地長久耕耘也很重要;最怕招架不住

房仲的話術,其實只要從細節去思考房屋的真實狀況,上實價登錄網站查詢,就可以知道房仲是不是真心想幫你買間好屋。   (4)簽約交屋前,如何確保自己的權益?   清楚買屋步驟和履約保證流程,以及各階段的房仲、代書、買賣雙方作業,再次確認並檢查屋況。記住:所有的事情,都用白紙黑字寫下來才算數。房屋的產權要監督房仲與代書徹底釐清,當然,如果你是買中古屋,也要好好和賣家(原屋主)結清費用。   (5)房子怎麼賣才能穩賺不賠?   先確認自己的房子自售有利,或者委託房仲較快?其次,買家都喜歡撿到便宜的感覺,先了解自己房子的身價,再花點小錢做一些美化及修繕,給買家好的第一印象,也讓自己有開價的優勢。

  (6)如何避免8個最常見的買賣糾紛?   買了難停的車位、繳不出貸款變違約、預售屋建商跑路、住了之後才知道是兇宅、白天晚上社區兩樣情……這些常見的買賣糾紛,該如何避免?如果真的遇上之後,該如何解決?最主要的預防方式,就是在不同時間去看屋;再決定簽約前,再花時間看看附近社區的環境。多花時間,就能避免大部分的問題!   ▲    用夢幻價格,買到增值好屋,該怎麼做?   ◎學會看實價登錄網站和謄本   △實價登錄網站:幫你掌握房屋的真正價值   →到內政部地政司的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網站,或各家房仲業者的公司網站,都可查到區域成交行情。實價登錄可以讓我們發現該地區的主力物件、銷售速度和平均單價

,不會被銷售人員牽著鼻子走。   △謄本透露的訊息:房屋產權、抵押狀況、屋主是否為投資客、購入總價多少   →房屋謄本上有很多訊息,如果登記日期和出售日期很接近,屋主是投資客的機率就很高;投資客容易因資金調度或為了避稅而急於拋售,自然產生較大的議價空間。學會看出謄本中的房屋狀況,就能為自己議得更好的價碼。   ◎和管理員聊聊天,了解自己的鄰居   千金難買好鄰居,先打聽清楚左鄰右舍的習慣,住戶的背景,作息是否正常,樓梯間是否有人定期清掃……等等,免得搬進去之後才後悔莫及。   ◎一次砍價300萬,不如每坪議價85折   △找出周遭環境中可殺價的根據   聽到殺價,沒有賣家會乖乖被宰,先從

每坪開始議價,再從附近成交行情、屋齡、裝潢、社區內的高架橋、工廠等等嫌惡設施,爭取每坪的折扣,東折西讓下來,往往會得到你想要的成交數字。   △態度是決定價格和優惠的關鍵   沒有一間房子是十全十美,聰明的買家會善用房屋本身條件不足處議價。雖說嫌貨才是買貨人,但千萬記住,一味的挑剔只會讓氣氛變僵,表現出自己對於買屋的誠意和對屋子的喜愛,有很大的機會獲得額外的家具,省下一筆開銷,更有可能獲得賣家自動砍價 。 本書特色   ★ 各大媒體公認的房產專家首度出書!   最受媒體歡迎的房市達人,教你買一間會賺錢的好房。   ★第一次就買到增值好房祕訣大公開!   避開新手外行容易忽略的要點,剖析

投資客的看房祕訣。   ★統整買賣房屋時最容易被忽略的6大問題,完全解答!   關鍵6個問題,貸款、看屋、買屋流程,一本就搞懂。   ★一次解決買賣後8大訴訟糾紛惡夢   嫌惡設施、漏水屋通通OUT!7個對策教你在看屋時避免常見糾紛。 名人推薦   ‧理財生活通達人   夏韻芬   ‧房仲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李同榮

保全公司聘僱保全人員必要人事成本之研究

為了解決大樓管理員契約的問題,作者陳景照 這樣論述:

隨著台灣經濟發展全國各地建築物林立,建案、土地開發及政府公共工程之建築物林立而起,其中集合式住宅、商業大樓及工廠廠房等建築物在台灣各地區隨處可見,也因建築物裡有著較高密度的人口活動,標地物硬體與設施設備的維護,在內活動的人員生命、財產保障開始受到重視,不論居家、生活、職場及休閒娛樂等環境,環境安全成為首要考量,也因安全管理的意識高漲,促成保全人員派駐服務,成為各家保全公司必備的營業項目,因此,保全人員的需求與日俱增。 台灣各地區各家保全公司之報價不一,即使是在同一地區不同的保全公司報價也有差異,在人力派遣市場裡,承攬價與薪資是絕對的因果關係,在各項勞動法令規則下,人事成本的項目與計算方

式均有規範,每一名保全人員的人事成本,絕非僅有薪資與加班費,對保全公司而言,必要的人事成本至少佔據營業額90%的支出,這種特性員工或消費者很難體認。本研究以探討保全公司,聘僱保全人員必要人事成本為主題,先彙整市面上保全公司常見的工資、福利項目之資訊,製成書面資料,以質化研究為方式,以保全公司經營者或專業經理人為對象進行訪談,從訪談中所得到之人事成本項目、金額及攤提方式等資料,分成必要性及非必要性兩大類,比對分析後整理出保全公司實務上,聘僱每一名保全員每月所需之成本。 本研究發現,保全人員每月值勤240H時,保全人員必要成本,需要38,200元以上,如計入公司福利所衍生的成本,每人每月成本

可達40,000元以上,但是,每人每月值勤288H時,每一哨成本卻能降低8,000餘元,因此本研究期望能了解,聘僱保全人員有哪些必要人事成本,或許對人事成本有更進一步的認知時,消費者、保全公司及保全人員,三方權益均受到保障時,才是共存共榮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