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樂派作曲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到下列精選懶人包

古典樂派作曲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蟻稚勻寫的 看簡譜學古典名曲 和陳學元的 指尖的芭蕾——30首中級鋼琴圓舞曲選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音樂家年表也說明:十七, Baroque. 巴洛克 · Georg Frideric Handel 韓德爾(1685 - 1759) 德國作曲家 ; 十八. Classical. 古典. Willibald Gluck 葛路克(1714 - 1787) 德國作曲家 ; 十八.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麥書 和安徽文藝所出版 。

中國文化大學 音樂學系西洋音樂組 陳瑞賢所指導 蔡純宜的 亨利魏奧當降B大調中提琴奏鳴曲作品三十六詮釋與分析 (2014),提出古典樂派作曲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亨利・魏奧當、中提琴、奏鳴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音樂學系 陳永宜所指導 李嫣妤的 莫札特經文歌 《你們歡欣、雀躍吧!》 之樂曲探討與詮釋 (2013),提出因為有 莫札特、聖樂、經文歌、你們歡欣、雀躍吧!的重點而找出了 古典樂派作曲家的解答。

最後網站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 Wikiwand則補充:而18世紀晚期的浪漫主義運動興起之時,音樂界也逐步跟上了這個潮流,豐富甚至極端的情感表達在音樂創作中越來越重要,由浪漫派拉開了輝煌的浪漫主義時期。 蕭邦,早期浪漫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古典樂派作曲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看簡譜學古典名曲

為了解決古典樂派作曲家的問題,作者蟻稚勻 這樣論述:

看簡譜學古典名曲   不會看豆芽(五線譜),一樣可以彈奏古典名曲。   30首經典古典名曲,各種音樂風格Waltz、Soul、Slow Rock、Swing...   曲目介紹、彈奏解析及人物簡介   基礎樂理   本書是以首調簡譜為主,並以C大調來採譜。在彈奏之前,必需先學習一些基礎樂理,這些會讓你在彈奏視譜時更加順暢。     如何看簡譜   沒有任何音樂基礎的學習者,或是自學入門的學習者,看著五線譜彈奏應該會覺得有點吃力,但是簡譜相對來說簡單許多,因為簡譜是以「數字1~7」來表示,而高八度音會在數字上方加上圓點,低八度音則是在下方加上圓點來表示。   Waltz   01 D大

調嬉遊曲K.334第三樂章─小步舞曲   Divertimento No.17 in D major K.334, III Menuetto   「嬉遊曲」是一種流行於十八世紀的輕組曲,與「小夜曲」的功能很類似,主要是在宮廷和上流社會社交的喜慶宴會場合中演奏,負責歡樂氣氛的創造及娛樂助興,屬於封建時代上流社會的音樂形式,也可說是階級的象徵。   莫札特,第17號嬉遊曲,K.334   〈D大調第17號嬉遊曲〉是由古典樂派作曲家莫札特(Mozart)於1779年所創作,此曲是為薩爾茲堡貴族羅比尼西而寫,因此有「羅比尼西的音樂」之別稱。莫札特一生寫了20多首嬉遊曲,這首在薩爾茲堡時期創作的最後一

首嬉遊曲第17號最著名,全曲共有六個樂章,其中第三樂章小步舞曲最具代表性,因此被稱為「莫札特的小步舞曲」。莫札特結合在巴黎與曼漢等地旅行時學習到的新風格,並融入自己的特色後,發展出獨特的自我風格。 本書特色   ●學會6個基本伴奏型態就能彈奏古典名曲!   ●全書以C大調改編,初學者也能簡單上手!   ●樂譜採左右手簡譜型式,彈奏視譜輕鬆又快速!   ●內附樂譜示範彈奏,隨掃即聽!  

古典樂派作曲家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今天非常開心和洪健鈞老師合作,
相信大家已經被他圈粉圈到不行😂
馬上讓我熱騰騰奉上老師的粉專❤️
https://m.facebook.com/chienchunhungflute/
大家請笑納😂
這邊也在附上洪健鈞老師本集演奏的曲目介紹🎵
(撰文:洪健鈞)

W. A. Mozart: Flute Concerto in D major, KV. 314, 3rd Movement.

此首協奏曲為音樂神童莫札特為長笛所譜寫的經典曲目之一。據說莫札特本人並沒有很喜歡長笛這個樂器,為長笛譜寫的曲子為數不多。但迫於生計,當時在一位荷蘭長笛演奏家Ferdinand Dejean的委託之下,才譜寫了幾首,且並未完成受託的所有曲目。其中,莫札特將雙簧管的C大調協奏曲直接移調以及小幅度修改,便誕生了這首D大調長笛協奏曲。即便如此,它仍然是音樂史上最重要、最有藝術價值的曲目之一,其中的第三樂章輪旋曲,輕快且朗朗上口的旋律,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A. Jolivet: Flute Concerto No.1, Allegro risoluto.

Jolivet為20世紀法國作曲家,喜歡使用無調性以及東方曲調為元素創作。其為長笛所寫的獨奏曲、奏鳴曲、協奏曲、還有「里諾之歌」,皆極具挑戰性,都是長笛的必學曲目。此協奏曲為Jolivet寫給長笛大師Jean-Pierre Rampal(朗帕爾)的作品,高難度的演奏技巧讓此曲變成國際比賽的超熱門曲目。


C. Nielsen: Flute Concerto, 1st Movement.

丹麥作曲家尼爾森被推崇為丹麥最重要的音樂家,也是十九至二十世紀北歐最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而這首長笛協奏曲為尼爾森晚年的代表作。當時尼爾森欣賞了知名的室內樂團「哥本哈根木管五重奏」的演奏後,驚為天人,便承諾要為五重奏中的每個樂器各譜寫一首協奏曲,可惜最後因病只完成了長笛協奏曲以及單簧管協奏曲。此曲曲風生動幽默、充滿驚奇,如同幻想曲一般。日後以其名舉辦的長笛最大型比賽:「尼爾森長笛大賽」中更形成傳統,參賽者在決賽必須演奏此曲為壓軸。

C.P.E. Bach: Flute Concerto in D minor, Wq. 22, 3rd Movement.

C.P.E. Bach 為音樂之父巴哈的次子,也是他眾多子女之中最有名的一個,立足於巴洛克與古典樂派的轉捩點,他的作品風格大膽創新、旋律線條優美典雅,無論是內容以及形式上,都為之後的古典樂派開創了先驅。此首D小調長笛協奏曲為C.P.E. Bach最著名的曲目之一,除了艱深的技巧外,其豐富的色彩以及聲響效果,讓這首曲子到現在還是炙手可熱的比賽、音樂會曲目。

J. Ibert: Flute Concerto, 1st Movement.

Ibert為法國知名作曲家,在其相當多元的作品中,為管樂所做的作品更是其巔峰之作,音樂風格簡潔生動,線條清晰。此長笛協奏曲當時是獻給法國長笛名家Marcel Moyce的作品,並由他進行首演。精彩萬分且極具效果與張力的特點更讓它成為最重要、最熱門的長笛曲目之一。



Bonus:

C. Reinecke: Flute Concerto in D major, Op. 283, 2nd Movement.




http://bit.ly/訂閱江老師
我是江老師IG https://bit.ly/iamteacherchiangIG
我是江老師FB https://bit.ly/iamteacherchiangFB
我是江老師YT https://bit.ly/iamteacherchiangYT
合作訊息聯絡,或是寫信給我:[email protected]

#協奏曲 #長笛 #流浪動物 #罰錢 #我是江老師

亨利魏奧當降B大調中提琴奏鳴曲作品三十六詮釋與分析

為了解決古典樂派作曲家的問題,作者蔡純宜 這樣論述:

比利時音樂家亨利.魏奧當在十九世紀浪漫樂派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同時是精湛的小提琴演奏家也是一位大膽創新的作曲家,身為作曲家,他大膽地把交響詩風格帶入協奏曲裏頭,他受古典樂派作曲家的薰陶影響,在演奏風格傳承了法國小提琴樂派的精神,成為法國比利時小提琴樂派的重要人物之一。 除了知名的小提琴協奏曲一共八首的貢獻外,此首降B大調奏鳴曲,在中提琴曲目當中也是少有的傑出作品,筆者將魏奧當的作品降B大調中提琴奏鳴曲為例,探討作曲家的生涯、創作手法和作品分析,並進一步探討詮釋與演奏技術。

指尖的芭蕾——30首中級鋼琴圓舞曲選集

為了解決古典樂派作曲家的問題,作者陳學元 這樣論述:

圓舞曲(法文Valse,德文Walzer)的前身是奧地利民間“蘭德勒”(Landler)舞曲,該詞意為“舞蹈轉圈圈兒”,是當時流行的日常音樂舞曲之一,通常為鼉拍,速度歡快。蘭德勒這種民間舞曲據說由德國南部的旋轉舞發展而成:男男女女面對面相擁而舞,呈圓圈狀旋轉。蘭德勒舞曲通常由兩個段落組成,每段各8小節。這種樸素的民間舞蹈以舞步自由為其特點,與貴族式的小步舞曲等宮廷舞蹈形成鮮明的對照。當時,盛行於歐洲的小步舞在社交上極佔優勢。但在跳小步舞的時候男女雙方要保持一定距離,而圓舞曲則可以相互擁抱旋轉起舞。    學術界一般認為,18世紀末在德國南部和奧地利一些地區將農民舞曲蘭德勒認作是圓舞曲的原型,從

19世紀初開始流行於這些國家的所有階層,並逐步得到歐洲其他國家的職業音樂圈的認可。早期圓舞曲的形式由維也納古典樂派作曲家們確立,海頓、莫劄特、貝多芬都曾作有大量蘭德勒舞曲。之後舒伯特率先賦予圓舞曲以抒情詩意的形象,舒曼、布拉姆斯、韋伯、胡梅爾、蕭邦、李斯特、格林卡、西貝柳斯、聖一桑等也相繼創作不少大型圓舞曲作品。而圓舞曲有了較大的發展是在約翰·施特勞斯以及他的孩子的創作中得到了集中體現。圓舞曲還滲透至許多其他體裁,如交響曲中(柏遼茲、柴科夫斯基的作品)、歌劇中(威爾第、普契尼的作品)、舞劇中(德里布、柴科夫斯基的作品)等。    作為一本以體裁為線索收集的曲集,《指尖的芭蕾:30首中級鋼琴圓舞

曲選集》筆者此次特意從眾多優秀的舞曲作品中,精選了橫跨18至20三個世紀,涉及十多位作曲家的共30首作品。其初衷一方面是想拓寬這個體裁在當今教學和演奏人士中的認知,另一方面也想以此吸引更多學習者和愛好者。這些作品僅僅是鋼琴文獻中的冰山一角,不能說是集中的代表之作,但是也可管中窺豹了。

莫札特經文歌 《你們歡欣、雀躍吧!》 之樂曲探討與詮釋

為了解決古典樂派作曲家的問題,作者李嫣妤 這樣論述:

古典樂派作曲家沃夫岡‧阿瑪特士‧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於1773年所創作的經文歌作品K.165《你們歡欣、雀躍吧!》(Exsultate, jubilate),在其歐洲旅行的影響與啟發之下,此聖樂作品呈現出世俗傾向的歌劇風教會音樂。此經文歌作品中的各個樂章展現出不同的風格,但在音樂素材的使用上,彼此仍保有其共通的性質。本論文將從聖樂、經文歌、創作背景,以及此經文歌作品的樂曲分析與詮釋來探討;對於宗教性的拉丁文歌詞,筆者透過與神父的訪談,將心得彙整於研究資料中;並透過文獻與有聲資料之運用,以及探究樂譜之鋼琴版本與管弦樂版本來相輔相成,進而

將樂譜中的訊息能確實地表達出來。藉由對這部作品更深層的認識,將研究結果與心得運用其中,進而增進演唱詮釋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