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測繪中心wms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到下列精選懶人包

另外網站第一章遙測原理與福衛遙測衛星介紹 - 國家太空中心也說明:二、 國土測繪中心WMTS 服務. 2013 年6 月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將「國土測繪圖資網路地圖服務系統」中. 的各項圖資以WMS 方式發佈,使用者無需申請即可介接此些圖資。

國立臺灣大學 農業經濟學研究所 張宏浩、蘇怡如所指導 蔡昇甫的 石門水庫灌區種稻比例與農地完整度之關聯性研究-對推動水田轉作及降低停灌風險之意涵 (2020),提出國土測繪中心wms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水文頻率分析、農地完整度、水田轉作、停灌風險、石門水庫。

最後網站圖資測繪– 測繪圖資查詢系統 - Trypera則補充:等議題2013年6月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將「國土測繪圖資網路地圖服務系統」中的各項圖資以WMS方式發佈,使用者無需申請即可介接此些圖資。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國土測繪中心wms,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石門水庫灌區種稻比例與農地完整度之關聯性研究-對推動水田轉作及降低停灌風險之意涵

為了解決國土測繪中心wms的問題,作者蔡昇甫 這樣論述:

臺灣地區在春季枯水期,第一期稻作常面臨灌溉水源不穩定的風險,特別是以水庫為主要灌溉水源的區域。每年豐水期結束後,若水庫灌區之水庫蓄水量偏低,則隔年春季勢必面臨第一期稻作缺水停灌風險。石門水庫灌區是全臺灣第一期稻作中最大的水庫灌區,近20年來,已發生5次大規模停灌,屬於高缺水停灌風險區域。由於水稻相對於雜糧、蔬菜及果樹等作物而言,灌溉用水量較高,復以水稻近年生產面積及產量高於國內需求面積及安全存糧標準,從而,可思考於高缺水停灌風險的灌區內,找出適合推動水稻田轉旱作之區位及策略,並評估其所對應之風險變化情形,以促進健全農業生產結構及穩定區域水資源,進而降低農業生產風險、提高農民收益及確保區域民生

用水無虞。本研究以石門水庫灌區352個水利小組為對象,收集農糧、水文及農地等數據,分析種植水稻比例與農地完整度之關聯性,並運用灌溉水文統計、迴歸分析方法,建立水旱田面積調整與石門水庫供水風險之評估模型,進一步詮釋石門水庫灌區依據農地完整度,推動水田轉作及降低停灌風險之意涵,最後提出水田轉作政策規劃與缺水停灌風險評估之相關建議。研究結果顯示,石門水庫灌區2萬8,000公頃面積,若全部種植水稻,其缺水停灌平均風險為0.24,約每4年發生1次停灌風險,與近20年來實際發生政府5次公告停灌事件之頻率風險相近;若以水利小組為單元,推動8,600公頃水田轉作,則其缺水停灌平均風險降為0.1,亦即約每10年

發生1次缺水停灌事件;若推動2萬公頃轉作,則幾乎沒有任何缺水停灌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前述缺水停灌風險計算,係基於石門水庫蓄水量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桃園、石門管理處轄管682口埤塘蓄水量分析,本研究同時可運用於有關提升埤塘蓄水量能與降低缺水風險之評估。另一方面,由民國105至108年水利小組資料分析,其線性迴歸模型及F檢定結果呈現,農地完整度影響水利小組農民種植水稻之行為,係正相關且相當顯著。本研究亦合併研析水利小組農地完整度、累計轉作面積及其風險關係統合模型,提供政府部門掌握轉旱作政策規劃之合宜區位及其缺水停灌風險,咸信有助於農業及水利部門因應氣候變遷及社會發展所帶來的農業水資源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