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大里區國中路568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到下列精選懶人包

臺北市立大學 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公共事務學碩士班 許耿銘所指導 羅浚哲的 政府水患治理之風險溝通對於民眾風險感知的影響—以社子島為例 (2019),提出台中市大里區國中路568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水患、風險溝通、風險感知。

而第二篇論文亞洲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 廖淑娟、陳竹上所指導 簡宏哲的 921災後重建遺忘的原住民:霧峰花東新村的發展歷程 (2012),提出因為有 都市原住民、自立造屋、社會住宅、社會工作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中市大里區國中路568號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中市大里區國中路568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政府水患治理之風險溝通對於民眾風險感知的影響—以社子島為例

為了解決台中市大里區國中路568號的問題,作者羅浚哲 這樣論述:

現今水患議題已是人們必須面對以及重視的議題,不論是水患所造成的傷害,或是政府為解決水患的問題所提出的政策,都必須加以關注。本文探究社子島居民對於水患中政府之風險溝通以及民眾對於水患風險感知之間的關係。本文藉由問卷調查的方式來研究社子島居民受到水患之實際狀況,了解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社子島居民對於政府所傳遞的風險溝通與風險感知之差異,以及政府之水患風險溝通對於社子島居民的風險感知是否有顯著性之差異。本文之目標為希望能透過由下而上及在地性的觀點,瞭解社子島居民是否會因為政府所做的風險溝通政策,而影響其風險感知的程度。研究結果發現,有無伴侶、水患經驗、里別之不同背景變項,在風險感知上存在顯著差異,惟

教育程度高低、居住在不同里之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在風險溝通上存在顯著差異,並透過迴歸分析結果瞭解風險溝通對於風險感知係有正向顯著之關係。故可以瞭解政府所進行的水患風險溝通,會使得社子島居民更加瞭解水患,並對於水患的警戒心提高,從而降低社子島居民在水患來臨時的損害。

921災後重建遺忘的原住民:霧峰花東新村的發展歷程

為了解決台中市大里區國中路568號的問題,作者簡宏哲 這樣論述:

本文描述阿美族人來到臺中都會區,因為921大地震促使族人聚集,自立造屋打造花東新村的過程。這群地震受災的原住民,卻不被政府承認為正式災民,在長期暫用國有土地的情況下,形成都市部落安身立命,他們爭取就地重建,為了原住民下一代生活環境的改善,更為思考在都會區如何傳承原住民文化。研究者透過口述資料及參與觀察的過程,豐富文本的扎實性,藉由社會工作者身份,進入花東新村與居民相處兩年多,詳細呈現花東新村的建村歷史,並參考災後原民地區重建案例,及新北市溪洲部落與三鶯部落重建案例,對比花東新村重建的訴求要如何持續進行。最後,研究者親身參與重建工作的歷程,運用社會工作觀點,以回應花東新村重建工作或社會住宅政策

之推動,提出心得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