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溪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到下列精選懶人包

北港溪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水牛設計部落團隊寫的 小村,鐵窗,我家有故事:社區設計,翻轉椬梧再生 和黃書平的 這是我要的美好生活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南投國姓】北港溪溫泉山莊 - Clare的生活品味(台灣旅遊)也說明:北港溪 不在雲林北港,而是在南投國姓唷!當初會選擇這個渡假山莊作為農曆年住宿的點其實是急迫下的選擇啦!因為依家裡的慣例,每年的農曆年都會安排全家大小老少到台灣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暖暖書屋 和任勢知識有限公司所出版 。

中華科技大學 土木防災與管理碩士班 程智強所指導 李澤鑫的 北港溪流域水文量與輸砂量之趨勢研究 (2021),提出北港溪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北港溪、水文量與輸砂量、趨勢研究。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研究所 楊磊所指導 黃呈傑的 以QUAL2K水質模式應用於愛河上游河段污染整治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水質模擬、QUAL2K、愛河、污染削減、優養化的重點而找出了 北港溪的解答。

最後網站北港溪- 教育雲線上字典 - 教育百科則補充:附錄-地名-溪川名附錄-地名-溪川名.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北港溪,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小村,鐵窗,我家有故事:社區設計,翻轉椬梧再生

為了解決北港溪的問題,作者水牛設計部落團隊 這樣論述:

椬梧鐵花窗創造過程,是2019臺灣地方創生元年以來,相當亮麗且具創意的案例 規劃團隊與居民共同挖掘在地魅力,透過藝術轉譯,為地方再創生機   2019為臺灣「地方創生」元年,雲林縣共有古坑、林內、口湖、四湖、臺西及水林等六個鄉鎮被列為「地方創生」優先推動地區,「口湖鄉椬梧城鎮之心人文景觀再造計畫」(簡稱「椬梧城鎮之心」計畫)便是在這樣的脈絡下產生的一個計畫案。   椬梧,是雲林縣口湖鄉西南方近海的小村落,地名源自早期種有大片的椬梧樹,因臨海風大,又位居北港溪出海口附近,素有「風頭水尾」之稱,自然生活條件嚴苛。2019年雲林縣政府結合營建署「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城鎮之心工程計畫」補助,

提出「椬梧城鎮之心」計畫,並委由以營造臺南土溝社區聞名的水牛設計部落公司規劃執行。   雲林縣政府與水牛團隊擺脫傳統「公共工程」發包的僵化作法,改以創新的角度出發,透過結合社區營造由下而上的參與式設計方法,引導在地居民找出地方特色與庶民故事,共同營造出富地方魅力的人文景點,亮眼的成果,吸引許多民眾特地前往小旅行,認識椬梧村落故事,造成一股網路打卡熱潮,也讓原本沒落的小村重新發光、再生。   這是一場由居民集體參與的社區設計實踐案例,在公部門、專業團隊及在地居民攜手合作下,共同改造了無障礙設施、社區食堂、聚落地標椬梧水塔,並將常民生命故事以藝術轉譯方式呈現,創造出十三面深具魅力的鐵花窗。而營

造過程也讓當村民重新看見自己的價值、重拾地方認同,更集體主動進行社區空間綠美化,自主營造美好鄉村生活環境,讓偏鄉村落再創生機。   所謂社區營造,最重要的並不在是營造「空間」,更是在營造「人心」。本案硬體營造成果固然重要,但操作過程中的經歷與體悟更是無形而珍貴的資產。   本書便是在此特殊脈絡下所產生,水牛規劃團隊透過實際參與案例與營造成果交叉呈現,呈現「公民審議」、「藝術進入社區」、「居民動手」、「青年參與的想像開發」、「沉浸式知識教育」等主題。反思「工作團隊角色與分工」、「駐點工作的責任與挑戰」、「社區成員的轉變」,收錄了多位參與成員第一手的營造過程資料與心得,並邀請李永展、曾旭正、侯

錦雄三位專家學者,透過專題導論,深化理論與實務的對話,值得所有國內各地方有心於社區設計、社區營造、地方創生等工作者參考,一起來帶動臺灣地方文化復興。 本書特色   公私協力,開創地方創生新局   雲林口湖鄉椬梧地區,原是默默無名的濱海小村落,在政府地方創生經費挹注下,由長期深耕社造的臺南土溝「水牛設計部落有限公司」執行規劃設計,結合公共工程與社區營造由下而上、居民參與的概念,所營造成果帶來網路故事鐵花窗打卡風潮,是國內地方創生元年以來,相當亮麗且具創意的實踐案例,規劃團隊成員無私分享操作心法!值得各縣市政府及投入地方創生、社區營造等領域的工作者參考。 名人推薦   鄭麗君 財團法人青平

台基金會董事長   丘如華 社團法人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   陳美伶 前國發會主委   林承毅  林 事務所執行長   何培鈞 「天空的院子」創辦人、地方創生先行者   林峻丞 甘樂文創執行長   李永展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城鎮之心」中央委員   侯錦雄 雲林縣景觀總顧問團隊主持人   曾旭正 前國發會副主委

北港溪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雲林大埤包括興安等5村,因位處非灌溉農區,農田常遇無水可灌溉只能抽地下水,為解決用水問題,雲縣府向中央爭取設置蓄水池與新的取水設施,希望從鄰近北港溪引水。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4802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北港溪流域水文量與輸砂量之趨勢研究

為了解決北港溪的問題,作者李澤鑫 這樣論述:

本文以經濟部水利署北港溪流域現存之大埔、中坑(3)、溪口(3)、北港(2) 與湖山水庫等觀測雨量資料,以及北港(2)、溪口與土庫大橋等水位流量站之現存觀測流量與輸砂量資料,採用5%顯著水準(α=5%)執行Mann-Kendall (M-K)趨勢檢定,並使用距平圖(降雨量平均值)予以輔助,用以判斷流域雨量、流量之趨勢變化情形外,另建立流量與輸砂量之關係曲線圖及冪次方程式(Ys =αXβ),最後以1999年9月21日為時間分界點進行921大地震前後輸砂量變異分析,以利未來在水資源建設與土砂災害規劃以及河川治理方面提供較多參考之依據。本文選用之年降雨量、年一日最大雨量、年二日最大雨量及年三日最大雨

量之M-K趨勢分析結果,顯示北港溪流域各雨量站之雨量資料皆無顯著趨勢(no trend)。至於北港溪流域之年逕流量、最大日平均流量、最小日平均流量之M-K趨勢分析結果顯示:北港(2)流量站(1941〜2020)之年逕流量與土庫大橋流量站(1984〜2020)之最小日平均流量呈顯著向下趨勢;北港(2)流量站(1941〜2020)之最小日平均流量、溪口流量站(1957〜2020)之年逕流量與最小日平均流量、土庫大橋流量站(1984〜2020)之最大日平均流量呈顯著向上趨勢外,其餘流量資料並無顯著趨勢變化(no trend)。 本研究顯示北港溪流域各觀測站之日平均流量與輸砂量關係為良好之率定曲

線關係式,以1999年921大地震時間點前後分別繪製之率定曲線式結果顯示,各觀測站在921大地震前之期間的率定曲線較為陡峭,然仔細觀察各觀測站在常流量區間於921大地震前之單位逕流輸砂量會在某一特定流量(北港(2)站達50C.M.S、溪口站達100C.M.S、土庫大橋站達100C.M.S)超過921大地震後的單位逕流輸砂量,顯示921大地震已對北港溪流域的輸砂量造成影響。

這是我要的美好生活

為了解決北港溪的問題,作者黃書平 這樣論述:

  泛科學聯名款兒童繪本—與團隊一起以「理性」的角度看待環境守護!   由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董事—齊廷洹推薦,一起看見「經濟」與「環境」的交集。   由臺大文學院副院長暨哲學系李賢中教授與高師大國文系系主任杜明德教授共同推薦。   這是一本內文有家長引導與提問的書,期待打造親子閱讀的更多可能性。   我們都期待「環境」變好,但更多的是想想「為什麼」與「怎麼做」?   外國商隊「蟻」不只長駐在寶島,更奇妙的是,他們帶來一種特別美味的「七彩葉」!可惜七彩葉好少啊!為了每天吃到,寶島上築起了長長的道路,好讓更多「七彩葉」透過港口、道路進來。只是隨著「進步」,河流變色了、路上充滿著垃圾,而我們該放

棄發展嗎?還是要放棄環境呢?這次讓我們不要急著做決定,而是一起想想有沒有可能兼顧的第三條路呢?   談美好,也在談環境   在談「美好」的路上,我們難以逃離經濟利益和環境保育的衡量與選擇。美好生活總需要某些外在實質條件,這些美好常常需要向大地之母索求更多資源,而人們在滿足自己需求的同時,卻常常忘了回頭看看,養育我們的這片土地,她,還好嗎?我們活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生活的印記,如果大地不好,生活該怎麼好?而我們是否可思考「環境」與「經濟」的第三條路呢?   談環境,也在談成長   其實,談環境守護,不該是教條式的呼籲,而是願意愛身邊的所有,並付諸行動。從事環境保育也許不是為了彌補我們對大地的

虧欠,也不是為了人類更長遠的生存,而單純只是出於「愛」和「關懷」。當我們開始因為愛地球而實際付出行動,在意身邊的一草一樹,關心滋養人們的環境所具備的力量時,我們發現了大地的美好,並願意為所愛付出,歷經了自我成長,重現了生命的價值,也與我們所在的環境有所對話。   本書不只以「臺灣」真實的狀態出發,更有許多思考點的設計,讓讀者在閱讀中,不僅只是口號上的理解「愛地球」、而更多的是「為什麼要愛」以及「怎麼愛?」,並在泛科學顧問團隊、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董事齊廷洹及作者黃書平的哲學與教學背景中,我們期待在環境中能有更多思考的空間。

以QUAL2K水質模式應用於愛河上游河段污染整治之研究

為了解決北港溪的問題,作者黃呈傑 這樣論述:

愛河為高雄市重要河川之一,屬區域排水路,源頭為農田的灌溉渠道,其污染來源以生活污水為大宗。依河川污染指標(River Pollution Index, RPI)之評估,愛河水質狀況為中度至嚴重污染。藉由QUAL2K( The Enhanced Stream Water Quality Model)水質模式做為工具,評估愛河之水質變化。本研究參考高雄市環保局之水質監測資料,並利用水質評估模式,在河川之枯水期進行上游河段水質模擬,進而針對水質項目之生化需氧量(BOD)及氨氮(NH3-N)變化進行評估。根據模式率定及驗證結果,於愛河之豐、枯水期所模擬之平均絕對百分誤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 MAPE),其模擬結果顯示為合理的預測。模式模擬源頭及點源控制之結果並顯示枯水期愛河流域整體水質皆有所改善,但尚未完全符合其水體分類之標準。愛河上、中游河段經常發生藻華現象,常用的控制方式包括有物理性方法(水體覆蓋、水體擾動、浚泥等)、化學性方式(抑制藻製劑),以及使用生物控制(吃藻魚類)或污染控管(源頭管控、非點源污染控制)等。